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苏河源”项目建设及品牌打造的若干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是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我区“一江一河”沿岸主要涉及苏州河的中心城区其他段的普陀交界(西浜人行桥)至外环高速(S20)的670米,以及外环外区段的外环高速(S20)到苏州河西闸约17.8公里。“十四五”期间,我们将重点打造S20以内段,即真新“南四块”区域的更新转型。“南四块”区域位于苏州河北岸,由苏州河、S20、金沙江路和西浜围合而成,规划总用地面积36.21万平方米。通过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整体更新转型,带动地区公共绿地建设与滨河空间开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现代生活示范水岸,实现“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发展绣带”的转变,成为沿岸最具活力的城市活动“打卡地”。
一、推动产业园、公园等硬件设施高品质建设
1.苏河源综合公园建设。该项目东至西浜、南至苏州河、西至外环线、北至金沙江路,规划建设区域面积约21.45公顷。公园将对照“一江一河”生态建设规划,以建设“生态为魂、体育为脉、市民常来、游客必到”的24 小时开放综合性公园为目标,以“公园+”模式,把“体育、智能、休闲、亲子”等元素与公园建设整体结合,将公园打造成为 “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大型综合公园示范样板,成为集绿化景观、体育生活、休闲休憩为一体的公共服务生态空间。项目已于2023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正按照节点目标抓紧推进项目施工建设,计划2025年6月基本完成项目建设,8月完成综合竣工验收。公园建成开放后,将成为苏州河沿岸的一处极具特色的滨河公共活动空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南四块”区域整体更新。包括航空智谷产业园和通航产业园建设。航空智谷产业园定位为航空航天产业+5G+大数据的“航空后服务端”,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链的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群体集聚园区,并全力承接大虹桥的“会展+贸易”的溢出效应。项目总用地面积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9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研发办公、配套商业及停车库等。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计划2026年建成。目前04地块正在土方开挖,05地块正在主体结构施工。通航产业园将围绕“航空科技、智慧智能”两大主题,形成以“通用航空科技”为引领、以“智能+”为特色、以“生态链+”为支撑产业的前沿新兴产业高地。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于2022年7月开工,计划2024年底建成。目前处于装饰装修阶段。
二、推动真新苏州河滨水区公共空间高质量发展
苏河源作为苏州河进入上海市区的起点,也是嘉定区滨河步道串联公园绿地的重点节点,我区通过对沿岸水体治理,结合泵闸改扩建和污水治理工程,全面提升流域水体水质,打造人类与动植物共融的优质活动场所。前期通过苏四期工程对苏州河开展了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干流水质达到三类标准;2020年底完成外环以内670米苏州河岸线贯通,自21年步道贯通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来此休憩锻炼。
下阶段计划加快推进苏河源内范兰浜河道整治,以水脉串联苏河源蓝绿生态空闲,配合公园节点建设,优化滨水线性空间,提升滨水空间可达率。加强河道精细化管理,融入生态理念,注重功能配置,建立长效巡查养护机制,整体改善滨河沿岸的生态环境品质。
三、推动“苏河源”文化品牌高品位塑造
我区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脉,牢牢把握苏州河入城第一湾的天然禀赋,突出苏河源“民俗、民间、民族”文化特色,进一步弘扬苏河源文化。
一是紧扣“一人、一树、一河”概念,深入挖掘传承古苏州河历史文脉,多角度解读古苏州河文化,致力于推动苏州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历史底蕴和现代魅力在真新完美融合。
二是加强“苏河源”品牌保护。2023年完成“苏河源”及其他相近商标注册。同年,“苏河源”注册商标被列入市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第十三批重点商标名录。
三是打造卡通IP形象。以栅桥银杏古树和灯塔为灵感,精心设计苏河源LOGO,打造卡通IP形象“真真”和“新新”,进一步推动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真真”取银杏果的形状作为其外形,整体憨态可掬;“新新”取银杏叶的形状作为其外形,形成一条精致的小裙子。
四是推出“苏河源”文创产品。与真新本地非遗“陶瓷匠人”杜文强联袂推出别具一格的柴烧建盏、与叶画非遗传承人合作创作了多款银杏叶手工叶画等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以乡贤名人文化和树文化为设计理念,融合了苏河源文化的独特韵味和现代审美元素,深受市场喜爱。
五是擦亮“苏河源”文化品牌。进一步挖掘苏河文化、探寻栅桥文化之源,完善真新历史脉络,不断创作新时代的真新故事推动党中央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要求落地见效。深化苏河源品牌项目内涵,打造一批感召力强、凝聚力足、影响力大的群众性活动和宣教产品,进一步做强“百姓梨园情”、“银杏树下”“苏河源音乐节”等项目,把730多年古银杏的人文底蕴和自然优势转化为党群工作的亮丽名片和社会优势。
感谢您对“苏河源”项目建设及嘉定区“一江一河”沿岸城市建设和品质提升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上海市嘉定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24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