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升、余晨、徐庆芳、朱亚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推进嘉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嘉定高举“汽车牌”,抢抓新机遇,抢占新赛道,加速汽车“新四化”转型升级,围绕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着力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
一、聚焦重点补链强链,布局“一软一硬”两大环节
结合汽车“新四化”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聚合叠加优势,嘉定持续攻坚汽车产业“补芯铸魂”。一是推进“两园”建设。高标准建设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和汽车芯谷“两园”,构建嘉定新汽车产业布局的“四梁八柱”,集聚更多行业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打造更完整、更具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二是加快核心车规级芯片技术攻关。聚焦电池原材料和车规级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实施汽车领域“揭榜挂帅”等项目,培育产业“黑马”,鼓励细分市场占有率高、技术特色突出的创新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功能测试、产品应用等项目。三是加速汽车软件产业生态培育。整合智能汽车软件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成立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协同创新联盟等组织,构建汽车软件的开源生态,依托AUTOSEMO研讨会等活动形式,推动SOA、车云一体、自动驾驶Linux功能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制定。
二、加强链主企业培育,加快先进技术创新成果落地
嘉定积极培育链主企业等行业重点企业,鼓励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核心企业发挥技术和品牌优势。一是推动产业整零协同发展。通过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投资促进会等活动,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行业构建稳固、高效的产业链生态体系。二是开展推进产业中心化建设。紧密跟踪上汽大众、科世达、安波福等行业龙头和链主企业发展需求,跨前推动周边产业空间释放整合,延伸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推动新业务、新板块、新投资落地。三是挖掘创新需求推动成果转化。发挥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梳理科研院所“0到1,1到10”高新技术。发挥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优势,引导行业内企业挖掘创新攻关需求,并发布“揭榜挂帅”项目需求清单。结合供、需两方面,多渠道开展成果推介,形成创新成果转化。
三、强化政策支持举措,推动创新引领产业链升级
聚焦新能源汽车“新四化”创新需求,围绕科创“新动能”发力行动部署,加强校地合作科技园强化带动作用。一是优化整合政策体系。用足用好张江专项、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券、创新创业载体等市、区两级政策,通过现有政策的整合提升,形成一揽子专项政策支持举措,提高促进产业发展的聚焦度、显示度。二是强化关键环节支持。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核心共性和“卡脖子”技术,提升政策对关键环节支持力度,创新“产研联动、拨投结合”等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推动政府功能与市场机制更好结合,探索形成重大制度突破创新、重点领域协同共进、重要创新主体充分参与的政策体系。三是打造高水平汽车研发创新平台。依托各类平台促进企业发挥创新主体地位,扩大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辐射能级,如联合上汽集团共建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加速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平台实验室建设,成立自主智能交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等。
四、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加强汽紧缺人才引进培养
聚焦产业技术前沿领域,持续放大高校院所、院士专家以及科技企业、科研平台科技精英的“磁场效应”,吸引全球科技创新人才集聚。一是拓宽高技能人才评价通道。依托院士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微电子产业人才实训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等,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及潜力项目孵化,在现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认定未覆盖的领域,鼓励用人单位将技能人才评价与使用、激励相结合,贯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培养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引进、培育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落实乡村振兴工匠培育计划,持续激发乡村技能人才队伍活力。三是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技能人才。鼓励上海开放大学汽车产业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等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支持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责。四是产教融合培养高技能人才。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型技师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探索创新公共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合作共建模式。推动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行动。
下阶段,嘉定将聚焦龙头牵引、产业集聚、生态营造、示范突破和文化赋能,按照年度目标和任务,持之以恒抓好落实推进。一是推进龙头企业强链工程。抓好与上汽大众的战略合作,落地落实延锋首发地块、联合招商、新能源产销等事项。加强产业中心布局,紧盯龙头零部件企业,继续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拓展零部件上下游,持续赋能零部件企业发展。二是推动新赛道产业集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和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等重点产业,以未来出行产业、汽车元宇宙产业、固态电池等领域为突破口,紧紧抓住新的机遇,加快汽车新动能集聚成势。三是营造协同创新生态。以“嘉定订单嘉定做”为抓手,推动产业联盟、创新联盟协同效应,不留余力吸引人才,加快汽车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各门类汽车人才在嘉定供给更加充分。四是着力示范应用突破。抓牢上海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和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契机,尝试更多先行先试的探索,通过建设更多相关应用场景招商引资,做好“下半篇文章”。五是强化文化要素赋能。持续放大嘉定汽车文化的品牌效应,全面集聚人气、吸引流量、促进消费、赋能产业,举办好中国汽车论坛等高水平的各类活动,持续赋能汽车产业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
2024年5月10日
联系人姓名:周立志 联系电话:69989922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C207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