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无党派人士界别:
您提出的“建设车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教新平台 助力本区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阵地、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论坛等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于助力本区打造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我们将在工作中认真研究采纳。根据您提出的对策建议,结合嘉定科技发展实际,聚焦以下方面予以重点推进:
一、关于建设车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科技创新平台方面
一是加快落实新一轮科创政策。嘉定区政府印发了《嘉定区科创“新动能”发力行动方案(2023-2025)》文件,同时积极实施《上海市嘉定区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嘉人才办〔2023〕3号)和《上海市嘉定区关于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嘉人才办〔2023〕4号)等政策,同步编制了《嘉定区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若干意见(送审稿)》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更大程度提高项目开展效率和科研人员科研热情。已成功引导重塑、捷氢等行业领军企业挖掘创新攻关需求,形成燃料电池领域意向“榜单”4项;会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同济大学梳理成果转化需求30余项;多渠道开展成果推介,形成协同创新成果30余项。
二是加速形成产业生态。汽车芯片领域,由嘉定区、上汽集团、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新微集团、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和核心团队共同筹建的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正式设立注册,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形成产业生态,合力攻关面向行业的汽车芯片关键产品平台,支持企业攻关高端汽车芯片的设计和制造,突破技术卡脖子点,并将建设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第三方汽车电子芯片检测平台,制定符合中国行业特点的车规级认证标准体系,通过自建的技术和中试-量产平台弥补汽车芯片设计企业在工艺开发和制造方面的短板,帮助设计企业降低产品开发投资,缩短开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进程持续推动重点攻关项目落地;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嘉定区正加速推进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平台实验室建设,同时积极引导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对接上汽研发总院、飞凡、沃尔沃、蔚来、大众、集度等车企,梳理车路云数据需求,目前智能汽车融合创新中心已完成白银路、博园路等数字路口相关技术迭代方案。
二、关于打造车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阵地方面
一是强化博士后工作站功能。嘉定区博士后工作站紧紧围绕“人才强区”发展战略,持续强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博士后科研项目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引进和培养科研攻关人才,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吸引、使用和激励博士后等人才的机制,使博士后工作站成为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用的重大举措,为嘉定区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嘉定区共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驻单位9家。
二是拓宽高技能人才评价通道。嘉定区聚焦汽车“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集成电路、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在线新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在现有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认定未覆盖的领域,鼓励用人单位评价机构自主开发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鼓励用人单位将技能人才评价与使用、激励相结合,贯通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三是加强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嘉定区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通过落实乡村振兴工匠培育计划,持续激发乡村技能人才队伍活力。通过鼓励上海开放大学汽车产业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等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支持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职责。通过推进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型技师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工匠学院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探索创新公共实训基地实训项目合作共建模式。通过推动技能人才继续教育制度,推广求学圆梦行动,定期组织开展研修交流行动,不断加大力度培育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
三、关于组织开展车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学研对接论坛方面
一是加快建设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自主智能交通领域,推动成立自主智能交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并揭牌,联盟会员和理事单位达到86家,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建设,以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为使命,建立产教协同创新机制、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联盟成员深度合作,达成长期性、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实验资源共享领域,为推动实验室设备共享,嘉定区依托同济大学、区内企业的专家、构建了青蓝几何实验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入驻数10家机构、行业内相关专家80人,录入实验仪器设备数据211份,实验室服务产业领域涵盖氢燃料电池企业、汽车芯片、集成电路材料等12个产业集群。
二是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推动交流。2023年,嘉定区围绕汽车芯片、燃料电池、氢能产业等领域,组织汽车芯片安全与检测认证座谈会、交大MBA汽车专委会高峰论坛、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沙龙等7场活动,300余家企业聚焦行业共性发展需求开展交流对接。
下一阶段,嘉定区将持续推动自主智能交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发展,通过组织专题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平台服务能力提升,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服企业技术创新。重点关注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汽车相关技能人才培养,赋能上海开放大学汽车产业学院 推动企业与中高职院校加强产学研联动。持续实验室共 享,加快汽车“新四化”青蓝几何实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到2024年底预计将新增10家实验机构、300台仪器设备、100位专家入驻平台。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姓名:顾海峰 联系电话:69989429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A212 邮政编码:20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