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0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6-11

九三学社嘉定区委

出的“关于提升嘉定新城核心区产业发展质量与能级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锚定主导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制定形成《嘉定区关于推进重点产业“一把手”工程的工作方案》《重点产业区镇协同机制工作方案》等制度,明确区镇协同重点产业和重点产业细分赛道,并在各街镇差异化布局,防止产业内卷。立足新一轮发展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针对高能级、高水平的总部型、综合性和科创、品牌等功能,已导入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上海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共计二批次(11个)。同时抓紧梳理第三批功能导入事项清单,进一步对接上汽、联影等链主企业,承接研发、销售等功能性总部落地,加快提升新城产业能级、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优化嘉定新城重点产业规划,构建“一轴一镇、两谷两区”空间布局,加快推进“联影小镇”“上海械谷”等标杆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三港两园”等特色园区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度,聚焦“10-100”创新加速,推动实验室到临床到量产的创新转化。加快产业项目集聚落地,已完成禾赛科技、艾普强粒子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重点推动联影医疗、海螺创业、清陶、傲世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释放重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

二是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以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成果转化、硬科技企业孵化和未来产业培育为着力点,落实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大力推动集成电路芯片研发生产投产,形成覆盖中试、研发和量产的集成电路重要产线布局,打造汽车芯片特色工艺研发平台,加快形成智能传感器产业高地,推动新能源核心装备总装生产线抢占新赛道。

系统推进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创建工作。通过将上海国际赛车场及市民体育公园5.3平方公里和周边区域的联动开发,进一步擦亮新城汽车产业文化名片,全力配合办好F1中国大奖赛、FE电动方程式等重大赛事,持续举办上海汽车文化节,放大汽车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大公共体育设施供给,拓展核心区体育运动和活动的“会客厅”功能,推进新城体育设施的提质增效。借助上海市体育产业联合会的成立,持续引导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搭建体育产业发展新平台,助力嘉定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重要承载区。

二、拓展服务功能,助力核心竞争力提升

一是根据嘉定新城“十四五”规划建设行动方案则目标定位,对标上海将新城建设要求,将发挥沪宁发展轴上的枢纽节点作用,建设国家智慧交通先导试验区。其中,嘉定新城中央活动区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导向,以打造国家智慧交通先导实验区为引擎,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总部园建设,率先形成无人驾驶、智慧车列等“独一份”应用场景,全面提升研发总部、公共服务、智慧治理、生态休闲等综合功能,打造新城“智核中心”。截至目前,各主要指标中,新城内部及到周边地区通勤时间、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等3项指标进展超前、可以提前完成,新城常住人口、5G覆盖率、数字化应用场景数量等3项指标进展顺利、可如期完成。

二是坚持产城融合发展,重点围绕人才引育和发展生态优化,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实现以产引人、以城聚人2023年,嘉定新城常住人口67.4万人,占2025年规划人口比96.29%;全年引进落户国内人才3042人,同比增长57%。持续引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上海市实验学校新城分校、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等引领性项目建设,整体提升新城公共服务能级。加强人才引育工作力度,实施海外人才领航计划,做强海外人才双创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国家级双创平台;实施人才引育工程,靶向聚焦“3+1”产业领域和城市管理领域,发布2023年嘉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造就引领嘉定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制”等创新机制,深化“院(校)地合作转化平台”等平台建设,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就地开展成果转化,鼓励科创龙头企业带动行业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人才综合服务能级,创新“集成、便捷、高效”的服务模式,深化“上海·嘉定人才港”服务阵地枢纽功能;完善人才安居住房保障体系,修订《上海市嘉定区优秀人才配售房售后管理实施办法》,加大人才住房供应力度;探索高层次人才金融服务举措,助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优质教育及医疗资源供给。

三是积极落实区政府与上海科技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上海科技馆嘉定分馆建设,就项目选址、经费预算、运营管理模式等形成二套规划选址方案及建设设想。密切联系市科委科普处指导细化方案,召开征求意见会2场,广泛听取9家单位意见建议。结合新城发布活动,播放分馆项目推进情况宣传片。开展嘉定科技馆(临馆)概念设计,形成2个整体设计方案稿。并持续加深与长三角城市紧密协作,打造服务长三角、以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为核心的技术要素市场,强化“3+365”合作联动,做强科交会推动长三角科技合作、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核心功能。

三、优化激励机制,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一是借助规划、资源、政策、功能等优势,统筹全区资源、项目等要素优先向嘉定新城核心区集聚,使得样板区早出形象、早出效益,擦亮“嘉定新城”名片聚焦产业发力、交通引导、蓝网绿脉等十大专项行动,推动三个示范样板区快出形象、早出功能围绕“打造城市会客厅、塑造活力社区、实践智慧交通”目标,加快推进“新三件套”建设。嘉定新城中央活动区打造融合人文景观的“文化环”,2023年已完成江南书局、市民驿站建成开放,2025年将完成“2+10”文化矩阵全面建成开放,同步推进“活力谷”“未来塔”规划建设将进一步深化可行性研究并形成概念方案。

二是推动招商更加高效优化协调机制,通过落实项目推进会、项目调度会机制,及时掌握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协调项目在政策载体等方面的需求,提高项目落地质效。优化统筹机制,推动载体资源全区共享,对跨区域落地项目统筹利益分配。用好特殊政策赋能,加大对新城核心区招商政策支持,用好市、区两级特殊政策,支持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申请特殊人才落户、申请市产业领域人才引进重点机构等,提升特殊政策在新城核心区招大引强上的赋能力。

三是推动招商工作精准专业。区镇联动、积极参与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组建,通过招投联动招引推进一批优质项目;加强与国资参投基金合作,撬动社会资本投资重点招商项目。并做好产业链招商,协助配合新城办、马陆镇和新城公司,瞄准辖区内的海创、东等链主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推产业链上下游精准招商。做好推介宣传促使招商氛围更加浓厚。高频次举办各类招商活动,继续打造“投资嘉定” 走进嘉定新城品牌活动,推动重点区域全年“请进来”等各类招商活动不少于40场,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嘉定新城。同时高质量开展嘉定新城核心区宣传,强化市区镇联动,以“上海嘉定”、“投资嘉定”等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为主阵地,聚焦重点产业重要载体、特色园区、产业政策,开展宣传推介,放大品牌效应。

下阶段,嘉定区将组织各街镇加快落实重点产业区镇协同机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依托嘉定新城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布局空间信息产业,推动嘉定新城产业更多元,实现更好的产城融合发展。紧抓产业龙头项目,突显集聚带动效应。聚焦重点产业,突出龙头引领,推动融合发展,集聚一批引领性强、成长性高、创新能力足的高能级产业项目,推动传统产业集约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汽车智造领跑、健康医疗领先、智能传感领航的高附加值特色产业体系。加强“三港两园”载体建设,扩大燃料电池电堆技术的引领能力,完善燃料电池八大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布局;依托“双智”建设,加快创新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级全域全场景智慧出行服务生态。聚焦以汽车芯片为代表的汽车半导体和以MEMS为代表的智能传感器,优化升级集成电路产业政策,加快建设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打造汽车芯片特色工艺研发平台,推进上海汽检汽车芯片第三方检测中心项目落地。聚焦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肿瘤免疫治疗等重点领域,按照新城内园区发展方向,分别布局基因和细胞治疗、医疗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治疗器械;进一步加强政策赋能,研究出台专项政策2.0版本。围绕链长+链主“双链”驱动和基金+基地“双基”联动,发挥优势、做强特色,重点围绕上海械谷建设,加大植介入医疗机器人诊断设备及试剂细分赛道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着重围绕联影智元、联影高新技术研究院加快“联影小镇”建设,发挥联影“链主”作用,以点带面推动产业链集群集聚;持续推进瑞金创新中心、CCI创新工程中心和动物试验中心等创新载体高水平运行,举办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嘉定同期活动等系列特色活动,加快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新技术发展和应用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

                                                                                                       2024年5月28

 

 

 

 

联系人姓名:顾海峰                        联系电话:69989429

联系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A212    邮政编码:2018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