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晓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物业进村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情况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治理阵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嘉定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三长三给”(村长、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给岗位、给权力、给激励)为抓手,做实做强党建引领治理网络,让村干部及基层组织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同时整合党群服务、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老服务、综合性文化休闲等功能,积极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建设,点亮农村地区15分钟生活圈。
(二)完善政策文件,建立示范梯队
在工作推进上,按照《嘉定区乡村治理清单制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嘉乡村振兴办〔2022〕9号)以及《嘉定区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方案》(嘉乡村振兴办〔2022〕16号),完成了市级移风易俗总结评估和清单制试点工作。同时打造“阳光村务”平台,完善村规民约建设,制定《嘉定区村规民约示范文本》,并创新将《村规民约》延伸至《村规企约》《村规店约》,让村规成为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小宪法”,彰显“村民群众+社会力量”的多元共治。同时,充分发挥3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向阳村、永乐村、北管村)、2个市级清单制试点镇(华亭镇、南翔镇)和1个市级积分制试点镇(徐行镇)的头雁示范作用,建立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的储备梯队,探索“头雁领航、雏雁争鸣、群雁齐追”的雁阵培育模式,不断提升我区农村地区的治理水平。
(三)推广积分工作,实现长效管护
嘉定区研究制定《关于本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指导意见》(嘉府办发〔2024〕5号),区财政拿出2500万元/年支持人居环境,而且是全区域、全要素的保障,保障力度在涉农区前列,并要求各镇按比例进行配套,引导村民开展长效管理工作。同时,在徐行镇伏虎村农村人居环境星级户评定试点的基础上,汲取奉贤、松江等兄弟区县的宝贵经验,丰富积分内容,制定《嘉定区推广农村人居环境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全区8个涉农镇全覆盖。最后,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与积分制管理有机结合,把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各项事务转化为具体指标并予以相应的奖励,保留村最高800元/户,非保留村实现0的突破,最高300元/户,让村庄“面子”更“靓”、村民“里子”更“实”,以此助力我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常态长效。
(四)发挥网格优势,提升治理效能
嘉定率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一网统管”系统,该项创新获得农业农村部报道,并在全市推广运用。通过“四项赋能”(制度赋能、机制赋能、平台赋能、驱动赋能),又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作纳入全勤网格管理,建立专项模块,激活村级网格管理末梢。2023年为进一步发挥“网格+人居环境”工作优势,通过完善闭环管理工作方案,建立起“镇级城运日常全面查+区级啄木鸟集中重点查”的巡查模式,全年共计处理各类人居案件6万余起。同时,根据构建“网格+”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会同区城运中心等相关部门,制定责任清单和赋能清单,通过网格联动“一键吹哨”,职能部门“一键响应”,处置闭环“一键评价”,推动网格资源做加法、流程做减法、实效做乘法、病灶做除法,切实为基层减负增能。
二、关于推进物业进村情况
(一)精准选题、全面调研
农民迁入社区集中居住以后,在居住条件和环境完成了转变,但是在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上还需要慢慢适应。农村房屋更新后的长效管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是否能参考现有的城市化管理模式,如何兼顾农村自身特点,提升更新后社区的治理成效,结合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要求,区领导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区委副书记周文杰将农民集中居住更新选做课题,并将农村地区的物业管理作为研究重点之一,探索以“小物业”推动“大治理”。前期课题组对市区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了座谈,对镇村两级干部及村民进行了蹲点调研,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基层真实想法,先后前往浦东、松江等兄弟区交流,还赴浙江参观学习,为出台适合我区农村物业管理实际的政策文件奠定基础。
(二)推动“我嘉物业”向农村地区延伸
制定出台《嘉定区农村地区探索建设“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指引意见》,从搭建组织框架(选取党员比例较高、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的村作为试点,挂牌成立“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职责清单,实施集体讨论重大事项制度)、提高物业治理(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推动“我嘉物业”党建工作站定期申报实事项目,切实为百姓化解一批热点难点问题)三个方面提出了基层党组织如何对农村地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助力各方统筹力量,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物业管理中的工作优势,构建党建引领下的嘉定农村地区社区治理新格局。物业企业根据各村实际和村民需求提供入驻式、委托式、以及点单式三种服务模式。
(三)研究制定《嘉定区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指南》
为满足农村地区物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参考城市商品房物业标准,重新组合、研究制定了《嘉定区农村物业管理服务指南》,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内容和标准,探索出“托底服务+增值服务+个人化服务”的农村物业管理模式,并提出了“村民承担一点、村集体出一点、财政再补贴一点”的物业资金筹措模式,房管局还提供了30家上海市物业服务价格评估机构名单供参考。各村可根据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意愿等情况,依据《指南》内容,委托第三方估价并自主对接物业企业提供相应服务。这份《指南》是全市首创的以区级牵头,自上而下地出台农村地区物业服务相关指南,并在2023年11月16日召开会议,及时听取了镇、村两级相关条线干部意见,对于一些农村物业空白的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和指引。
今后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乡村治理示范村培育、移风易俗、清单制试点、积分制推广等工作,健全长效机制,增加服务供给,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做好物业进村工作,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