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嘉定区委: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本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我区19家特色产业园区共实现营业收入5106.9亿元,税收121.1亿元,其中特色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10.4亿元,税收99.6亿元,特色产业集聚度75%。为进一步推动本区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对提案所提建议全部采纳,目前部分工作已经开展,还有部分工作将结合下阶段计划予以推进。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建立统计制度,加强调研分析。
一是健全特色园区统计制度。形成月报表制度,要求园区上报汇总数据及企业清单明细,加强与区统计局、区税务局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升园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强化园区发展运行情况统计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开展调研分析。结合园区自诊及第三方专业机构走访调研,全面梳理园区发展建设情况,剖析园区发展优劣势,摸清园区短板和存在问题。三是制定“一园一策”。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对园区进行体检,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园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科学把脉诊断,帮助园区找准关键“病灶”,量身定制能级提升“药方”,形成“一园一策”诊断情况表,加强精准指导。
(二)加强考核评价,完善管理机制。
为加强对特色产业园区的管理,2021年出台《嘉定区特色产业园区认定及考核办法》,经过两年的工作开展,2023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政策文件的系统性和引领性,对原有的认定考核办法进行修订,出台《嘉定区特色产业园区管理办法》和《嘉定区特色产业园区绩效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特色园区的准入标准、考核评价和日常管理等内容,从规划定位、产业发展、创新能力、运营管理、平台赋能、功能配套等多维度制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实施特色产业园区星级评定。通过梯度管理,形成“市级特色园区-区级特色园区-培育类特色园区”的发展体系。
(三)强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级。
结合区营商环境7.0行动方案,围绕园区所需,强化各类资源配置,支持园区发展。一是强化政策服务。落实好政策宣传“最后一公里”,组织开展政策进园区活动,加强基层政策服务队伍能力建设。围绕近期工作热点,积极推动特色产业园区申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智能传感器产业成功获评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氢燃料电池产业、汽车电子电气产业成功获评市级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二是强化企业服务。挑选具有企业服务经验、有较强沟通组织协调能力的工作人员,形成嘉定区企业服务专员队伍,共计600多名,为每家特色产业园区配置服务专员,贴身服务园区内重点企业。推动市、区两级企业服务资源向园区赋能,强化园区服务队伍能力建设,持续做强园区服务功能。结合重点企业服务“嘉速包”,配置服务管家,加大园区帮办代办和诉求解决的力量配备,通过精准高效服务,支持园区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特色产业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将聚焦能级提升谋思路,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围绕特色产业定位,强化产业园区全生命周期服务和管理,进一步细化压实园区产业规模目标,把园区载体的功能做实、品质做优、贡献做大,加快推动园区能级、产出规模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园区布局。
一方面,围绕我区重点产业领域,强化规划引领,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汽车产业方面,全面提升“三港两园”发展能级,推动汽车芯谷规划落地。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推动车规级芯片和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促使汽车芯片设计产业集聚。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启动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规划,重点打造精准医学和高性能医疗装备两个主导产业集聚区,同步建设若干个核心产业园。积极布局新赛道,形成若干个新赛道特色园区。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结合《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制定区级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特色园区新一轮发展方向及工作任务,打造更多具有示范性的特色产业园区。
(二)明确考核目标,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相结合,完善考核评价,强化园区日常管理。一方面,加强街镇绩效考核。细化特色园区年度产出考核目标,并分解到各街镇,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加强定期工作调度,年底对照目标进行考核,督促街镇工作推进。另一方面,加强园区绩效评价。进一步修订完善特色园区准入、统计、评价、退出的机制流程,促进园区先建后评、分类指引、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根据园区年度绩效评价情况,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对发展不好的园区发出警示,对新准入的园区和考核评价优秀的园区继续予以资金奖励,加强园区建设和人员激励,推动园区“比学赶超”。
(三)实施动态调整,优化园区结构。
一方面,吸纳优质园区。按照准入标准,从物理空间、产业定位、产业能级、创新能力、管理主体、功能配套、生态环境等多个维度,对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北虹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申请准入的培育类园区进行评定,增加一批优质的特色产业园区。另一方面,淘汰落后园区。拟参照市级文件,采用末位淘汰制,按照近三个年度的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园区实施退出,形成事前申报、事中管理、事后评估退出的良性循环机制。通过优胜劣汰,加强园区动态管理,特色产业园区总数保持在20家左右,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实现特色园区整体能级提升。
(四)强化金融服务,促进园区开发。
探索建立符合特定区域产业定位和产业集聚的产业基金,开辟资金链助力产业链新模式。以市级设立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为契机,加强与区国资委、园高基金、工投集团等单位的沟通联系,尽快推动园高基金嘉定子基金设立,并启动首发项目投资建设。以存量用地、司法拍卖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的工业厂房和工业用地为重点,引导基金投向园区开发,进一步提升园区公共型配套设施供给水平,撬动资本力量促进园区能级提升。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5月13日
联系人姓名:于佳 联系电话:69989822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C219室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