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初以来,我局始终坚持以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为中心,以全面提高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全面提高经营者、消费者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为宗旨,坚持深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理念,以“两个创建(创全国文明单位和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为目标引领,以“促融合、打基础、抓统筹、守底线、强监管”为工作主线,各项工作任务得以有序推进落实。
一、 基本情况
1.围绕大安全要求,坚守底线,有力保障市场安全稳定。创建引领,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认真贯彻韩正书记提出的“把上海建设成为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推进“食品安全城区”创建工作。多措并举,加强药化械安全监管。2016年,全区未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统筹兼顾,全力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突出重点,加大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2.围绕大质量要求,创新举措,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聚焦商事制度改革,服务创新转型取得显著成效。聚焦窗口流程优化,简政放权营造良好准入环境。聚焦政策机制创新,主动服务区域重点项目落地。聚焦“供给侧”改革,推动质量强区战略实施。聚焦“标准化”战略,夯实大质量工作基础。聚焦商标广告发展,助推文化信息产业集群聚合。
3.围绕大市场要求,履职尽责,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强化执法办案工作。一是深化行政执法规程一体化。围绕“执法年”要求,制定《2016年执法办案工作质量评估实施细则》,规范案件审批流程、文书要求。二是优化行刑衔接,与公安、检察院、法院联合制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意见》,明确流程和移送标准,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提高重大违法行为打击效能。年内行刑衔接移送案件14件。三是加强依法行政。初步完成本局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的梳理汇总工作,完成本局行政许可业务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梳理发文工作,制发《行政诉讼应诉、行政复议应对工作的意见》,初步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梳理上报、行政许可业务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梳理编发。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总结,制订“七五”普法工作规划。妥善应对行政诉讼8件、行政复议145件(是去年的3.8倍)。依法办理依申请信息公开274件(是去年的5.2倍),接收人民来信来访227件。强化信用监管。推进无证无照治理“补短板”。围绕区委区政府“五违”整治工作部署和开展。加强消保维权工作。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推进计量监督检查。
二、 主要工作特点
1.“3+1”机构改革后对一线执法干部的要求提高。基层市场监管所和执法大队的一线执法干部,承担着原四部门的业务监管工作,使得他们必须从原来的“专一”向“多面手”转化,各项培训和指导必须积极参加,在日常实践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执法水平。
2.辖区企业众多,监管主体种类齐全。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计182689户,日常监管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
3. 投诉举报和复议诉讼案件激增,主要是“职业维权人”所为。我局为此加强消保维权工作,深化“公众诉求处置一体化”,制定投诉举报中心建设方案,制发《进一步规范公众诉求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投诉举报处理期限及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管辖问题等文件、规定,整合优化流程,严控办理时限,明确处置责任,进一步理顺“五线合一”工作机制。截至12月31日,全年累计受理投诉举报17661件(是去年的2.5倍)。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体制改革、区市场局成立已经一年半时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一手抓体制改革,一手抓市场监管,有效推进目标聚合、队伍融合、业务整合,体制改革效应初步显现。但由于上下体制对接、监管理念差异、法制保障不够等原因,我局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瓶颈、短板,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也希望得到区政府的关心支持。 主要问题有:
1.日益增长的投诉举报量与干部力量严重不匹配。
2.无照市场防控难度不断增加。一是发现难;二是取缔难。
3. 干部履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 下一步工作设想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大安全、大质量、大市场”监管理念,结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和嘉定实际,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以“合作、负责、务实”为团队共识,以“规范化”和“标准化”为工作主线,坚守安全底线,规范市场秩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监管效率,努力为嘉定建设作出新贡献,具体做到以下四点:
1.聚焦“大安全”,坚守底线,有力保障市场安全稳定。
2.聚焦“大质量”,主动作为,全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3.聚焦“大市场”,履职尽责,着力提升监管执法效能。
4.聚焦体制改革,创新管理,认真落实职能转变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2016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