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珍、吴显平、齐秋生委员:
三位委员提出的关于《关于呵护“最柔软群体”,打造“家门口”托育服务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嘉定区按照“政府主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坚持以普惠普及为目标,加大托育资源统筹力度,拓展托育服务类型,着力打造普惠、安全、优质的托育服务体系,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安心照护。截至2023年3月全区提供托育服务的各类机构共72家,可提供托额近4000个,2020年已率先实现每个街镇设有1个普惠性托育点目标。
一、关于“将托育服务纳入‘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建议
202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应当将社区托育服务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纳入十五分钟社区生活圈、乡村社区生活圈和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嘉定区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中也提到:要着力提升“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水平,为探索推动临时托、计时托等托育服务融入家门口服务设施功能复合设置提供有力支持,实现资源统筹和共建共享。与三位委员建议中提及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谋而合,感谢三位的建议。
(一)业已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按照市规划资源局关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相关工作要求,我区于2021年8月正式启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区域正在结合实际需求以及市级工作导引要求完善养育托管点等设施的配置。同时,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在社区内建设嵌入式、标准化的托育服务设施,开设公益普惠的社区“宝宝屋”,打造让1-3岁幼儿方便的15分钟托育服务圈。2023年4月嘉定区教育局等10部门联合制定了《嘉定区开展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宝宝屋”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作与责任分工及各项保障措施。由区教育局牵头,以各街镇属地管理为主,利用各街镇公共服务资源,全力推进建设社区“宝宝屋”。2023年街镇“宝宝屋”覆盖率将达到85%,每千人常住人口托位数达力争达到3.2个,让更多社区家庭享受到便利优质的托育服务资源。
嘉定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已完成对全区各街镇“宝宝屋”设点的排摸与调研,从环境的适宜性、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人员配备的规范性等方面、形成“一屋一策”的配置建议,各街镇“宝宝屋”正持续规划和推进落实中。
(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各街镇将根据辖区人口结构、托育服务需求及综合服务设施资源配置情况,合理布局、统筹规划社区“宝宝屋”建设,至2025年我区街镇“宝宝屋”覆盖率将达到100%,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力争达到4.5个。
二、关于“充分发挥区教育局、区卫健委纽带作用”的建议
三位建议中提出的“区教育局、区卫健委要积极推进托育服务机构与社区联系和合作,推动园所、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化托育,探索社区嵌入式托育、老幼互动、医幼融合等”为我区托育服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思路,也与我区一直以来坚持医教结合,加强部门联动的工作方针是一致的。
(一)业已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一是聚焦医教结合。我区一直以提升区域托育服务质量为根本,以医教结合为原则,坚持跨部门合作。区教育局和区卫健委从组织建设、质量评估、及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思考,建立落实“三项机制”,即组织管理机制、协同评估机制和联动处置机制,着力实现以“结合”促“发展”。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等专业站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固化“组团式”管理模式,开展联合督导,指导托育机构落实传染病防控、常见病防治、膳食营养安全、幼儿发育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措施。区妇幼保健院加强与各街镇的沟通协作,整合“教养医”专业资源,配合做好辖区内0-3岁科学育儿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方面开展养育知识健康宣教,提升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
二是强化综合监管。建立区、镇两级联动综合监管机制,制定《嘉定区托育机构规范管理十条红线指标》等规范性文件,强化安全预警与应急处置,将全区所有托育机构的监控设备全部接入教育网,加强全息数据采集,街镇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安全防控和卫生保健等项目开展“双随机”检查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认真落实“三定” 工作制度和“一托一医”工作要求,定期对辖区内托育机构开展培训督导,并建立回访制度,对新进保健老师开展岗前培训,不断提升托育机构保健老师专业能力。
三是完善评价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常态化线上监控和线下巡查相结合的监督指导机制,严格落实区托育服务事中禁业“黑名单”制度,创新开展“星级托育机构创评”活动,根据机构实际运营情况,每两年进行一次创评,实施能上能下的创评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优。2022年有1所区示范性托育园,3所二星级托育机构,8所一星级托育机构,星级托育机构占比80%,初步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优质托育机构。
(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区教育局将进一步结合区卫健委专业力量,加强托育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日常监管,做好年检工作,确保托育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关于“加大对社区托育服务机构优惠政策的支持”的建议
三位提出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降低托育费用真正惠民”“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管理体系”等建议,我们将细化流程、扎实推进,实现托育服务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提升。
(一) 业已采取的举措与成效
一是积极落实专项资金。区财政局多方面提升托育服务能级,从不同的层次上提供财政资金保障。近年来区教育局依据“以奖促建”“纾困帮扶”“提质增效”等原则,已落实的专项资金主要包括嘉定区民办普惠性托育点扶持与奖励补贴、嘉定区民办普惠性托育机构疫情专项补助和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管理及专业支持服务项目。如在民办普惠性托育点扶持与奖励补贴经费发放方面,2022年共有6家普惠性托育点获奖补,发放经费共计38.2万元,生均1091元;2023年将有15家普惠性托育点获奖补,发放经费共计84.05万元,生均1167元。各项专用经费均严格按照项目申报的内容、经费构成明细接受审计检查,确保专款专用资金落实到实处,不断助力民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社会满意的优质普惠服务。
二是不断完善从业人员队伍体系。区教育局近年来从扩充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共享机制、注重内涵提升等方面着手,持续完善本区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保障行业人员整体职业素养水平。扩充培训渠道方面,除每年组织全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岗前、职后专业技能培训外,2018年起,区教育局与上海市开放大学合作开展教、养、医专题讲座,持续加强本区565名托育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为全区托育机构的持续发展做好输出保障;完善队伍机制方面,建立嘉定区托育从业人员资格审查机制,实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研制完善区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和嘉定区托育服务事中禁业“黑名单”制度,同时通过成立保健和教养中心组队伍等方式构建托育从业人员专业发展机制,确保人员培养基本满足托育服务事业发展需求。
(二)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区财政局将多方面优化涉及托育服务的教育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区教育局将根据调研情况,对确实有举办托育点意向并符合举办条件的单位或社会团体提供政策指导。后续区教育局将充分考虑当前区级财力状况,进一步加大对民办普惠性托育机构的扶持,助力民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平稳有序健康发展。区税务局将加强政策宣传与业务辅导,确保托育服务机构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进一步争取政策支持。
感谢三位对嘉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