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11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04

吕佳委员

提出的“关于申报马陆葡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农耕实践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传统农业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认定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申报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传承发展我国优秀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二)具有明确的核心保护要素和核心保护区域。(三)具有特色鲜明的传统农业产业和农耕技术知识体系。(四)具有以农耕为基础的传统乡土文化。(五)具备可持续保护传承的社会基础。(六)存在消亡的风险。其中明确提到,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至少100年以上,在重要农业物种起源传播、重大农耕技术和制度创新推广中有着重要意义,彰显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追求,至今仍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对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社会福祉等起着重要作用。马陆葡萄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其独特的种植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实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保护。但马陆葡萄种植历史从80年代开始,距今只有40多年历史,离开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历史至少100年以上还有不少距离,经和市农业农村委相关处室沟通,马陆葡萄暂不具备申报条件。

嘉定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也孕育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例如始种于南宋年间的嘉定白蒜、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嘉定县志》记载的嘉定梅山猪、传承了300多年种植历史的嘉定白蚕、罗汉菜等等,这些老品种的种植系统、养殖系统是嘉定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创造出的农业文化典范,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近年来,我委为了传承好嘉定传统农耕文明,也非常重视这些老品种的保护和开发,2020年,我委会同区财政联合下发了《关于保护开发嘉定区农业老品牌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嘉定白蒜、嘉定白蚕、罗汉菜等老品种进行抢救性收集,开展开发利用研究,制定《嘉定区保护开发农业老品牌补贴办法》。2022年,嘉定白蒜、嘉定白蚕、罗汉菜、外冈蜡梅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名录。接下来,我委计划对嘉定梅山猪、嘉定白蒜等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活动工作,进一步助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52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