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对区政协七届二次会议第23-04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14

闫海涛、张爱萍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升嘉定种业企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区种源农业发展和种业企业的关心与支持!经与区人社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种业企业扶优行动,重点扶持优势企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委高度重视本提案的办理工作,围绕提案建议内容认真学习研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扶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发展的通知》(农办种〔2022〕5号),梳理现有支持种业企业政策。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沈飚同志将“深耕嘉定种源 助力种业振兴”作为年度调研课题,积极调研走访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上海申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家蔬菜种业企业以及上海亭翔粮食专业合作社粮食种业企业。区人社局也认真梳理现有人才引进与支持政策,给予提案办理大力支持。

1、针对“项目扶持资金长期稳定”建议。目前,嘉定区以农业生产补贴、合作社扶持项目、种业基地提升项目、种质资源保护专项、农业经营主体参保补贴、务农就业保障补贴以及职称评定、人才落户、用地备案等方式,给予种业企业长期稳定支持,后续也将根据种业企业需求,积极会商财政、人社等部门,围绕种业企业发展进一步拓宽政策供给通道,保障种业企业安心于品种研发,助力种业振兴。根据《关于保护开发嘉定区农业老品牌的实施意见(嘉农委〔2020〕93号)》,嘉定实施种业创新行动,进一步收集优秀种质资源,发掘优质基因,加强“老品种”保护利用,申请上海市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2022年10月嘉定白蒜、嘉定白蚕、罗汉菜、外冈腊梅入选资源保护名录,市农委划出专项经费(每个品种15万元),进行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制定地方种质资源保护保存方案,建立种质资源圃进行资源保存。此外,嘉定区农技中心每年对惠和种业提供20万的专项支持,以用来收集、保护地方品种资源,包括小八叶塌菜、金丝芥菜、新场青菜、米苋、生菜、黄渡番茄、紫苏、小菘菜、芜菁等,目前已搜集种质资源2400余份。

2、针对“实行多层次种业人才扶持政策,稳定人才队伍”建议。围绕“人才吸引力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区人社局在会办意见中提出:一是提升服务能级,努力提高人才获得感。依托“上海·嘉定人才港”,打造全景式、智能化、多维度的“爱嘉”人才服务体验基地,线上服务与线下窗口协同推进,实现人才创业、人才安居、人才子女教育、人才文化建设等“一港统管”、“一网通办”,优化人才发展软环境。在健全人才专家库、人才培训资源库、高端人才名录库、产业人才需求库等数据库的基础之上,推进“上海·嘉定人才港”专窗建设和运行工作。明确窗口工作标准和规范化流程,加强专业化培训,优化线上办、预约办制度,将人才业务窗口实现线上线下双通道并行的业务升级,确保“一个中心三个窗口点位”(分别位于行政中心、人才港及安亭分中心)高效联动运转。在重点园区、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等设立人才驿站,建立“1+N”的联动机制,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生态。二是优化服务举措,不断增强人才满意度。以人才政策落实、人才发展培育等为切入点,加强与各组织、单位、人才的联系,为重点单位提供“即时+定期”“联络员+专员”“上门办”等服务。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基层人才服务队伍,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三进三同步”活动,加强新城人才落户政策的宣讲。探索政策推介新模式,创新推出“一活动一方案”,建立意向了解和成效反馈机制,围绕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稳健做好人才居转户、人才引进落户等业务的受理工作,做好本区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创业、高技能等紧缺急需人才的汇聚,为嘉定进一步集聚人才、建设人才高地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做好人才安居,下力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多渠道、多层次解决人才住房难题。在补贴标准、发放形式、申报材料等方面有所突破,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坚持共通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满足不同人才的住房需求。落实人才住房新政,有序组织申报工作,制定受理审批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好新老政策的衔接。推进“嘉倍爱才·定不负来”人才服务一件事,探索人才住房补贴网上申报系统,让服务更加数字化、便捷化,更好发挥政策红利。区农业农村委也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嘉定区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参保补贴的实施意见》(嘉农委规〔2020〕5号)等支持性政策,积极帮助种业企业稳定人才队伍。针对惠和种业反映的科技型企业评定取消导致相关补贴取消、居住证办理难不利于种业企业留住人才等问题,我委将主动对接区人社局、区公安分局等部门,采取共同协商方式,努力帮助种源企业留住优秀人才,进一步巩固科研力量。

3、针对“以市场化为导向,密切产学研机制”建议。在企业本身已有合作对象的基础上,区农业农村委也将依托吴明珠院士工作室、上海交大嘉定教授工作站、产业体系等平台,积极组织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对接,目前惠和种业已和上海农科院建立和合作机制,完成“沪红糯1号”知识产权转移,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也积极邀请该企业参与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嘉定白蚕豆优良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提纯复壮技术研究》;上海申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农科院建立合作机制,选育出了3个适合上海地区种植和推广的小青菜品种和1个绵茄品种,分别是“绿标”、“绿山”、“青山”和“迎鑫一号”,都已取得品种权;上海亭翔粮食专业合作社与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建立合作机制,取得“宁香粳9号”上海地区生产经营权独家实施许可。随着种业知识产权转化通道愈加完善,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将日益密切。

4、针对“聚焦商业化育种,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议。2020年嘉定区积极开展了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完成征集、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00份,积极推介嘉定白蒜、嘉定白蚕豆、罗汉菜和外冈蜡梅纳入上海市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专项,开展公益性保护与开发利用。因区级层面还未建立专门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根据市农业农村委统一安排,均落实至相关种业企业对当地优质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其中惠和种业承担了嘉定白蒜、嘉定白蚕豆和罗汉菜3个优质种质资源的保护项目,市级财政每年会根据工作内容给予45万左右的工作经费。为支持种业基地提升,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专门出台《嘉定区种业基地提升项目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建立种质资源库和分子育种实验,2020年、2022年分别对上海亭翔粮食专业合作社和上海申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支持。

后续,我区也将积极落实新《种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种业监管执法活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违法案件惩处和曝光力度,净化种业市场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53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