嘉定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对区政协七届一次会议 第01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8-03

郁标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多渠道推动我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是改善老年人出行、提升居住品质的现实需要,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这一民生“关键小事”,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必然要求。

  自2016年起,我局多次会同区建管委、区规资局、区市场局、区财政局进行专题研究,我们以市级部门相关文件规定为统领,学习借鉴外区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实际,明确了我区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操作路径及审批流程。从2017年我区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工作实质性启动以来,共完成加装电梯38台,另有正在施工中22台(因疫情停工),办理前期手续78台。我局自始至终把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作为重大“民心工程”推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推动这项民心工程办成、办好。

  2022年,我局将继续着力构筑全区加装电梯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推动加梯工作走上“快车道”,跑出“嘉速度”。

  二、相关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居民利益协调难的问题

  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很多百姓有意愿,但往往因为低层和高层居民利益不均而使加梯工作难以推进。如何把利益协商好、解决好各类矛盾,是加快推进加装电梯的重要手段。

  我局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的方式开展宣传及推进工作,通过参与物业管理活动、组织专题培训、班子领导包干街镇、印发加装电梯宣传资料等方式指导街镇进一步加大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推进力度,提高广大居民对加装电梯的政策知晓度,使社会公众广泛了解加装电梯的意义、基本条件、办理流程、相关政策等内容,不断提升群众的积极性。

  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搭建好社区“协商平台”,坚持“一楼一策、一户一策”为指导思想进行分类施策,充分发挥街镇和社区基层组织的党建引领作用,强化居民自治,找准居民思想的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引导各相关方理性表达意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促成共识达成。二是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加装氛围”,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发挥基层组织、热心居民作用,激发群众的热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加梯是一个专业与细致缺一不可的工作,只有在前期沟通工作中充分发挥属地作用,做好前期宣传动员和广泛征询工作,才能拉近与居民的距离,群众工作的难点堵点才能迎刃而解。

  (二)关于加装电梯费用高的问题

  目前全市按照75万元/台的建设标准,市、区财政共补贴28万元(市、区各分摊50%)。后续我局按照“能统尽统”的原则,把具备条件的加梯项目与旧住房更新改造结合,相关管线配套费用纳入旧住房更新改造补助范畴,降低单台电梯加装费用,实现加装电梯与房屋主体风格的协调、小区使用功能的健全、居住环境品质的提升。同时,对于单独实施的加梯项目,我局也将尽力向区委、区政府建议,在区级财力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补贴资金有更多倾斜。

  (三)关于电梯选型无参考的问题

  我局已多次会同区市场局召开协商会,市场监管局根据需求提供了品牌响、质量好、口碑佳、服务优的电梯制造单位推荐名单,以及行业协会(上海市电梯行业协会)发布的加装电梯较好企业名单,初步形成了我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选型名录。供需求业主自主选择并要求相关电梯单位增强责任意识,确保加装电梯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使用,同时做好加装电梯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居民乘梯安全。

  (四)关于电梯运维不规范的问题

  为了确保加装电梯安全运行,建立常态长效工作管理机制,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上海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针对加装电梯安全管理和加装后可能发生的费用支出,区市场局拟定了《关于加装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管理方案的指导意见》供业主、使用单位参考。其中,已对业主们关心的加装电梯后续的安全管理和运维资金做了测算。 

  另电梯的维护保养是由电梯使用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单位按照《电梯维护保养规则》实施维护保养的。新加装的电梯均已列入区市场局年度特种设备监督检查计划,将会对电梯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维保质量等实施重点监管。

  电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与电梯的选型、使用和维保都有很大的关系,我局将配合市场局加大电梯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引导社会公众安全、正确乘用电梯,确保居民乘梯安全。

  最后,感谢你们关心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事宜,让我们共同为建设宜居、和谐嘉定献出一份力。

 

上海市嘉定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2022年5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