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马陆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1-04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马陆镇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法治意识,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紧扣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法治建设机制不断夯实。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对事关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亲自谋划、亲自过问、亲自协调,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二是对“八五”普法工作进行了规划部署,镇党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以党委统揽,分管领导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普法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三是统筹协调推进全镇普法依法治理基础性工作、成效性项目、创新性领域建设,北管村成功入选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马陆镇人民政府被评为2016—2020年上海市嘉定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四是切实落实好、完善好2021年马陆镇“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四个一”工作体系建设,组建完善责任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公布责任清单、开展重点项目。推出6期《漫说城事》系列漫画普及城管执法知识,深入推进全民守法普法,为高质量推进法治马陆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加强法治能力建设,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加强对全镇机关干部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法治能力,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一是坚持长期学法制度,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主要领导带头学习《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法律法规,班子成员学习积极性和用法主动性不断增强,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法治观念明显提升;二是采取以会代训方式,组织“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党员干部等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意识;三是扎实做好党员干部、司法条线工作人员线上学法,强化公职人员法治意识,提升学法用法水平。

三、深化执法各项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2021年度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轮训,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相关内容培训。有效落实新一轮城管执法教育培训三年计划(2021-2023年),扎实抓好全员培训、骨干培训、讲师团课程,落实学时学分管理制度。坚持每月1次的业务知识培训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线上线下分类培训的形式,加强对新增执法事项、复议诉讼等的业务培训,提升执法队员的业务水平。

二是健全完善执法行为规范。深入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组织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对2019年以来的行政处罚案卷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完善城管中队应诉工作机制,通过建立“诉案比”、“诉件比”、“诉次比”等评价指标,推进落实“诉转案”工作;建立监管对象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及时梳理监管对象涉及的风险点,明确线索发现、核查、处置和反馈工作流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执法人员监督考评档案,将监督结果与考核、晋级等挂钩。

三是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相关工作,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明确法制审核机构及人员。对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减轻行政处罚、对已完成的违法搭建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的;违法行为涉嫌犯罪需要移送等设计个人法律关系的;除立即代履行、加处罚款和滞纳金以外的行政强制执行决定等四项内容开展重大法审,共审核案件9件。

四、深化公共法律服务,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化解

围绕加快建设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工作要求,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开展法律咨询,通过开展“送法上门”,发放法治年历、宣传折页、12348公共法律服务卡,以及微信、QQ等平台“隔空”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在白银社区试点“法律服务进小区”,进一步贴近群众,增强法律的服务效能。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处理110非警务警情平台流转纠纷信息1570条,平息化解矛盾纠纷8起。各级调委员会排查各类民间纠纷69件,受理调解纠纷64件,调解成功64件,无调处不当引发民转刑案件。积极做好劳资纠纷调解工作,成功调解劳动纠纷案件795起,涉及金额883.84万元。

五、坚持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综合治理

一是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建成并启用了众芳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立法点先行先试作用,推动立法民意收集的触角向基层村居、社区、企业有力延伸;二是健全工作体系,稳固法治局势。马陆镇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创文提质升级、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一村一法律顾问、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中,分工明确、紧密联系,有条不紊、层次分明,构建较为健全的法治建设体系;三是进一步优化社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积极宣传推广“不见面办理”、“一件事”等,引导市民群众运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自助终端办理事项,并开展了“政务服务进社区”、“政务服务进企业”等政策宣传和网上办理手把手教等便民活动。“全市通办”、“一网通办”等各类网办件共计受理量5.79万件。

六、加强全勤网格管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一是做好重点对象帮教管控,强化重点区域排查管理。扎实开展非法从事法律服务行为专项整治,推进“法律服务进小区”,努力创造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强化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对三个轨交站点开展非法客运整治,扎实开展住宅小区“群租”治理专项行动。

二是坚持预测预警预防机制,各类风险隐患得到及时化解。制定《嘉定新城(马陆镇)关于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细化分工任务;建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机制及预案,对重大事项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做好预测预警预防,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落实复工复产复市大调解工作机制,通过网格内日常巡查,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开展各类线索排摸,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治安复杂地区的明察暗访,确保排查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三是坚持扫黑除恶长效治理,确保社会面安全稳定。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针对开展专业市场整治,不断加大反诈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智慧安防体系建设作用,严厉打击黄赌毒、“套路贷”、非法金融等涉众型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涉诈风险。加大防范宣传力度,重点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

四是全面开展综治平安建设宣传,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取得新进展。围绕扫黑除恶斗争、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禁毒反邪等重点工作,着力把防范宣传作为重要举措,坚持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努力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落实条线干部、社区民警、平安志愿者等宣传力量超过3000人次,开展平安建设主题“六进”宣传354场,发放宣传资料11万份,发送各类宣传短信178万余条,推送政法信息365篇。

七、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围绕中心,抓住节点,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在“3.5”学雷锋日、“4.15”全民安全教育、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等重要法宣节点开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专题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加强部门协作,开展“新城365•你能感受得到的平安”等系列普法活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共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86场,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做到因人、因事、因时普法。

二是加强法治文化品牌建设。积极探索基层普法新模式,马陆司法所联合陆家社区、上师大哲法学院研究生班共同推出“普法客厅”项目,积极探索基层普法新模式,开通“鸿光法宣”微信公众号,紧扣百姓生活和社会热点开展以案释法,相关做法被市司法局微信号、东方城乡报、看看新闻、嘉定政法综治网等转发。

三是抓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结合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开展“宪法进校园”、宪法专题书画作品展等活动;邀请法治副校长、派出所副所长走进学校开展“与法同行、共建和谐校园”、“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聆听未检故事、感受法治魅力”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中小学注重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毕业典礼等主题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到检察院模拟法庭、马陆禁毒科普教育馆等场所实地参观学习,全镇依法治校创建100%,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最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更高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法治政府建设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些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队员的法治思维和理论运用,加强对新形势和新政策的把握,为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提供保障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2022年,我们将围绕区委依法治区办的目标任务,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问题导向,健全工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水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和《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如期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法治建设工作机制。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适应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基层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重大执法事项法制审核制度,加强横向沟通协调,不断形成推进法治建设合力。

二是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发挥好大调解机制网格化管理平台作用,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重点难点问题,强化联动,积极配合,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

三是全力推进“八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确定重点普法项目和普法对象,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继续深化“法律九进”,营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法治主题公园建设,巩固拓展法治文化阵地,发挥普法功能。广泛开展以案释法、学法用法演讲、法治文艺汇演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推动法治文化活动与文明城区创建融合共进。

四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深化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功能设施,按照市里要求,明确建设标准,加大宣传力度,形成长效机制,更好地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