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嘉定区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完善嘉定诊疗体系建设 推动区域儿科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了解嘉定区医疗机构儿科诊疗能力、存在的短板及不足,嘉定区卫健委对全区23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了儿科能力的系统调研。目前,我区儿科队伍人员相对不足,儿科诊疗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诊疗能力需进一步提升,与你委提案中提到的问题相契合。下一步,我委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儿科诊疗体系建设,提升全区儿科服务能力。
一、 进一步完善儿科诊疗体系,发挥三级医疗机构引领作用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嘉定”儿科医疗联合体及嘉定三个紧密型医联体的整体布局下,我委将以患者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区域儿科医疗资源布局,最大程度发挥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力量,尤其是要充分发挥三甲医疗机构龙头作用。一是推动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深化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派遣儿科专家定期至下级医疗机构坐诊基础之上,推动瑞金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儿科医师下沉,促进三级医疗机构医疗资源辐射至更多区属医疗机构。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在儿科门急诊医疗服务基础上,推动儿科住院病区启用运营,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供给。二是扩展“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依托区域互联网建设,基于南翔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夯实“互联网+”儿科远程诊疗服务内涵,探索推广至其他二级医疗机构及社区,使患者不出“嘉”就能享受上级医院医疗技术。三是鼓励三级医疗机构举办儿科培训讲座。优化丰富“瑞金骨干班”儿科相关课程内容,实现“三级引领”,切实提升社区医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二级医疗机构儿科疑难杂症诊断救治水平,推动区域儿科诊疗水平整体提升。
二、 强化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吸引人才、留下人才”
目前,嘉定区全科医师158人,每千0-14岁常住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0.92人,低于市均水平。我委将继续推动儿科人才梯队建设。一方面,继续引进优秀儿科医生,为区内儿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制定区内儿科医师培养方案,一是稳定二级医疗机构中间力量。根据市儿科转岗培训要求,推动二级医疗机构内科或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强化二级医疗机构儿科医师进修培训,持续提升自身服务能级,拓展儿科亚专科、中西医结合服务等医疗服务。二是提升社区儿科医师占比。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修培训制度,2024年起,各社区每季度选派2名全科医师至医联体上级单位儿科进修,开展脱产式、沉浸式专业学习,积极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师至三级医疗机构进修,拓展社区儿科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加强人才引育。结合区卫生人才政策,在优秀儿科人才引进方面,推动优惠政策落地,促进医疗机构在薪酬分配和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塑造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儿科医师职业荣誉感。
三、 夯实社区儿科业务水平,提升基层儿科诊疗能力
2023年,社区在全区儿科诊疗量占比仅4.5%,社区儿科服务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根据儿童临床诊疗需求,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儿童用药配置,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儿童静脉输液、雾化治疗等儿科医疗服务,同时,继续拓展儿童适宜技术,使基层儿科诊疗能力整体提升。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围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推动儿科医联体工作,专家下沉社区开设专科门诊,吸引更多儿童在社区就诊。同时,通过门诊带教、业务讲座和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培养社区儿科骨干,推进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医师进修计划,定期派遣社区医生到上级医疗机构脱产学习,计划2024年起每年培训全科医生90人。二是延伸社区儿童基本药物和医疗服务。目前,13家社区配备儿童药品目录平均约20种,仍有提升空间,下阶段,各社区将进一步增加儿科基本药物配备,逐步提升社区儿童基本药物占比。2024年9月底前,各社区实现社区儿科诊疗服务时间工作日全覆盖,有条件的社区延伸至周末和提供夜门诊服务,通过“健康嘉定”公众号定期发布各社区儿科门诊服务时间。三是加大中医适宜技术社区推广。江桥镇社区是海派儿科推拿传承示范单位,同时挂牌了“董氏儿科”防治小儿脾胃病特色品牌;外冈镇社区建立“陈氏儿科”流派工作站,以儿童呼吸道疾病、脾胃病调养为主要特色服务。下一步,依托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区中医医院的中医传统优势和优质资源,将名老中医流派推广至更多的社区,逐步建立社区儿科中医品牌,拓展中医服务内涵。
未来,我委将继续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儿科诊疗体系建设,注重社区儿科服务能力提升,强化儿科专科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与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相匹配的儿科诊疗体系。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5月8日
联系人姓名:寻伟 联系电话:69530176
联系地址:嘉定区塔城路264号 邮政编码:201899
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4-096号提案的答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