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区户籍人口78.16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7.07万,老龄化率34.64%。全区社区已建设综合为老服务中心35个、社区日间照护中心68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418个(其中社区长者食堂25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66个、社区老年人示范睦邻点219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2个;养老服务机构34家,其中养老机构25家、长者照护之家9家,核定床位总量10406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38张。
二、关于意见中涉及的问题和建议的答复
针对委员提出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医养结合水平有待提高、智慧养老建设仍需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四个方面的问题,以及相关建议,嘉定区民政局进一步梳理政府、市场、社会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定位,通过明需求、定政策、优供给、强队伍等措施,不断加强体系建设,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一)关于“继续加大养老服务设施投入”的建议。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结构性挑战,着力构建覆盖机构、社区、家庭的立体化养老服务网络。一是床位供给结构性优化。目前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床位总量10406张,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按照户籍老年人口3.5%的配置要求,需建设9477张养老床位,已满足规划要求,故近期主要考虑结合新时代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品质性要求,鼓励保基本养老机构以优化房型结构为重点,适当提高双人房和三人房占比。目前,已有4家保基本养老机构实施升级改造,三人间及以下房型占比达61.43%。二是家庭照护服务延伸。探索试点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纽带统筹开展家庭照护床位服务,制定《嘉定区关于积极推动家庭照护床位规范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指导2个试点街镇及2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在老人家中开展环境适老化改造、智能化管理等,将“类机构”专业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家中。三是优化区域养老服务能力。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将院内闲置区域改建为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并同址设置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推动区域养老服务能力建设。白天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就近了解一墙之隔的养老院生活,提前谋划养老计划。养老院内住养老人也可以参加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组织的活动,让院内老年人不出院门也能跟外界互动交流。目前,工业区社区虬桥长者照护之家正向这个方向谋划。
(二)关于“提升医养结合水平”的建议。针对老年群体医养服务需求分层化特点,探索构建三级联动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一是优化养老机构内部资源配置。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全区已有12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同时,推动12家养老机构建设“养老院+互联网医院”,均与2家互联网医院(南翔医院、嘉定区中医医院)完成合作签约,为老年人常态化提供开药、问诊、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老人1057人次。二是织密社区养老医疗服务网络。结合“我嘉·邻里中心”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近2年由区卫健委牵头共新改、迁建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设施15分钟慢行可达覆盖率100%,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让老年居民看病更加便捷,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引导社会办护理站、综合性民办医疗机构等开展居家护理服务。持续推进家庭病床建设,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病床为载体,向社区、居家和养老机构内符合标准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护理等服务。目前,常住人口家庭病床建床率达3.92‰。三是建立区域医疗服务联动机制。与区卫健委联合出台《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服务管理规范》,推动构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机构”老年健康三级服务网络。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服务协议。实施养老机构康复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与南翔医院合作,组建康复专业团队,对机构进行康复训练服务指导,为院内老人提供基础监测、健康咨询、康复训练等服务。
(三)关于“加强智慧养老建设”的建议。深入推动科技与养老的深度融合,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拓展智慧应用场景。一是实施智慧助老提升行动。2021年以来,区民政局持续开展“随申学”长者智能技术运用能力提升行动,通过把“随申学”志愿者培训成“小老师”,以点扩面,助力更多老年人接轨“数字生活”。2024年开展线下培训36场,受益老人1.97万人次。同时,精心打造“在嘉学”小程序,分设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四大板块,除了教授老人线上购物、娱乐、就医等基础运用知识外,还包含适老化改造、辅具租赁等20多项养老政策介绍,帮助老年人更加便捷地获悉养老服务内容。二是开展“e嘉乐”智慧养老服务。依托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老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各类养老服务,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老年人不用出门就能进行政策咨询,获取紧急求助、主动关爱、生活便民服务等等远程呼叫和上门服务。2024年新增为老服务“一键通”568户,累计服务33.46万人次。三是拓展智慧场景应用。积极拓展“互联网+养老”在探访关爱中的场景应用,2024年为1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智能水表安全监测服务,通过在老年人家庭配置智能水表等设备,进一步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居家养老安全风险,2025年这一服务还将扩大至500户老年家庭。在养老机构中,目前已累计建成5智慧养老院,2024年在原有六大重点模块(智慧入住、智慧餐饮、智慧健康、智慧生活照护、智慧安防以及智慧运营)的基础上,重点增加了特色智慧和满意度测评的建设,促进机构管理服务更趋精细化。
(四)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通过实施暖心激励、精心培养等途径,推动整体养老服务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一是完善养老人才激励政策。2024年起实施修订后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嘉定区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办法》,通过小幅提高护理员岗位补贴、技术津贴福利待遇,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补贴人数,推动养老服务人才留得住、干得好。同时,以《扶持办法》中“从业人员补贴”政策为支撑,制定本区《关于加强街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各街镇根据机构内养老服务人才人数,并综合考虑从业年限、劳动强度、技能水平等因素,逐步建立健全薪资确定和增长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人才统筹配置、贯通培养。二是打通养老人才育管用。发展院校合作产教融合模式,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深化“校地合作”战略,实现订单式培养、闭环式输送人才,成功向5家养老机构输送6名专业护理人才。逐步完善养老护理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14家机构完成护理实训室建设。同时,组建一支30人的护理技术能手队伍,有效提升养老护理师资力量,在养老机构内起到带教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区养老护理质量。截至2024年年底,全区各类机构中在职养老护理员3614人,持技能等级证书人数3537人,其中持中级及以上等级证书869人,等级持证率97.87%。三是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加大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宣传,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注特殊困难老年群体。依托“老伙伴计划”项目,利用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和服务成果,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吸引更多低龄志愿者与高龄老人结对。养老机构以“政府开放月”、公众节假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开放日、试住体验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晓度,促进社会力量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事业。
上海市嘉定区民政局
2025年4月8日
联系人姓名:韩盈芳 联系电话:59513720
联系地址:德富路1288号409室 邮政编码: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