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用氢标准前端制定和后端审批监督工作机制的建议》提案收悉,根据区府安排,由我局会同区经委、区建设管理委、区交通委、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承办,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氢能产业是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变革的重要方向,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是推动嘉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性产业之一。近年来,嘉定区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上加快布局,初步形成了比较领先的产业生态。“十四五”期间,嘉定区紧紧抓住汽车产业转型新机遇,高举“汽车牌”,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方面,充分利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新政,积极融入“一环”“六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生态,建设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一、用氢领域相关工作情况
(一)涉氢标准工作情况
国内现有强制性标准《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氢气站设计规范》,主要聚焦在氢气使用和建设领域。涉及氢气储存输送、车用压缩氢气使用,氢气质量等领域的推荐性国家标准也正加快更新和制定。上海制定发布了地方标准《车用气瓶氢气充装安全技术条件》规范了特种设备使用,当前正在以国家强标为基础,推荐性标准为补充,快速构建氢能使用领域的国家标准体系。
1.推动涉氢标准技术组织建设
嘉定区一直重视涉氢标准化组织建设,2013年支持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检”)牵头申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设在嘉定区的地方标准化组织,在汇聚涉氢企业,推动区内企业参与氢能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临港成立,区内上汽检为副秘书长单位,上海捷氢、上海重塑、上海舜华等多家氢气应用和运营单位成为委员单位,区内企业参与标准化组织,引领行业标准体系发展的地位更加彰显。
2.推动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
嘉定区积极引导企业根据发展情况,主动参与国标、行标和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一是大力推动地标委标准立项。上海新能源汽车及应用地标委成立以来,会同相关企业制修订了涉及汽车方面氢能使用的各类标准20项,其中国标10项,行标3项,团标7项。二是支持企业申报标准化试点项目。鼓励企业通过标准化试点建设,梳理体系,产出成果。2022年推荐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其零部件研发、测试标准化”项目,成功申报市级标准化试点。2023年拟推荐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的“车用高效加氢储氢装备标准化”项目申报上海市标准化试点。
(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情况
2022年,嘉定区汽车产业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汽车新四化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02.9亿元,其中汽车工业产值3855.4亿元,同比增长6.0%。而汽车“新四化”实现总产出1646.9亿元,同比增长41.8%;战新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462亿元,同比增长68.8%。嘉定区紧抓汽车产业变革发展新机遇,前瞻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积累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1.燃料电池产业集聚
在汽车“新四化”的发展趋势下,嘉定加速布局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建设,已集聚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6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166家,已经基本形成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新四化”产业链条。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集聚了重点企业80余家,覆盖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与整车以及推广应用与配送服务等多个环节。以捷氢、重塑、舜华、上燃动力、风氢扬为代表的重点企业在各领域发挥产业领军作用,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对标全球顶尖水平。
2.基础设施布局完善
嘉定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早,产业配套齐全,早在2007年10月,便建成了上海第一座固定式加氢站——安亭加氢站。2017至2020年期间,分别建设了2座满足龙头企业发展需要的2座内部撬装站以及2座满足市场需要的油氢合建站。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加氢站规划编制并获批,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正推动已批复的加氢站建设,规划建成18座公共加氢站(含3座撬装站),形成区域性供氢保障网络。
3.车辆示范运营良好
嘉定区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方面全国领先。截至2022年12月底,嘉定区已合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726辆,累计安全运营里程3572万公里(占全市80%)。构建了完整的示范运营体系。2021年,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上海城市群正式获批,嘉定在产业政策、车辆推广应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年初,2022年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公示,捷氢、重塑、清志三家企业继2021年度拿到示范运营车辆890辆后,再次拿到了1340辆车辆示范额度,占全市74.5%。
4.园区载体功能完备
嘉定氢能港位于安亭镇环同济片区,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是上海市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氢能产业为特色的高科技园区。园区自2019年6月揭牌以来,已经集聚了长城汽车、捷氢科技、丰田汽车、佛吉亚、堀场仪器、国家级氢能技术检测认证服务平台、鲲华科技等氢能源和汽车智能化产业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初步形成了集膜电极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和加氢站基础设施配套等功能为一体的较完整的氢能产业框架体系。
(三)氢能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氢被列为《危险化学品目录》范围内危险化学品,区应急管理局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沪府令44号)等文件要求进行监管。对于涉氢的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安全设施的建设,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36号令)执行。对于涉氢的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建设项目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工建设项目,按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建筑管理办法》(安监总局45号令)执行。
2023年2月17日,区应急管理局邀请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至嘉定氢能港进行现场调研,听取企业对氢燃料电池试点意向,市应急局对企业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创新发展表示支持。
(四)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应用情况
区交通委高度重视氢燃料电池技术快速迭代发展的现状,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政策研究、示范运营等一系列举措,在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辆在公交体系的应用。2018年上海市首条燃料电池公交线路在我区正式投运,截至2022年底我区已有15辆氢燃料公交车上线运行。今年将再新增10辆,进一步支持和促进燃料电池公交汽车车辆推广和示范应用。
二是健全氢气运输环节的规范流程和安全管理办法。加强道路货运数字化监管体系建设,运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数字化监管系统”与日常现场检查相结合,加强对本区运输氢气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的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五)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情况
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是实现氢能汽车社会化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嘉定区加氢站布局与选址规划》于2019年获批,是全市第一个获批的加氢站布局规划,共规划经营性加氢站15座。2020年,3处企业内部站也纳入《上海市车用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截至2022年底,我区建成并取得经营许可投入运行的加氢站共4座。本市于2022年出台了《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为加氢站统一规划、有序建设、规范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增加氢能源供给,推动氢气价格进一步降低
一是加快区内规划加氢站的建设,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示范运营。一方面加快郊野公园70MPa加氢站建设,力争今年9月竣工投入使用,另一方面积极对接氢能源相关企业,推动南翔加氢站土地出让及开工建设,此外,积极推动氢能港开展光伏氢储能综合能源站研究,探索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供给方案,打造氢能零碳产业园。二是优化加氢站布局,加强企业沟通,结合车辆示范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区内加氢站布局,支撑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三是与市住建委加强沟通,加快加氢站建站补贴及加氢补贴实施细则的出台,进一步鼓励加氢站建设和引导氢气价格下降至35元/公斤。
(二)推动制定地方涉氢标准,明确项目审批流程
积极呼吁市级相关部门牵头设立修订涉氢标准和项目报批流程的工作小组。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推动制定地方涉氢标准,明确项目审批流程,定期研究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困难。
一是推动以企业为主体,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第三方平台,积极参与上海市新燃料汽车及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上海市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地方标准化组织的各类活动,发挥技术优势,牵头申请涉氢标准的立项,并参与制修订涉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工作,并在嘉定氢能港范围内先行先试,开展氢储能研究。二是就光伏电解水制氢试点示范项目的申报落地全生命周期的申报、建设、验收及后续安全监管等各个环节给出可行操作路径,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针对加氢站建设管理还处于探索前进阶段,2022年出台的《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办法》,为加氢站统一规划、有序建设、规范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协同,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健康发展
交通领域将继续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应用。一是积极跟踪氢燃料汽车技术进展,围绕氢气运输环节中技术及安全问题,开展调研研究,不断优化流程和管理方法。二是积极开展氢燃料电池推广应用工作,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示范运营力度。三是及时总结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经验,以用促研、以用促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5月22日
联系人姓名:行程 联系电话:59992879
联系地址:嘉定区迎园路955号 邮政编码:20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