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忠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本区规模以上“专精特新”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国家工信部于2011年首次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广大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中的中流砥柱。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帮助专精特新企业灵活适应新发展格局、摆脱限制其发展的现实资源要素与建设短板、尽全力满足企业积极创新的强烈愿望是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核心关键。
一、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概况
2022年,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明确了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的不同梯度,层次分明、相互衔接,引领广大中小企业坚持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对标《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了《上海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的三个梯度,三者逐步递进,共同构成完整的梯度培育体系,从而加强本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我区专精特新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工信部与市经信委关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相关要求,我区持续研究关于加快培育区内专精特新企业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从数量上来看,截至目前我区共有创新型中小企业981家,其中包含专精特新企业81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在全市排名方面,嘉定区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四,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仅次于浦东新区,位居全市第二。
目前,2023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与复核工作已于4月30日截止,我区共有70家企业参与本次申报(含7家2020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复核)。2023年第一批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已于5月10日截止,我区共有103家企业参与本次专精特新企业申报以及113家企业参与本次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
三、推动企业发展工作举措
(一)优化顶层设计,开拓企业发展前景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长期以来区经委一直高度重视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资金扶持。2020年,区经委出台《嘉定区推进“小巨人计划”奖励办法》,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市级专精特新的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与10万元,当前已经完成对2021年专精特新获评企业资金拨付1580万元。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企业营收普遍下滑,经营情况不容乐观,区经委持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助企纾困、助长消费、助力就业”新12条产业扶持政策中,对2022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大幅提高扶持标准,分别给予100万和30万元的资金奖励,目前具体补贴细则仍在制定中,待细则制定完后将立即启动申报工作,第一时间将政策补贴送至企业手中,缓解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2.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咨询、创业创新、知识产权、投资融资、人才培训、市场开发、财务指导、信息化服务等各类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普惠服务。加强各类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培育发展中小企业的育成服务能力,提升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水平。
3.助力企业开拓市场。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做优做强产业链相结合,鼓励“链主”企业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创新、资金、数据等要素资源。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等国内、国际展会,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搭建起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拓宽企业发展道路。
(二)强化服务供给,打造企业发展温床
1.扩大服务专员队伍。持续加大对于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针对全区当前存量专精特新企业,区经委已进行服务专员的点对点匹配,确保服务专员的全覆盖。通过服务专员队伍的建设,扩大服务专员队伍,提升企业服务的覆盖面,从而有的放矢,聚焦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加大服务力度,突出针对性服务,切实提升重点企业服务效能,助力专精特新等重点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政府产业基金、创投机构等方面的对接,支持培育企业融资发展。大力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缓解培育企业融资困难。加强对培育企业上市挂牌辅导,鼓励培育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引导商业银行结合专精特新企业资金需求和发展特点,加大信用贷款、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投放,量身定制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提供一揽子、全方位金融解决方案。自2022年起,区金融办在区产融平台上线抗疫纾困贷专区,鼓励银行积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新增贷款或展期续贷,开辟融资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并对符合要求的贷款予以贴息。截至目前,已组织18家合作银行上线52款免息或优惠利率的助企纾困特色金融产品,累计额度达100亿元,已放款18.0299亿元,涉及企业236家。
3.开展专业人才培育。积极搭建专业人才培育平台,持续为专精特新企业输送人才。做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工作,推荐拥有科研攻关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与院校对接,引进科研攻关人才,提升人才科研技术能力,为企业解决科研难题,在实践中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等各类人才培育。目前,我区已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企业16家,名师工作室7家,预计2023年,将新增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企业2家、名师工作室2家。
(三)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1.提升基础管理能力。引导企业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提升财务、质量、安全、用工、风险等基础管理能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开展管理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加强管理创新实践和创新成果推广。鼓励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搭建形象展示舞台。积极为企业搭建形象展示的舞台,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形成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矩阵,加大对荣获市、区政府质量奖的企业进行推广、宣传,提升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一方面,指导区融媒体中心用好广播、报纸、电视、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宣传好企业的核心优势,为企业搭建形象展示的舞台,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适时向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送相关新闻素材,全面扩大宣传影响。
(四)抢抓转型机遇,用科技赋能企业发展
1.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攻关联盟”,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向社会开放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展工程化研究应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快装备改造升级步伐。
2.全面推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一方面,围绕企业特点研究精准有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引进先进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在面向技术、管理、生产、产品、服务等全过程细分场景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痛点加大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科学精准制定帮扶政策,加大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政策支持,帮助企业降低对数字化转型的“畏难”情绪,提升数字化转型意愿,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3年5月18日
联 系 人:朱铭骏 | 联系电话:69989822 |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C219 | 邮政编码:201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