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撤制镇地区发展的建议”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是本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推进,远郊撤制镇区在城乡关系中带动乡村的优势凸显,这成为当前撤制镇区摆脱发展困境的重要机遇。
近年来,我区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2019年实现了9个涉农镇的郊野地区规划全覆盖,完成了57个保留保护村的规划编制。2020-2022年,我区完成改建严重破损道路140公里、四类五类危桥100座。针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村内道路建设,累计支付补贴6541万元。围绕六大环境要素,形成“一村一方案”问题整改清单,清除各类垃圾10938.6吨、乱搭建3980平方米、堆物9372处、乱张贴8286处,清理残垣断壁1374平方米,拆除临时搭建物3269平方米,为人居环境夯实底色。
下一步,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委将继续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要求,会同相关部门协调推动撤制镇地区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功能定位
一方面,结合区2035总规及“十四五”规划,系统思考谋划撤制镇区的近期发展,根据各撤制镇区位条件、自身特点及功能定位,大力发展撤制镇区的特色和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资源禀赋,重点发掘乡村、农业、生态资源经济效益,加大农业与二、三产业相关要素的聚合力度。另一方面,加强规划引导,将撤制镇区纳入新市镇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新市镇和撤制镇区的协同发展。结合郊野单元规划编制,安排好农民集中居住用地,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面貌,针对农村低效闲置的各类资源,加大盘活利用力度,创新开发模式,鼓励有实力的社会资本进行整体开发,引入产业内核,形成特色产业空间。
二、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基础设施
一是结合市人居环境整治和区人居环境优化专项奖补,指导各镇统筹考虑美化撤制镇的人居环境,积极组织各村参与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及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如:原方泰镇的星明村纳入2022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通过租住结合式组团建房,使农民增收获益;原朱桥镇灯塔村借助草莓产业,已成功获评2021年度市乡村振兴示范村。二是提升农村道路能级水平。至十四五末,基本完成C级较差路桥整治;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建立沿线桥梁结构安全定期检查评定机制;因地制宜提升道路绿化景观,设置路灯、交通标志标线;提升村内道路规范管护水平,开展长效管护星级村创建示范,推进村内道路数字化管理。三是结合撤制镇人口密度,交通等实际,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差异化并行。如:在原方泰镇设立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安亭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方泰服务点;在原黄渡镇设立安亭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黄渡分中心),以解决当地居民的就医及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结合“城中村”改造,推动撤制镇发展。如原朱桥镇约539亩地块拟采用农村经济组织引入合作单位的模式实施“城中村”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镇融合发展。二是强化统筹协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项目、资金、用地等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倾斜,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金,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实施“一村一策”,引导各镇、村结合实际制定集体经济发展计划,通过“腾笼换鸟”“飞地”“组团发展”等模式积极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