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卫健委:
陶庆等委员提出的“关于疫情下嘉定“韧性城市” 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嘉定作为实有人口达到200万的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非常必要。国家已将韧性城市理念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上海2035总规也提出,要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强化灾害预警防控和防灾减灾救援空间保障,提升城市抵御洪涝、地面沉降等自然灾害以及资源能源供给、突发公共事件等城市运行风险的能力。市发改委2021年出台的《上海市各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沪发改综〔2021〕7号)设置了7个方面14个减分指标,在对各区发展绩效进行评价中,对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生态破坏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重大药品安全事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等指标进行扣分,市委组织部对各区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也设置了对生产安全、灾害防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粮食储备安全等的减分项。
一、我区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
1、已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韧性城市建设的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建设安全韧性城市(第十三章,提高现代化新型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其中,在“十四五”期间,要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立体化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依托平安嘉定、智慧公安、雪亮工程等,提高公共安全体系精细化水平。
在规划纲要的总体框架下,分别制定形成了《嘉定区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嘉定区城市公共安全“十四五”规划》、《嘉定区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嘉定区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嘉定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专项规划,由各专业职能部门牵头对韧性城市相关的应急管理、城市安全、精细化管理、健康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十四五”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作了补充。
2、已制定了部分韧性城市相关的“十四五”目标
“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要指标中,提出到2025年,全区居民平均预期寿命到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预期性),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要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约束性),大气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要完成市下达目标(约束性)。主要指标的制定经区人大审议、完成情况受区人大监督,是“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核心指标。
各相关专项规划也制订了较多与韧性城市相关的量化目标,其完成情况也须按要求实施中期专项评估,目前已经制定的目标有:
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2人/亿元,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0.5%,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2000人次,全区应急避难场所人家避免面积≥2.3㎡,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个,超龄地上燃气支管改造1.3万户,供水合格率99%,健康安全指数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5张左右,每千人执业医师数≥2.7人,健康期望寿命≥71岁,PM2.5年均浓度以及AQI优良天数比率完成市下达要求等。
3、嘉定具有依托数字治理赋能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
嘉定新城是上海首批智慧城市示范城区之一,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中提出,嘉定要率先践行智慧城市、低碳城市、韧性城市等理念,在城市数字化转型上抢占先机、把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理念和要求贯彻嘉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行管理、社区建设治理等各方面,要打造数字赋能的现代治理样板,把嘉定新城打造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领头羊和样板区。
根据《嘉定区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1-2023年)》(嘉府发〔2021〕30号),到今年年底,在数字治理方面,要形成“观、管、防”一体化覆盖,打造30个治理领域重点应用场景,实施“全时响应”行动,通过“一网统管”,强化城市治理新韧性,依托“1+3+N”网格化系统,形成基层综合执法和联勤联动新机制,贯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在大应急方面,推动安全生产、危化品监管、灾害防控、气象安全、公共卫生和重大活动的预警、防范、监管和处置。实现防汛下立交监控全覆盖,线上处置流程闭环,部署泵闸感知调度系统试点虚拟调度。建立区气象先知系统。加快小区智能消防感知系统建设。试点智慧民防,优化民防地下空间网格化管理,推动民防工程安全监管数据共享。在大平安方面,增强社会面管控智能感知功能,实现重点管控对象自主发现、状态甄别、智能分流处置。在大建管方面,全面汇集三维地图、轨道交通等公共数据,实施地下管线规划建设数字化管理,实现智慧工地场景全区工地监管全覆盖。
4、在疫情期间长三角联动机制发展重要保障作用
在今年上海疫情的“大战大考”中,依托长三角城市高度的“共同体”意识和“一体化”优势,嘉定区在流调溯源、物资支援、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获得了长三角兄弟城市的及时驰援和积极协作,帮助嘉定成功渡过难度。如在抗疫物资保障方面,昆山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国首个支援上海蔬菜应急保供中转站,其他兄弟城市也均紧急筹措物资包,解决了燃眉之急,医疗资源保障方面,不仅派出数万余人次专业医护人员支援核酸筛查与疾病治疗工作,也帮助提供转运隔离点和床位,特别是在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方面,对保障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保供企业维持运转起到了积极作用,建成长三角重要物资应急保供安亭中转站(安吉速驰站点),保障了汽车零部件供应和汽车行业复工复产,6月20日,嘉昆两地率先恢复跨省通勤,沪太通勤人员可申领电子通行证,有力推动企业恢复正常运行。
二、下一步工作考虑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韧性城市建设制度保障,通过规划引领、标准制定增强法律保障,在区一级层面,需要多个部门分别从各自职能入手,把韧性城市建设引导要求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之中,如区规划资源局要推动多规合一,在制定韧性城市总体规划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有效对接,区应急局要牵头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谋划,制定建立健全城市防灾减灾体系方面的方案、举措。区发改委将根据职能分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合“十四五”规划中评评估,开展对规划纲要、专项规划、主要指标、量化指标的评估工作,针对推进不力的任务、进度滞后的指标分析查找问题,并推动相关部门拿出工作举措,全力完成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是结合“十五五”重大问题研究及“十五五”规划纲要的编制,将韧性城市作为事关嘉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问题,开展专项课题的思考谋划,并将课题成果转化为规划目标、主要指标,纳入“十五五”规划纲要,并作为相关专项规划编制的指导。
三是继续深化长三角的区域合作平台,推动建立嘉昆太应急联动机制,并积极争取市长三办的支持,推进长三角各行政区域医疗疾控等公共服务政策对接,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领域探索建立互涉性政策通报制度。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3月24日
联系人姓名:郑钰霖 联系电话:69989653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