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区开展‘无废城市’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此次建议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大“无废城市”创建的宣传力度,形成人人参与、良性互动的全民参与行动体系;二是健全技术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支撑能力;三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新模式。这三点建议主要从宣传、技术、市场三个方面对嘉定区在“十四五”时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提出了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开展下阶段工作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此次建议办理,期间,我局与区融媒体中心、区农业农村委、区绿化市容局、区城运中心等会办单位进行了深入沟通,梳理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与下阶段打算,具体办理意见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经区政府批准,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正式启动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2022年1-2月,我区正式递交“无废城市”建设申请和申报书;2022年4月,嘉定区列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列入国家名单后,我局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方案编制的相关要求,立足嘉定自然条件、发展阶段、城市功能定位等特点,并参考试点城市和其他同步推进的相关区的阶段性编制成果,经多轮意见征询、市生态环境局预审和专家评审后,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于12月29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嘉定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并报生态环境部。
方案印发后,我局即根据方案内容,依托嘉定区“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围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其中,对照您对我区“无废城市”建设提出的三点建议内容,目前已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无废城市”创建的宣传力度,逐步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支撑能力方面
一是通过电视、报纸、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开展宣传报道,形成人人参与、良性互动的全民参与行动体系。目前在“上海嘉定”APP上开设“绿色“嘉”园”栏目,并形成专栏“嘉定这个2025年的‘小目标’,你知道吗?”,大力宣传“无废城市”理念和建设目标。
二是将“无废细胞”建设作为传播“无废”理念、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简约生产生活方式的有力抓手,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目前《嘉定区“无废细胞”创建评估管理规程(试行)》《嘉定区“无废细胞”创建实施方案(2023-2025年)》《“无废工厂”等3个“无废细胞”创建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等文件均已完成编制,“无废机关”、“无废工厂”等第一批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也已启动。
(二)健全技术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无废城市”建设的支撑能力
一是扩展“一网统管”应用场景。嘉定区城市数字化运行态势作为区“一网统管”综合基础场景,通过链接各部门业务系统,实现体征实时在线、数据同步更新,持续挖掘各类下钻应用场景,逐步构建嘉定区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
二是加强数据共享。依托“上海市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将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相关数据共享街镇,促进网格化管理效能。每年公示一般工业固废回收利用企业名单,促进产废单位和回收利用单位的有效连接。
三是保障群众监督的合法权益。居民可以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12369”环保举报热线等进行投诉举报,来监督企业、工厂、机构、个人等破坏或违规行为,区、镇两级部门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处置答复。
(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培育环保产业发展新模式方面
一是从严格落实项目准入管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聚焦“绿色、循环、低碳”,以“三线一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为抓手,强化环境准入管理。
二是逐步加强危险废物利用能力。以汽车行业为重点,推进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许可豁免管理,大力推进含油废金属屑、废 PVC 胶等特定危险废物的“点对点”定向利用。目前市生态环境局批复上海众盛胶粘剂有限公司对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150吨/年废胶豁免利用备案。
三是进一步提升回收服务便捷度。提高生活源可回收物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主体企业信息化监管,实现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各环节流向清晰,数据可追溯,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争达到43%,同时,以方便居民投放,维护环境整洁为导向,完善装修垃圾(大件垃圾)监管,推广运用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收运预约信息平台,推进投放和收运有序衔接,推进装修垃圾清运新模式全覆盖。
四是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持续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提升绿色现代农业发展能级。1、推进农业污染排放治理,推广农业减排工艺和技术,完成畜禽养殖场粪尿设施装备检查,目前尾水改造项目土建工程进度98%以上。2、治理基本农田生态环境,严格管控农业包装废弃物。持续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全区共建立12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56吨,回收率100%。3、做好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加快农业绿色生态发展。通过成立工作小组,明确组织责任,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做到奖惩并举。通过制定了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对外来跨区作业的机械也要求配有相应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并加以督导巡查。多措并举之下,我区已基本做到秸秆无焚烧现象,且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值99%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阶段,我局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全市统一部署下,继续与各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其中,针对您提出的三点建议,下阶段计划重点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无废城市”创建的宣传力度
一是做好线上宣传工作。与职能部门加强联动,针对政府报告中提到启动“无废城市”的建设,多宣传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变废为宝”的典型案例,通过微视频创作、移动直播和栏目联动。
二是开展线下主题活动。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针对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公众开展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利用等宣传教育。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宣传等,使无废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打造“无废城市”教育基地。在现有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增加“无废城市”主题教育板块,以静脉产业基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综合利用设施、公园、展馆为载体,打造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的综合示范教育基地。
四是积极推进“无废细胞”建设。通过“无废细胞”创建,形成一批具有创新性的实践单元。在固废源头减量等方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二)进一步健全技术体系建设
一是搭建数据平台。依托“嘉定区环保智慧平台”和“一网统管”平台,建设“无废城市”数字化监管平台,实现固废管理“一张网”。打通现有各类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数据共享、共用机制,进行数据归集,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固废监管水平。
二是推行电子标签。根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置技术规范(HJ1276-2022)》,自7月1日正式试行新的危险废物标签,需设置危险废物数字识别码和二维码,实现“一物一码”。实现企业对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提高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是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树立全寿命期的绿色建筑设计,推广绿色施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的重复利用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大力推广BIM技术应用。
四是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持续推广绿肥种植、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水稻专用配方肥和缓释肥、水肥一体化技术、水稻侧深施肥技术、绿色生产等各项措施减少化肥使用,推广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以及高效低毒及绿色农药产品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五是提高“两网融合”水平。建设完善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网点、中转站和集散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进一步提高“两网融合”水平,加强“两网融合”信息化建设与监管,对回收数量和物流去向等形成可追溯、可跟踪的数据链。
(三)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根据《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每年发布绿色制造示范名单,并通过正反结合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二是鼓励产业协同利用。培育龙头企业,促进其技术创新,形成闭环产业群,以原料替代、产品质量达标、环境风险可控为原则,探索危险废物“点对点”协同利用;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污泥焚烧产生的飞灰和炉渣综合利用。
三是推动应用示范区建设。在嘉定新城率先开展相关试点,创建国家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示范区。逐步推动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等;整合区内现有回收网络,打造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提高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能力,补足市场空白。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
2023年5月22日
联系人姓名:王星宇 联系电话:39178637
联系地址:塔城东路400号3号楼 邮政编码: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