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国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家庭-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3年底,我区户籍人口75.34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6.34万,老龄化率34.96%。全区社区共有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63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场所402个(社区长者食堂18个)、社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212个;养老服务机构32家,其中养老机构25家、长者照护之家7家,核定床位总量9835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占比3.73%。
二、关于意见中涉及的问题和建议的答复
针对委员提出的“未富先老”给社会带来巨大压力的问题,以及完善机构-社区-居家相互补充,医康养结合的“多元一体”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嘉定区民政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深化医养结合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一)促进机构、社区、居家养老功能衔接、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养老服务机构专业和资源优势,为居家养老提供补给支持。一是开展家庭照护床位,依托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家庭照护为基础,以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为支撑,将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使老年人在家享受“类机构”专业照护服务。目前本区共有2家养老机构提供该服务,下一步,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完善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管理和服务规范,逐步扩大服务范围。二是在全区12个街镇开展“老吾老计划”家庭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及服务机构,为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顾者提供照护知识与技能培训,缓解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痛点、难点。三是春节前夕,针对老年人住家保姆过节休假、出院后需要短期专业护理服务、高龄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短期喘息休息等情况,7家养老机构推出“短托养老”服务项目,帮助暂无养老院长住计划的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四是鼓励养老机构在满足机构内老年人就餐需求的基础上,向社区老年人开放,不断扩大丰富老年助餐服务供给。
(二)推进医养结合深度融合。优化功能布局,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健康服务平台,丰富老年人群健康服务内涵。一是积极打造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院、护理站、医养结合机构为托底、老年医学专科和区域老年医疗中心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开设老年病科和康复医学科,有老年护理床位的医疗机构24家,老年护理床位4351张,安宁疗护床位95张,已实现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社区全覆盖。二是积极建设以瑞金医院为技术支撑、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三级康复体系,并逐步延伸至养老机构等,构建起“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康复模式。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签约率达89.21%,213个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老年人提供针对性健康管理、长处方、延伸处方、优先预约转诊等健康服务。积极推动医联体内区级医院药品目录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目录相衔接,动态调整并扩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清单,不断满足老年人社区配药需求。三是支持养老机构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全区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12家,邻近设置11家,其余养老院以及7家社区长者照护之家与属地卫生服务中心全部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强化数字赋能,在外冈养老院、安亭社会福利院等7家养老机构建成“养老院+互联网医院”,与瑞金医院、南翔医院等共建合作,有效解决养老机构老人看病就医难题。今年还将建设2家“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并争取更多优质医疗资源链接。
此外,注重养教结合,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助力老年群体提升知识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有效开展实施老年教育倍增计划,积极推进辖区内养教结合学习点建设。坚持普惠公益,办好老年人家门口的学校,新城老年大学于2023年8月正式开展招生开班。联合区老年大学和各街镇老年学校,积极开展老年教育数字化、智慧型课程建设。连续两年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探索培育老年智慧学习团队建设,提升老年人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助力。
上海市嘉定区民政局2024年5月21日
联系人姓名:韩盈芳联系电话:59513720
联系地址:德富路1288号409室邮政编码: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