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展改革委:
市政协0524号“加快建设环高校高水平科创集聚区,打造新城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在上海市推进五个新城“一城一名园”建设的大背景下,嘉定新城以打造“国际汽车智慧城”为品牌标杆,围绕我区“3+1”产业导向,构建“汽车智造领跑+智能传感领航+精准医疗领先+在线新经济倍增”的高附加值产业体系。
一是在空间载体方面,嘉定新城以特色产业园区为关键抓手,建设优势更优、强项更强、特色更特的高质量产业园区,不断提升园区空间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力。目前,嘉定新城范围内共有16家特色产业园区,包括3家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和13家区级特色产业园区。2023年特色产业园区总营收约4900亿元,税收108亿元,特色产业集聚度达到75%。
二是在合作建设科创园区方面,嘉定新城着力构筑“三园支撑”的校地合作科技园科创高地。一是打造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未来谷”(暂命名),“科技园建设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园区运营公司”三级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成功入选国家级未来产业科技园试点建设名单,成为全国10家试点之一,同驭汽车、同陆云、巴拉德等超过50家企业成功入驻。二是构建上大科技园“泛摩尔”创新圈,与上大微电子学院联动发展,引入EFG上海大学基金和材料学院公共平台,启动集成电路共性平台建设;上大微电子学院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合作探索交叉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实施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项目。三是深化复旦大学合作,联合推进南翔精准医疗园区二期、精准医学国际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医疗、人工智能等关键底层技术校地合作创新突破地、未来产业孵化地、创新人才培养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地。
三是在健全组织机制方面,嘉定区持续深化完善大学科技园工作机制,成立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开展定期会商,落实校地合作专项推进。成立上海安济慧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园区产业规划、产业培育、科研创新、招商引资、人才引进、企业服务、功能型平台搭建等工作。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和同济大学交通学院牵头行业头部企业,共同成立自主智能交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联盟,促进产学研创结合,加快自主智能交通产业的创新创业,推动自主智能交通产业的快速、协同、高质量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嘉定区将积极采纳委员的意见建议,在以下领域持续推动相关工作。
一是高标准推进园区规划,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自主智能未来产业科技园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围绕成果转化、平台开放、未来场景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未来谷”(暂命名),并做好宣传推介、项目招商等工作,重点聚焦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师生创业等关键环节加大对校地合作的支持力度,着力吸引同济大学产学研合作链知名企业和优秀校友创业企业落地,发展校友经济。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支持产业发展。目前已出台《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分为“支持园区转型及管理提升”和“支持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两部分,既对标市级政策,也根据我区实际有所创新。比如,对特色园区的首次认定、管理团队考核优秀的给予资金奖励;对企业技改资金给予超额的叠加式扶持;另外在土地、金融、人才等各方面都有相应扶持。
三是集聚优势资源,加强特色产业人才培养。依托区职教集团、市域产教联合体、上海开放大学汽车产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平台,集聚区内优质企业资源,推动面向特色产业、重点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开展产业人才培训,建设特色产业、重点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教学实训平台建设中发挥作用。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的通知》精神,在相关龙头企业内建立见习基地,建立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和见习机会。在条件成熟的见习企业内,进一步推动建设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推动职业院校与区域相关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为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
2024年3月21日
联系人姓名:陈悦 联系电话:69989653
联系地址:嘉定区博乐南路111号 邮政编码: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