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对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23-04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14

沈逸腾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本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三方面意见和建议也很有针对性,对我们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聚焦重点,提升乡村产业品牌竞争力强动能

1、推动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在电商产业方面,发挥京东等区内龙头电子商务企业带动作用,依托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生鲜电商,突破农产品生产线上销售壁垒,通过区农联会我嘉生鲜等线上销售渠道,进一步将我区优质特色农产品向外推送。2022年,保供期间“我嘉生鲜”开辟快团团团购渠道,利用快团团广告效应快速打响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销售14万余单,销售金额695万元,客户群体单日高峰浏览量突破80万人次。在直播短视频方面,为农产品生产者及农村合作社与区内相关直播企业牵线搭桥,利用直播平台,进一步打响我区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覆盖面。

2、打造乡村特色文化项目和品牌。传承区域特色农耕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提升乡村气质和韵味,多举措打造当地特色文化项目和品牌,建设善治农村。如:大裕村以“马陆葡萄”特色品牌为基础,举办马陆葡萄节,延伸产业链,打造休闲娱乐、文化艺术、农家乐体验等有效衔接和拓展的多功能新型农业旅游景区。毛桥村依托毛桥集市开设酒坊等七大传统工坊,传承还原嘉定传统古法技艺。向阳村利用现状存量建设用地打造“稻田里的研发中心”。

二、因地制宜,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1、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一是加强统一规划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乡村文旅对综合经济效益提升带动能力;以城带乡,丰富乡村文化业态,对接文化消费需求,探索电商营销、生态体验和康养旅游,带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发力,建设一批具有嘉定本土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观光热点,打造更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主题路线,实现农业旅游、绿色旅游、生态旅游多方位融合二是制定《嘉定区关于进一步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实施办法》,指导乡村民宿建设和服务品质提升。继续推动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2、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建设“绿色田园”目标,加强产业策划,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优势农业产业为基础,引入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如:泉泾村粮食生产合作社打造无人农场,同时打造农旅文化活动(“带着爸爸去种田”等),传扬现代农业和农耕文化,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毛桥村利用较好的乡村产业基础和农村自然肌理,发展乡村旅游业,打造“一市一园”两个特色乡村旅游综合体(毛桥集市和愚农庄园)。

3、打造产业联合体。一是以都市服务型农业为发展定位的乡悦华亭项目。以业主专属菜园、游客农旅体验两个核心区为抓手,依托三区一网,实现农养旅居的有机融合。乡悦华亭项目农业用地总面积约1420亩,现有约670亩,涉及水稻、果园、蔬菜、水产等多种业态,采取“乡悦+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将原来16家体量偏小、分散度高的经营主体及周边的农户带动起来,发挥乡悦项目品牌与渠道的优势,形成双赢的发展局面二是新嘉集团(区供销社)下属惠民公司与本地农户联合成立上海嘉绿果蔬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蔬菜种植和销售。合作社目前占地总面积242亩,拥有蔬菜大棚153个。2022年在常年种植20余种蔬菜的基础上,新增了葡萄种植项目,全年总销售额达到376万余元。为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合作社和惠民公司共同搭建产销一体化供应平台,每天为惠民公司生鲜超市门店直供新鲜蔬菜200公斤,实现田间地头和商超货架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合作社积极履行扶农惠农的原则,扶持带动32个种植户,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下一步,采用包销方式,与区域内蔬菜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以菜单式种植方式降低蔬菜种植风险,提高菜农收益。同时积极发挥新嘉集团(供销社)在经营管理、服务网络上的优势,与我委签订合作协议,将利用农村集体存量资金,通过“三农”项目和集体资产运营合作,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反哺区内农业农村建设,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三、加强要素保障,有力促进产业兴旺

1、强化金融政策支持。一是为支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对融合度高的项目纳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经评审批复后按照《嘉定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专项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给予财政支持二是在支持地产农产品品牌建设方面,我区制定《嘉定区地产农产品营销及品牌建设补贴办法》,在全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地产农产品公共销售平台,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对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引进人才,实施奖励政策。我区相继出台了《上海市嘉定区特殊人才引进实施意见(试行)》《嘉定区优秀人才购房货币化补贴实施办法》《嘉定区农业科技人才补贴办法》《关于嘉定区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参保补贴的实施意见》等人才激励政策,着力解决农业人才落户、购房租房、岗位补贴等现实问题。2020年以来,19人次获得了农业岗位补贴,3人获得了租房补贴资格,7名特殊人才成功申报并获得落户资格,营造了嘉定农业爱才、惜才的良好氛围。

2、加强农业人才引进培育。一是拓宽人才服务渠道。组织全区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全国远程教育平台知识更新培训、农业专业课继续教育学习等,选派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参加各级组织的新经济组织研修班、区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等专题培训,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人才专业能力。开展全区农业系列职称评审申报指导,落实高层次人才慰问走访制度,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二是分层分类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我区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180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074人。农民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遴选优秀学员参加“头雁”、“菁鹰”等部、市级培育计划,发挥“先头部队”示范引领作用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5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