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民政局2016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1-03-04

2016年,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要求,着力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为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及具体做法

(一)深化登记管理制度改革

年内,直接登记社会组织27家(2家社会团体和2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其中公益慈善类14家,城乡社区服务类9家,科技类3家,行业协会商会类1家。开展社会组织“三证合一”换证工作,全年完成428家存量社会组织换证工作,占总量的80.6%。为扎实做好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工作,我局积极落实各项制度,深入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全面落实党建工作。在社会组织登记时同步落实党建工作,并主动为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联系相关街镇和职能部门,协调政治指导员委派等事宜。至年底,已全部落实党建工作。二是形成流转审阅和集体会商机制。对每一份申请登记材料,均由办事人员、科室负责人和副局长逐一审查,并在填写审核意见后进行集体会商,确保审批的准确、高效。三是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在核名、民非教育机构的变更登记、章程核准等审批环节中,通过书面发函的方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作为参考。对部分难以把握或业务边界较为模糊的直接登记社会组织,主动上门征询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后,及时将有关信息告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街镇,便于他们及时掌握情况,共同参与管理与扶持。四是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利用年度检查、工作会议、实地走访等契机,督促和指导辖区社会组织及时落实涉外活动,决策机构人员变动、重大业务活动等重大事项的报送,并对报送的重大事项及时审查、备案。五是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告知单和“上海社会组织”网站公开各类社会组织登记办事规程。同时,对社会组织成立、变更、注销、行政处罚事项及时公开,对年检结论、登记汇总、评估等级等进行一次性公示。六是签订自律承诺书。所有直接登记社会组织在申请登记时均签署自律承诺书;存量直接登记社会组织在办理变更登记等业务时,补签自律承诺书。

(二)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年内,我区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区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嘉定区社会组织人才扶持办法》、《关于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实施办法》、《嘉定区促进社会组织发展财政资金扶持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快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至年底,新增社会组织44家,使全区经核准登记的社会组织总量达到561家,其中社会团体12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32家。同时,细化相关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一是制定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实施细则,充分考虑和细化购买服务工作的各环节,有效规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行为;二是制定《嘉定区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嘉定区具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实行清单式管理;三是出台《嘉定区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明确区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的筹集方式、使用范围、分配额度、监管方式。

(三)完善社会组织监管制度

按照建立“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要求,切实做好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促进新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一是认真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工作。完成496个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工作,其中准予年检合格的社会团体10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319个;准予年检基本合格的单位社会团体4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个;年检不合格社会团体58个。全区参检的社会组织2015年度检查合格率为96.6%。12个社会团体和4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因“名存实亡”或者其他原因未参加网上年检,确定为不合格。二是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年内,启动本区第一批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至年底,参与试点的10家社团基本完成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管理、党建外事与行政机关的“五分离”。三是着力完善管理体制。完成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筹备工作,为适时启动本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做足准备。四是推进第三方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作为所有项目的招标代理,完成项目的招标、开标、评审等工作;委托中介组织对所有公益招投标项目进行中(终)期评估和对区级项目的财务审计。五是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工作。加强预警网络建设,对全区1000余名预警网络联络员和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及时捕捉各类非法违规社会组织活动信息。

(四)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区民政局以专业培训、等级评估和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一是依托专业培训。年内,举办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系列培训,全区相关社会组织 300 余人参加了不同类型的专题培训班。此次培训根据社会组织实际需求,分别开设社会组织财务人员、新成立社会组织负责人、社会团体秘书长等 3 个专题班,围绕社会组织规范运作实务、社会组织法律责任、社会组织内部治理自查自纠、相关财税政策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解读等内容进行授课、答疑,对规范社会组织运作,提升从业人员能力起到积极作用。二是依托等级评估。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参加规范化建设评估,将四类社区社会组织列为重点参评对象,要求符合条件的必须参加评估,且将评估等级列为其能否承接公益项目和创投项目的先决条件。全区 22 家社会组织申报参评。三是依托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手动录入和系统自动记录的方式,全面统计辖区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目前全区106个社会组织获得规范化建设评估等级,其中5A级8个、4A级27个、3A级63个、2A级5个、1A级3个。并积极开展社会团体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彰显特色、贴近实际的各类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

二、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稳步落实社会组织建设管理

稳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行政审批评估评审技术服务机构的政社脱钩工作。继续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评估工作,年评估社会组织不少于30家。强化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围绕运作管理需求开展专题培训,年培训社会组织人员不少于500人次。

(二)合力推进社会组织培育扶持

鼓励街镇培育发展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加快“1+12+X”社会组织枢纽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发挥嘉定区社会组织公益实践园的示范引领功能,进一步明晰街镇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提升工作效能。做好社会组织财政资金、人才队伍、公益创投等政策的贯彻落实。

(三)持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

对新成立、法人变更以及存在问题的社会组织启动法人约谈机制,帮助社会组织法人更好地树立法治意识,提升规范运作能力。实施2016年度检查工作,接受实地检查和财务审计的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参检数的10%。加强社会组织财政扶持资金使用监管,继续抓好“名存实亡”社会组织执法处置,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017年3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