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司〔2024〕9号
嘉定区司法局对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4-00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5-28

李稼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送法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的代表建议收悉。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办理计划,确保建议办理高质高效。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概述

我局前期通过登门走访、座谈交流的方式,及时掌握建议提案的初衷与内涵。3月下旬,结合上海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走访检查,前往安亭镇星明村、南翔镇永乐村等6个村开展现场调研,重点了解各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法治乡村等各方面的工作情况。4月下旬,召开“送法进农村、助力乡村振兴”专题法治观察会,针对该建议开展基层走访座谈。5月中旬,召开人大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座谈会,进一步推动建议办理高效落实。

二、答复意见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我局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高度重视法治乡村建设,用心用情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举措:一是扎实推进乡村普法宣传。每年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区级大型普法主题活动;每年通过原创一台法治沪语小戏,送法进农村;宪法宣传周期间,各街镇均在辖区内开展宪法及民法典学习宣传专场活动。结合微视频、微动漫等形式,积极拍摄制作法治文化作品,对村民关心的邻里纠纷、婚恋纠纷、民间借贷等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如区检察院结合反诈主题,联合最高检、市检察院策划MV《常回家看看》,全网总阅读量超309万。二是扎实推进乡村法治队伍培养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法律明白人”1258名、“法治带头人”794名,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至少培养5名“法律明白人”和3名“法治带头人”。启用嘉定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习培育管理系统,录制上线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养老诈骗等法治课程,帮助基层法治队伍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法律专业学习。培养“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023年底已实现所有行政村至少有1户学法用法示范户,有针对性地解决普法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扎实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嘉定区12个街镇、所有村居全部聘用法律顾问,实现了全区范围内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基层法律服务组织等多种法律服务资源,设立各街镇公共法律服务站、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已初步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网络,有效满足农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法治示范创建。把创建作为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各村成立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全国、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目前有“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5家。积极开展“上海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结合前期走访检查,向市司法局推荐7个创建村。

虽然我局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离法治乡村建设要求、人民群众法治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您的建议对改进和提升我区法治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强化宗旨意识,厚植为民情怀,积极履行普法职责,推动乡村普法供给充分高效,让更多的村民了解法律、懂得维权,不断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以及建议办理过程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将进一步加强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普法宣传,加强基层法治教育。结合法治乡村建设开展专项行动。持续举办嘉定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一月一主题”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人民调解进万家服务行动等区级专项活动,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趣味活动等形式,全面加大乡村法治宣传力度,引导村民合理表达法律诉求。结合重要法宣节点开展专业活动。各部门、各街镇采用“线上+线下”双轨运行方式,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安全生产月、“12·4”国家宪法日等时间节点,多渠道、多形式、多载体开展送法进农村。结合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常见的纠纷类型,继续创作以案普法、普法短视频等作品,对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让法律真正“飞入”百姓家。结合打击整治诈骗行为开展专题行动。抓好农村群众为重点,选派优秀民警、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围绕农村地区常见的养老诈骗、集资诈骗等开展防范宣传教育讲座。结合反电信网络诈骗,原创法治沪剧小戏《反诈意识牢记心》,将深入村居一线开展“嘉定法宝”百姓艺术团基层法治文艺巡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理念。

二是聚焦矛盾化解,全面夯实和谐之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推动完善“全区一体、优势互补,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嘉定特色“一纵四横”大调解工作格局,全力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三所联动”(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联动)机制作用,最大限度遏制案件发生,更好满足群众诉求,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镇”。积极发挥解纷“一件事”项目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解纷“一件事”平台,指导群众掌握线上申请解纷服务的途径和方法。及时开展释理说法促和解。区法院依托乡村法官工作室,“云端法官说法·典亮乡村振兴”“普法嘉油站”微信专栏等平台,及时释理说法,让法律知识入户走心。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案件,提前联系基层组织为村民代表提供旁听机会和便利条件,将法庭功能升级为普法课堂,使村民零距离接触法庭审理,增强村民学法、守法的意识。

三是聚焦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法治人才保障。持续加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培养。组织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训会,完善“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学习培育管理系统,继续更新民法典逐条讲解视频课程,目前已更新至234条。持续加强村居法治干部培训。强化基层调解队伍业务培训,区级、街镇层面分层举办调解员培训,下发《优秀人民调解案例汇编》,安排资深调解员“一对一”带教,全面提升调解员业务水平。结合村居委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新进社工等基层骨干队伍培训班,邀请法律专家库成员、院校专家进行法律解读和实操培训,不断提升村居干部的法治意识。

四是聚焦示范引领,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抓培育创建。扎实推进2023-2025年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结合创建指标,进一步指导各村开展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抓动态管理。对辖区内已获得“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的乡村定期进行检查抽查,督促其继续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做好相关工作,总结创建经验

最后,感谢您对乡村法治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再次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上海市嘉定区司法局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姓名:柯沙沙                     联系电话:39178719

联系地址:嘉定区塔城东路400号            邮政编码:2018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