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全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贯通西门历史文化风貌区及州桥老街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西门、州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分别位于嘉定老城西门户及中心地段,沿城中街、人民街及练祁河两岸连绵成片,沿线分布思贤堂、王敬铭住宅、西水关、古城墙等区级文保单位。
随着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和嘉定老城历史风貌区被列为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三大样板示范区及五大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推动两大风貌区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老城功能、强化城市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彰显文化特质的群众呼声日益强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嘉定镇街道也极为重视。
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呼应群众诉求,在区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嘉定镇街道围绕落实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以及《嘉定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16-2040年)》(沪府[2017]43号)要求,积极开展“西门、州桥两大历史文化风貌区融合发展、品质发展”的课题研究,并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制定了以建设“嘉定老城景观走廊、生态绿廊、人文长廊”为目标,以人民街(城中街)绿地提升改造为抓手,促进西门、州桥两大历史文化风貌区贯通融合的行动方案。
一、高起点抓好老城规划
西门、州桥历史文化风貌区共同承载了昔日的生活交往、商业活动,是体现嘉定老城特色空间结构与历史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按照《嘉定新城总体城市设计》(沪新城规建办[2021]8号)提出的空间“耦合”理念,老城片区以环城河和横沥河—练祁河构成的“十字环廊”为空间骨架,着力提亮水绿脉络,强化街巷网络,延续历史文脉。环城河内突出以生活服务和居住功能,规划提出保护老城低层高密度、规整有致的空间肌理,沿线开发地块以彼此间相互协调为原则对高度、面宽、风格等进行适当控制,为实施风貌区融合提供了可靠的规划指引和科学依据。
二、高品质实施提升改造
人民街(城中街)绿地东起察院弄,西至西水关,南临练祁河,北靠人民街(城中街),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连接西门、州桥两大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嘉定老城重要的沿河景观带、户外休闲地、文化承载区。
为推动风貌区贯通,嘉定镇街道于2022年启动人民街口袋公园(思贤园)项目,风貌上,延续嘉定老城的格调与韵味,与两大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持整体协调,强调人文感、艺术性,有效串联老城核心区的秋霞圃、嘉定孔庙、汇龙潭等地标性景点,贯通嘉定老城旅游观光线,实现老城历史文化及旅游资源的进一步融合。功能上,完善基础公共设施,承载周边市民活动、休闲漫步的功能,强调场地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同时,重新规划设计道路通行以及停车系统,完善城市交通功能。品质上,提高城区绿视率,满足现状落叶与常绿植物不低于8:2的配比要求,落叶、色叶、开花乔灌木的配置比例满足不低于50%的配比要求,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并辐射带动沿街商业业态、建筑立面、道路绿化的同步升级,提升嘉定老城整体颜值,积极塑造市民生活的宜居空间、体现人文的休闲胜地。
目前,设计方案已经通过市绿容局组织的口袋公园专家评审,即将进入立项,计划2023年内完工验收,为实现两大风貌区贯通迈出坚实一步。
三、高标准落实长效管理
按照“疏堵结合、分类监管”、“条块结合、部门协作”的工作思路,一方面不断完善城市治理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人民街沿线日常巡查,加大占道设摊、跨门经营、占道堆物等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立案查处力度,确保沿途沿路市容整洁、秩序井然。另一方面增强服务意识,为老街景区相关企业和个人提供市场监管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依法做好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和行政许可工作,通过前提介入、政策指导、专人跟踪、全程帮办等形式,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形成与老城风貌相配套的文旅业态,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助力。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定镇街道办事处
2023年5月18日
联系人姓名:沈晓华 联系电话:59528767
联系地址:嘉定区塔城路885号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