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搭建乡村文化振兴协同发展平台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人才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新时代高校的人才、文化和资源优势,对于探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路径、激发乡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有力落实引才留才政策。围绕乡村振兴,依托嘉定新城居住证积分政策、居转户政策、人才安居政策,做好非上海生源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落户等,广泛吸引乡村振兴文化人才。强化人才住房需求调研摸底,建立科学预测、规范认定、核实发放、及时跟踪、动态调整的人才认定和安居补贴发放的工作流程,做好政策宣传,通过服务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科学编制“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持续开展常设招聘会、春秋两季大型招聘会、名优专场招聘等活动,进一步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搭建优质企业和人才供需精准对接的平台,为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招揽更多优秀人才。
二是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业载体帮扶引领创业的示范作用,在本区各院校中建立创业指导站,对院校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帮扶支持创业项目。举办“马兰花计划”创业培训,激发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参加乡村文化发展相关的创业活动。依托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嘉定分基地,面向在校大学生、社会各类人员和初创企业业主开展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初创企业稳定率。
三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文化元素,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彰显乡村人文魅力。搭建文化展示平台,推进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保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定期开展农村文化、体育项目配送,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立足本地农村发展实际发掘特色特点传统文化,突出“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发展,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土乡村建设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建立农村自然文化产业园及农村文化创意平台,进一步吸引高校艺术基地和社会创意文化品牌落户农村,通过农艺结合为农村文化注入活力,进一步培植现代化新型农村文明。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摸清需求精准服务,加强政策宣贯力度,广泛吸引留住人才,推动高校人才发展与乡村文化振兴同频共振。
一是加强艺术院校合作交流。依托嘉定区域大学专业学科与人才资源优势,加强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合作。在乡村设立实习实践实训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工作坊、非遗大师工作坊,开展农村艺术教育实验,鼓励艺术类专业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专业相融合,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资源开发和技术支持。
二是引进商贸管理专业人才。加大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借助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现厂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冈申在线经济园等直播和短视频园区,推进农产品销售与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短视频等销售模式结合。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带动乡村文化传播、展示和消费,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推广渠道,为商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成熟的培养机制和优质的就业岗位。
三是推动数字农业快速发展。与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大唐信息技术学院等技术专业院校密切协作,推动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农学、生态学等基础学科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嘉定“无人机播种”“无人化秋收”技术革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驱动乡村振兴。促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与嘉定本土文化场景相结合,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乡土风貌、生产生活的数字文化产品,推动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5月17日
联系人姓名:齐秋生 联系电话:59108635
联系地址:嘉定区德富路1288号1115室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