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三五”卫生健康事业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一年。嘉定区卫生健康委按照市、区法宣办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健康嘉定建设为主线,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依法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健康服务质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一、基本情况
1.执法力度保持高压。2019年出动卫生监督员19598人次,监督检查9594户次,对相关违法单位及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共408户次,案件数增长21.1%,罚没金额总计202.58万元。全年共组织听证31起,复议3起,诉讼2起,全部维持。监管对象维权意识明显提高。
2.法制宣传面广量多。结合区域工作实际,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一是举办大、中型宣传活动以及科普有奖问答56场次,接待市民咨询6408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二是对管理相对人(含医疗监管)开展法制宣传培训49次,参与培训3920人次;三是通过全市各级各类新闻宣传媒体发布信息165篇次;四是承办本市“卫生监督宣传日(周)”暨“我的卫生监督故事”主题活动的启动仪式。
二、专题工作
(一)凝心聚力,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战
我委以上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精神为指导,成立委扫黑除恶工作领导小组,综合监督科联合监督所共同推进专项斗争工作。一是营造专项斗争氛围。通过嘉定广播电台“民生热线”和“扫黑除恶”主题宣传等活动,营造打击无证行医的社会氛围。二是全面排查黑、恶势力线索。将历年无证行医迁移对象、2018年以来被查处和未查实的投诉举报点位纳入重点排查对象。与公安、市场监管局建立联合办案工作机制,年内查处两局移送线索41条,查实处罚12件,做到“条条线索有结果”。三是市区联动开展专项执法。市、区卫生监督机构联合公安、市场监管、街镇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和规范医疗美容市场专项执法行动,严打“游医”、无证行医和医疗美容乱象,扫除无证行医恶势力,净化医疗服务市场。四是配合做好中央督导组“回头看”工作。
(二)聚焦风险,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
2019年,我委对辖区内所有医院、医疗机构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共接到投诉举报24件,全部展开调查,查实案件7件,查实率29%;立案调查违法违规医疗机构68户次,实施行政处罚68件,罚款7.63万元。查处无证行医个人21人,实施行政处罚21件,罚款38.47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730元,移送公安处理5人。有力打击了违法诊疗活动、违规发布医疗广告行为、不规范收费、乱收费、诱导消费和医疗欺诈等医疗乱象。
(三)多措并举,提升卫生监督服务效能
我委积极贯彻落实改善营商环境精神,提升服务效能。一是推行“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让群众跑一处、跑一次。主要是对行政审批事项统一梳理,将涉及到行政审批的事项全部入驻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实行受审分离,方便群众办理事项。二是推行分级分类管理,优化审批流程。主要是简化审批程序、办证流程及材料要求,压缩审批时限。三是利用信息技术支撑,升级服务效能。四是及时完成“双减半”任务,提升服务效率。
(四)提升服务,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重点推进现代医院章程的制定,进一步健全内部决策、运行、管理各项制度。区中心医院、妇保院已列为上海市制定医院章程首批试点单位,目前两家医院已基本完成医院章程制定工作。二是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不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度。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医疗服务流程再造,为居民提供多渠道预约、自助挂号、自助缴费等多种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特色工作
(一)科技助推智慧卫监
以科技助推“智慧卫监”发展,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嘉定区生活饮用水预警综合应用平台”,将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管道分质供水、现制现售饮用水等各类饮用水的水质在线监测、预警、统计分析功能进行全面整合,充分挖掘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的大数据,形成了覆盖全区、功能完善的生活饮用水在线监管系统,用科技服务民生,实现了区域饮用水水质的综合预警。
饮用水类别全覆盖,实现大数据、全过程监管。通过整合原有的“生活饮用水管网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二次供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平台,引入嘉定自来水公司的集中式供水单位水质自检数据和各类生活饮用水的日常监督、卫生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数据,实现了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管道分质供水和现制现售水等大数据的综合应用和全过程监管。
拓展新技术应用,增强“天眼”“地网”的互动。借助覆盖全区的二次供水设施数据库和无人机巡查功能,将无人机拍摄的居民小区二次供水设施照片进行GPS定位、自动导入并关联相对应的二次供水设施档案,通过微信公众号就能直观地查看无人机拍摄的设施照片,实现了监管部门、二次供水管理单位和小区业主的管理互动,推进了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业主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打造“嘉昆太”监管共同体
上海市嘉定区与江苏省昆山市、太仓市毗邻,早在10年前,我委与昆山在整治医托方面就有密切合作,近年来,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外来人口密集性增加,三地在打击无证行医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多,2018年三地正式签署了卫生综合监督管理合作协议,构建“嘉昆太”卫生综合监管网络。2019年,我区安亭镇、青浦区华新镇、白鹤镇和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相毗邻的四镇,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跨区域游医、医托等非法行为打击难点和监管盲点问题,在2018年建立“嘉昆太”三地联动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嘉青昆”四镇防范和打击无证行医合作模式,建立开展跨界协作工作机制,打造打击无证行医联动网络的进一步下沉。2019年5月四镇签署《防范和打击无证行医合作协议》,通过建立联防、联手、联合、联网、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区域联动,加大打击无证行医的力度和广度。
一是联合——召开打击无证行医联席会议。每年组织召开2次打击无证行医联席会议,实现资源共享,有效促进打击无证行医的协作与融合,提升监管水平。
二是联防——确立打击无证行医主要内容。四镇联防,严肃查处无证行医的机构及个人,打击“游医”“非法美容机构”“非法代孕”等非法行医行为。
三是联手——建立健全打击无证行医制度。成立“嘉青昆”四镇联防打击无证行医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打非工作计划,商讨划定四镇接壤重点联防区域。
四是联网——实现打击无证行医信息互通。建立打击非法行医工作信息库,对有活动迹象的无证行医场所及时跟进监督检查,对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人员信息通报公安部门。
五是联动——加强打击无证行医联合执法力度。四镇联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重点区域联合打非行动,开展跨界联合执法,保持对无证行医零容忍的高压态势。2019年开展联合执法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