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对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 第23-066号提案的主办意见
发布日期:2023-05-24

熊璐、郁标、周芳珍委员:

你们提出的多方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第一城”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情况

(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产业创新高地

1、加紧发布创新高地行动方案在区领导指导、各相关单位和行业专家的帮助下,《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于4月27日正式发布。区汽产办正推进2023年度及季度指标分解落实工作,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预期等因素,在7个相关单位的支持下,进一步分解落实行动方案各项指标。

2、着力打造高品质产业载体。聚焦汽车“新四化”转型发展,嘉定区围绕加快汽车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发展,不断完善产业园区布局建设,已初步构建“三港两园”产业载体,依托嘉定汽车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打造汽车“新四化”三港两园联动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全维度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目前,嘉定已经集聚了100余家自动驾驶汽车相关企业,包括上汽智己、理想、路特斯Lotus、零束、地平线、中科创达等整车、零部件、出行服务领域企业。同时,为顺应软件定义汽车发展趋势,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积极推动智能汽车软件园建设,打造以智能汽车软件、车联网、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基地,推动区域内智能汽车软件技术先导研究、产品试制、验证及产业化落地,加快推进“上海汽车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国家软件名园”建设。

(二)完善示范环境,加快商业化运营

1、加快完善全域车路协同测试环境。积极拓展并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典型测试场景,牵头推动嘉定实现国内首个“大流量、高动态、高复杂”高速公路场景的重大突破,开放嘉定区域内G1503绕城高速21.5公里、G2京沪高速19.5公里和嘉定区内303条、459.6公里地面道路。目前,嘉定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达到636条、1117公里,已覆盖嘉定全域464平方公里范围,将进一步支撑实现嘉定全域通勤场景闭环及智慧交通出行服务闭环。2021年5月起,嘉定区按照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的要求,嘉定区将建成“1+1+N+1”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中国样板”整体架构。嘉定区已完成53.6公里道路智慧化改造,今年还将新增建设完成174.2公里道路车路协同环境,并升级打造全息路口,将实现人、车、路、事件、环境的全要素融合感知,更好支撑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

2、积极优化全场景应用布局。嘉定区持续推动企业规模化测试示范开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截至2023年4月底,已有AutoX、百度、小马等20家企业519辆车(84张道路测试+425张示范应用+10张示范运营),在嘉定持续开展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与示范活动,累计测试里程约1218万公里、测试时长 68万小时,完成载人出行订单量超80万单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载客运行(智慧车列项目),自2021年6月起共投入5台5座智能网联汽车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载客运行。截至2022年底,智慧车列总接单量2018单,运营总里程11938km。同时,嘉定区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开展及高速场景测试示范实施,支撑百度智行、裹动科技、赛可出行等3家企业拿到了上海市首批智能网联出租示范运营资质(全市6家),AutoX、丰田等2家企业拿到了高速公路测试申请资质。2022年9月,嘉定区还正式启动嘉定汽车博览公园“无人之境”示范体验区,打造国内首个聚焦无人化高级别自动驾驶的示范运营样本,进一步服务无人化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测试验证,加快特定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应用。

3、持续开展产业支持政策研究。嘉定区深度参与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道路测试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升级,支撑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实施细则》、《上海市无驾驶(安全)员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技术方案》、《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与示范实施方案》等制定,多途径助力产业创新制度环境优化,加速推进上海市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

(三)深化产学院合作,推动核心技术协同创新

1、鼓励联合各行业协同攻关。聚焦燃料电池、汽车芯片、车路云一体化、四智融合等方向协同攻关。一是优化联合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区新汽车领域联合创新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制定各联盟年度工作计划与重点任务。二是推动研发资源整合,滚动梳理行业共性需求清单,会同同济科技园推进办走访调研同济大学五个学院梳理同济大学、龙头企业等公共研发服务资源。三是推动技术交流合作,会同汽产办多次组织召开新汽车联合创新联盟专题座谈会,持续开展技术对接、交流研讨活动。

2、支持高校院所联合创新。启动嘉定区支持企业联合创新项目申报工作,加速项目转化落地。研究编制形成新一版的产学研合作和“揭榜挂帅”政策,进一步推动协同创新。同时,引入专业力量,联动长三角国创中心、院士专家成果展示转化中心等市场化机构,探索产学研合作、联合创新的市场化服务模式。

(四)深化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金融服务支撑

1、聚焦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区内高校及国家级科研院所集聚的优势,不断推动同济大学科技园、尚研科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孵化中心等科创孵化载体建设,不断完善汽车“新四化”产业链。同时,打造上海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围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网联等领域,与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达成战略合作,累计实现对外服务项目430项次、服务企业154家,申请自主知识产权68项,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孵化转化。

2、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价值。2022年8月,国资集团下属嘉定创投参股子基金博康共赢参与的同驭汽车项目完成近2亿元A+轮融资,进一步强化同驭汽车在线控底盘核心部件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动核心产品的创新升级和份额提升,为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下阶段发展举措

1、落实指标分解。根据《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发展目标,积极落实指标分解工作。在产业规模方面,计划2023年,嘉定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900亿,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达到300家。在重点工作方面,培育170家以上汽车“新四化”规上企业;实现亿元企业240家,百亿企业5家;累计研发5款智能网联汽车整车产品,3款知名零部件量产产品6款核心汽车芯片5款自动驾驶领域软件量产等;实现80传统企业向汽车“新四化”转型;专精特新企业新增20家等重点工作。

2、深化示范应用。紧紧围绕“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的目标,牢牢抓住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契机,持续拓展高快速路开放测试场景,加快开展高等级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应用。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场景拓展揭榜挂帅工作鼓励出租、汽车租赁、共享出行等运营企业落户嘉定,进一步推动区内智能网联企业与运营企业开展合作,提速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推动交通枢纽、商圈、住宅区、产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等开展自动驾驶出行商业化示范应用。深化优化无人环卫、无人零售、特种作业等特种车辆的试点应用。

3、培育产业生态圈。依托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建设,在汽车“新四化”产业政策的基础上,针对汽车芯片等领域,出台各类专项政策,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发挥各类专项资金作用,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示范运行新模式支持力度,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生态创新发展。发挥产业联盟聚合资源优势,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等汽车产业联盟整合和实体化运作,发挥政府“链长”的带动作用、行业龙头企业“链主”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技术研讨、联合攻关、供需对接、会展论坛等活动,构建起强大“朋友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供应链等要素配置整体效率提升。

4、加强引导基金。一是打造“基金+基地+产业集聚”的模式以国有资本参股等形式,明确基金重点投向为“参与嘉定产业园区、区属企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含二次开发)”,吸引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汽车技术、产业、生态创新的资本支持。二是继续参与产业引导基金为汽车创新创业投资带来充沛的资金池,搭建和拓展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和渠道,鼓励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做大做强。国资国企要发挥杠杆和导向作用,凸显区属国企“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快特色园建设,推动嘉定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3年54

 

联系人姓名:邱俊                          联系电话:69989617

                         联系地址:博乐南路111号C207办公室         邮政编码:2018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