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嘉定区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汽车“新四化” 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嘉定作为上海建设万亿级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在汽车产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活力充沛的产业链条。目前,嘉定区紧紧围绕智能网联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两条新赛道,挖掘汽车产业发展新潜能,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发展。
一、汽车产业发展情况
(一)打造产业集聚高地,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嘉定聚焦整车和汽车零部件共融发展,利用充足的产业资源、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质的产业服务,在新能源整车、汽车“新四化”、物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进了一批头部企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前,全区拥有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4300多家。全区通过汽车整车产品结构加速优化升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稳步发展。2022年,嘉定区汽车产业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汽车新四化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2.9亿元,其中汽车工业产值3855.4亿元,同比增长6.0%。而汽车“新四化”实现总产出1646.9亿元,同比增长41.8%;战新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值462亿元,同比增长68.8%。嘉定区紧抓汽车产业变革发展新机遇,前瞻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积累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二)优化产业链布局,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
嘉定已基本形成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新四化”产业链条,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实现了全产业链布局。一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深耕嘉定的智能网联汽车重点企业已超百家,既引进了地平线、禾赛光电、初斟毫米波等顶尖硬件设计制造企业,又引进了零束软件、中科创达、东软睿驰等头部软件企业,还有百度智行、AutoX、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示范运营企业。形成了从软件研发、硬件生产到示范运营的全产业链生态,覆盖了自动驾驶方案、智能化设备生产、高精度定位、云平台服务等多领域,如大陆泰密克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司南导航的车规级高精度定位模块、宏景智驾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等。二是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方面,集聚了国内最领先的系统集成及零部件企业近百家。上海已建成的9座加氢站中有5座位于嘉定,形成了纯氢站、油氢合建站等多种模式并存的供氢网络。捷氢科技、重塑科技等国内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带头推动了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目前,嘉定已在八大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了全覆盖,如,捷氢的系统集成以及金属电堆、重塑的系统集成以及石墨堆、舜华新能源的加氢站装备、势加透博的空压机、济平新能源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等。
(三)加强园区载体建设,产业承载空间充沛
在汽车“新四化”新旧动能的转换中,嘉定区不断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已构建“新能港、氢能港、创新港、智能汽车软件园、汽车芯谷”三港两园联动的产业空间格局。氢能港抢占智能绿色新赛道。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生态圈,力争成为全市氢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在长三角“氢走廊”建设中起到引领作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能港全力打造“汽车智造”引领区。持续布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产业,做优做强创新链供应链,大力引进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项目,培育一批核心零部件企业研发总部及制造中心,持续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创新港加快建设“汽车研发”集聚区。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整车、软件和芯片研发设计等领域,构建创新创业友好、前瞻前沿集聚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智能汽车软件园打造全球智能汽车软件创新中心。打造以智能汽车软件、车联网、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基地,推动区域内智能汽车软件技术先导研究、产品试制、验证及产业化落地,加快推进“上海汽车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国家软件名园”等建设。汽车芯谷培育汽车芯片创新型集群。重点发展汽车芯片、车规级智能传感器、新一代功率半导体与汽车电子等产业;推动车芯联动,加快推进汽车芯片共性研发平台、汽车芯片第三方认证机构等建设,形成汽车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测与认证验证的完整生态链。
(四)政策引领产业转型,示范效应不断显现
2021年3月,嘉定区出台了《嘉定区汽车“新四化”千亿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同年12月,嘉定推出了《嘉定区关于持续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嘉定区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2022年6月,出台了《“助企纾困、助长消费、助力就业”产业扶持政策》。2022年9月8日下午,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正式开园,同时发布了园区专项扶持政策《嘉定区关于支持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发展的若干政策》。各类规划及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助力区内汽车“新四化”示范应用实现全国领先。一是道路测试场景布局完善。积极拓展并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典型测试场景,推动嘉定实现国内首个“大流量、高动态、高复杂”高速公路场景的重大突破,开放嘉定区域内G1503绕城高速21.5公里、G2京沪高速19.5公里和嘉定区内303条、459.6公里地面道路。目前,嘉定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达到636条、1117公里,已覆盖嘉定全域464平方公里范围,将进一步支撑实现嘉定全域通勤场景闭环及智慧交通出行服务闭环。二是智能网联示范应用领先。嘉定区持续推动企业规模化测试示范开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截至今年3月底,已有上汽享道、AUTO X、百度、小马智行等20家企业509辆车在嘉定持续开展自动驾驶车辆测试与示范应用,累计测试里程约1000万公里(占全市75%以上)、测试时长约55万小时(占全市85%以上),白犀牛、仙途、酷哇等无人驾驶专用车也已经开展示范应用。同时,嘉定区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开展及高速场景测试示范实施,成功推动百度智行、AUTOX、赛可出行等企业开展上海市首批智能网联出租示范运营,正推动AutoX、丰田两家企业开展高速公路测试申请。三是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领先。截至2023年3月底,嘉定区已合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726辆,累计安全运营里程3910万公里(占全市79%)。构建了完整的示范运营体系。由上海牵头淄博、南通、苏州、嘉兴、鄂尔多斯、宁东组建了“1+6”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年初,2022年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公示,捷氢、重塑、清志三家企业2021-2022年度累计拿到示范运营车辆2230辆,占全市80%。
(五)推动资源要素集聚,产业配套体系日趋完善
嘉定积极发挥产业生态链关联逻辑和内部产业协同作用,围绕强链补链固链,营造集成、共享、匹配、融合的产业生态圈,促进产业价值链外延。一是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嘉定拥有遍布全产业链的公共及企业研发平台200多个,其中,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市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国家级、市级公共服务平台26个。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11所国家级科研院校、两万余名科研人才齐聚嘉定,构建了完整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二是人才要素加速集聚。嘉定现有汽车从业人员16万人,其中汽车复合型高端人才7.25万人,占到全市的48.3%。同时,嘉定新城和北虹桥片区发展的“双引擎”正加速燃启,为汽车产业人才集聚嘉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三是高峰论坛促进交流。嘉定已连续多年举办中国汽车论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汽车产业论坛,已成为国内专业水平领先、辐射效应显著的汽车产业交流中心。四是产业联盟协同发展。成立汽车产业两大联盟。在中国汽车产业论坛上,揭牌成立嘉定区氢能及燃料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盟,助力区内企业加强合作,形成规模化发展效应。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面对产业变革以及新汽车时代发展浪潮,嘉定区应当抢抓“新四化”转型发展机遇,围绕提升世界级影响力、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总体要求,全力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瞄准智能网联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两大新赛道,挖掘汽车产业发展新潜能,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发展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推动汽车“新四化”新旧动能转换。
1、瞄准汽车新赛道加速起势,以错位竞争锻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强化汽车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积极布局未来发展新赛道,助力区内企业加强合作,不断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脚步。一方面,加快建设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全面赋能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打造“产业最前沿、全球制高点”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紧紧围绕“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的目标,编制《关于嘉定区建设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行动方案(2023- 2025年)》。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加大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500个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链企业。围绕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和智能座舱的“三智”核心系统,以及环境感知、决策算法、控制执行等核心技术领域,引进10个相关领域头部企业。另一方面,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创新集聚发展。深化示范应用,深入推进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建设。嘉定区将充分发挥嘉定区燃料电池汽车的系统企业集聚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项目,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扩大示范应用规模,带动一批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公交、物流、环卫等场景中燃料电池汽车的比例,形成成熟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商业模式。同时,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燃料电池系统、加氢站的检测体系和标准的完善。
2、深化外贸平台搭建,优化企业服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一是落实区内外贸扶持资金。嘉定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稳外贸各项政策及本市《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若干措施》和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50条”等政策,落实外贸相关资金预算,包括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外贸转型和创新发展)、上海市商务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服务贸易)等。二是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商务部、市有关文件精神,鼓励企业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抵御风险。三是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加强与海关、综保区、中信保、银行等联动,更好推动贸易便利化新制度在我区落地;同时联合以上部门针对区内外贸企业组织各类宣讲活动,如外贸企业培训、交流活动,助力企业发展。四是积极宣传落实各类外贸扶持资金、政策。用足用好财政政策,支持区内外贸企业开拓市场,稳定订单;通过建立企业沟通微信群,广泛宣传政策;通过圆桌会议制度和走访调研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政策,享受到政策。
3、优化各类人才服务,积极发挥促进产业发展作用。一是全力打造新窗口,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上海·嘉定人才港”专窗建设,明确规范化流程,加强专业化培训,优化线上办、预约办制度,将人才业务窗口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并行的业务升级,确保“一个中心三个窗口点位”(分别位于行政中心、人才港及安亭分中心)高效联动运转。二是全面推进新政策,发挥人才集聚效应。落实人才住房新政,有序组织申报工作,制定受理审批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推进“嘉倍爱才·定不负来”人才服务一件事,探索人才住房补贴网上申报系统,让服务更加数字化、便捷化,更好发挥政策红利。三是全心探索新路径,增强招聘服务效能。努力搭建平台,主动摸清需求,组织常设招聘会,完善大学生实践基地管理机制。走进重点高校,开展区名优企业招聘会、外出组团招聘会等专场招聘,通过优化方式提供精准化服务。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人才交流合作,构建人才智力共享模式。四是全速运用新方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三进三同步”活动,围绕新城人才政策、人才住房新政等,聚集重点园区、企业、高校等,健全宣讲团队,畅通宣传渠道,完善建议反馈机制,积极扩大政策受惠面,帮助企业人才纾困解难,实现服务全过程提质增效。
4、聚焦产业生态圈加速构建,以要素支撑打造产业发展新环境。瞄准“汽车嘉定”的世界级发展目标,聚焦顶层设计,多措并举,加快培育特色产业新优势。一是强化政策链支撑生态。在汽车“新四化”产业政策基础上,针对汽车软件、汽车芯片等领域,出台各类专项政策,推动企业加快发展。发挥各类专项资金作用,加大重大产业项目、关键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示范运行新模式支持力度,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生态创新发展。二是发挥产业联盟聚合资源优势。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和智能网联汽车两个产业联盟常态化运行,积极发挥政府作为“链长”的带动作用、行业龙头企业“链主”的组织协调作用,围绕技术研讨、联合攻关、供需对接、会展论坛等,制定全年联盟工作目标以及推进计划,构建起强大“朋友圈”,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等要素配置整体效率提升。三是做优公共平台服务生态。聚焦汽车新赛道,搭建国内领先的汽车新四化创新服务平台,新建仿真测试平台、功能实验室、封闭测试区和开放道路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实验设备资源的统筹与企业科创需求对接,为企业提供公共实验室预约、检验检测、技术咨询等服务,减少设备闲置、提高利用率,同时节约企业研发费用支出。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3年5月4日
联系人姓名:邱俊 联系电话:69989617
联系地址:博乐南路111号C207办公室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