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对区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5-13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4-14 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次数:

袁佳成郑磊委员

提出的关于“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提升可回收物回收行业规范性”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19年《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我区将可回收物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通过强化财政政策引导、健全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分类施策精准管理,扎实推进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三级网络"建设,目前已基本构建完成全域覆盖的可回收物收运体系。2024年,嘉定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嘉定区持续优化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工作方案》,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提升我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及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到2025年底,力争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

一、基本情况

(一)构建回收体系

2018年起,区政府与上海市城投集团建立战略合作,重构“两网融合、覆盖全区”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并吸纳社会化、市场化、智能化力量积极参与。同时,建设以居村服务点回收为基础、中转站分拣为核心、区级集散场规范转运为保障的资源回收网络体系。为保障可回收物收运渠道畅通、稳定,体系建设初期,区财政对设施改造和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进行补贴。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分布在居村的各类可回收物服务点共有947个,可回收物中转站14座,可回收物集散场1座。

(二)规范行业管理

1.在“点站场”运行模式上,推进五个统一:区分一类点、二类点、三类点,分层次实现标准、计量、车辆、服装、标识的统一。统一标准,由城投资源公司根据示范点、标准点、流动点等不同点位类型委派专人开展定时定点或预约回收服务。统一计量:各街镇统一部署规范计量工具并通过市级数据平台,实时上传可回收物出入库数据。统一车辆:综合考虑车辆通行条件、装运效率等问题,选取2吨厢式货运车作为收运车辆,并规范喷涂标识。统一服装: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收运服务人员统一着装。统一标识:全区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公示牌按照规范要求明确收运单位、服务人员、联系电话、回收服务内容、投诉电话等信息。

2.建立可回收物主体企业考核评价体系,根据《上海市可回收物主体企业服务质量评议办法》要求,对可回收物主体企业的管理机制建设、可回收物服务点运营管理、可回收物中转站和集散场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社会责任等五个部分开展年度评议,评议结果将依法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并作为采购(招标)单位对主体企业履约情况及后续采购评估的重要参考。

(三)提高回收效率

  1.完善回收体系建设。2023年,上海市启动可回收物体系标准化改造提升工作,打造形象更醒目、服务更精细、体系更稳固、主体更规范、管理更智慧的可回收物体系,我区积极响应推进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提升改造,到 2023 年底,全面完成辖区内可回收物服务点、中转站、集散场“沪尚回收”标识更新,并在嘉定镇街道、华亭镇、徐行镇率先建成3座硬件优良、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2024年,为提升回收服务行业的环境效益及市场活力,我区大力推进可回收物惠民回收服务点建设,整合社区闲置空间,创新“政建企用”场地供给模式,打造出兼具科普宣传、二手交易等功能功能多元化惠民服务点。同时推进安亭镇、新成路街道可回收物中转站综合提升。到2024年底,我区已有42个惠民回收服务点、5个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完成改造提升,推动可回收物回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全面提升服务能级。为进一步提升市民参与可回收物回收的便捷性和满意度,2024年,我区所有可回收物服务点信息接入市级“沪尚回收”平台,市民可通过平台进行可回收物预约回收、附近回收点位查询、政策信息查询、活动信息查询等,获得更便捷的可回收物回收服务。部分居住区、单位等场所,已根据自身需求设置多处智能回收箱,可实现实时交投、自动满溢报警等功能。

 (四)落实补贴政策

为进一步加大回收企业培育力度,2018年,区层面对确定的可回收物回收企业在本区内回收利用的低附加值可回收物(废玻璃、废纺、泡沫塑料)回收总量实行定额补贴。2023年,完善可回收物体系运行管理补贴机制,对可回收物服务运营管理和低价值可回收物分类收运、分拣处置等环节的投入给予奖补,鼓励企业参与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工作,规范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中转站有序运行。

(五)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结合文明城区常态长效建设发布垃圾分类倡议书,上刊文明上海“关键小事”垃圾分类公益海报进行“线下+云端”立体传播,结合“我们的节日”、“礼乐嘉定 行之有礼”、垃圾分类志愿者宣传月等各类活动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科普,不断丰富垃圾分类宣传形式。以“统一管理,便民惠民”为原则,持续做好“沪尚回收”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工作,引导市民通过“沪尚回收”小程序平台下单预约回收、参与回收日活动等,全面提升市民可回收物交投交售便利性、满意度和感受度。2024年,共开展回收日活动276场,活动现场完成回收订单7000余单,全区可回收物分类总量达610吨/日。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水平

1.提高市民回收参与率。依托社区居委、物业、社区楼组长、党员、志愿者,带动社区的宣传活动开展,通过宣传活动,讲清激励政策,激发居民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意识,提高对低附加值物分类和回收的知晓率及参与率,强化居民对于垃圾源头减量的意识,引导社区回收人员有效收集低价值可回收物,实现专项回收、处置,不让其混入生活垃圾中成为垃圾,进而实现促进再生资源“应分尽分”、“应收尽收”。

2.提升市民交投体验感。通过用地保障、政策支持、模式创新等机制大力提升可回收物回收服务品质。整合社区闲置空间,采用"政建企用"供给模式,打造功能多元化的惠民服务点,缓解场地不足的局限。惠民回收服务点还将提供透明计价、公益服务及低碳科普,针对特殊群体还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增强了社区黏度与企业公益价值,给市民带来更好的交投体验感。

提升可回收物回收行业规范性

1.提高中转站、集散场稳定性。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转站、集散场及其运营主体纳入本市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发展名单。结合我区动迁规划,逐步推动将位于储备用地、租赁场地等临时性场地上的中转站、集散场逐步迁建、整合至市政用地。同时加强可回收中转站回收量数据源管控,全面启用全市统一“沪尚回收”平台,落实运营主体企业切换新数据源,提升我区可回收物量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及稳定性。

2.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工作。针对目前再生资源行业存在不规范的现象,区商务委一是落实属地街镇加强日常巡查和复核工作;二是健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工作专班机制,区商务委、区生态环境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公安嘉定分局、嘉定消防救援支队和各街镇等部门加强联动,不定期检查执法,共同推进整治工作。

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工程。下阶段,我区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抢抓发展机遇,立足嘉定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把生活源可回收物收运处置体系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任务,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网络健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促进回收行业市场规范、集约化发展。

                                                      

                                                                上海市嘉定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2025414

 

 

 

联系人姓名:张寅                      联系电话:39910522

联系地址:金沙路58弄66 号               邮政编码:2018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