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教育局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14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5-28

教育界别:

您提出的关于家校社协同构建本区心理辅导生态系统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您关于家校社协同构建本区心理辅导生态系统的建议很有针对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很有启发。

近年来,嘉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五育融合理念,结合新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要求,全力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点面结合,纵横并进”的全方位立体协同实践体,全面升级“点亮心灯”心育品牌,切实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关于“加快推进‘本区中小学生关爱系统’建设”的建议。

区发改委会同区科委、区财政局等部门,持续做好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建设计划编制工作。区财政局切实落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保障心理健康检测、心理健康测评相关经费,落实心理健康平台、青少年保护工作等信息化项目经费,支持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落实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课程等,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区教育局全面落实《关于加强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健全“局-心理中心-校-班级”四级预警网络,目前已探索建设“嘉定区学生关心关爱平台”,布点7所试点学校,多次召开试点校工作推进会,有效实现各级各类信息互通与统筹,切实推进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工作。

二、关于“持续强化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区教育局制定出台《嘉定区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将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纳入学校综合绩效评估指标,有效敦促各中小学校落实专职心理教师配备。近几年来,通过招聘录用、定期专题学习等措施,不断加大心理教师引进力度,截至目前,全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总数较前两年有大幅提升。全面落实全员导师制,实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对有重大心理障碍、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性格孤僻行为异常等重点人群,制定“一生一档”,强化动态跟踪管理。同步发挥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志愿者队伍作用,提供心理服务热线、一对一心理咨询面询、团体心理辅导、未成年人心理危机干预支持等服务,不断织密加固青少年心理健康预警跟踪“防护网”。区妇联积极培育家庭教育指导骨干队伍,组建由女法官、女检察官、律师和心理咨询师4支区级层面志愿者队伍和12个街镇组成的16支“满天星”巾帼志愿者队伍作用,深化“幸福课堂”家庭教育品牌,开展多形式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宣传活动,为家庭提供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三、关于“着力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的建议。

区教育局积极联动区卫健委、民政局、团区委、妇联等单位,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合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步建立起党委、政府主导,区相关部门、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合作,进一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供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服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区民政局指导各街镇建成街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联动属地资源,为辖区内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服务、法律服务、家庭教育、安全教育,服务各村居、社区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各街镇未保站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各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区妇联联合未保办、检察院等单位,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宣传,开展“守护童真”儿童保护项目、“我嘉守护”“维权驿站”妇儿维权服务项目,做优“守护”热线,深化“邻家妈妈”项目,护佑未成年人向阳成长。区卫健委定期对全区学校卫生保健老师开展青少年相关保健内容专业培训,开展“医教结合模式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提升教师发现并处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能力和心理保健服务能力。

嘉定教育将继续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衷心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嘉定教育工作,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4年5月24日

 

联系人姓名:梁佳颖                           联系电话:39902718

联系地址:嘉定区嘉行公路601号        邮政编码:2018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