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亭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5-02-07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重要一年。安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着力推动法治建设一体化发展,积极发挥法治护航作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国际汽车智慧城建设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具体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工作成效

(一)坚持法治引领,统筹推进法治安亭建设

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制发《关于建立安亭镇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通知》。将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点法律法规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将镇公职律师、持有行政执法证以及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片区长、法制员等业务骨干纳入旁听庭审参与对象,不断加强政府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的能力与水平。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系列专题培训。邀请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律师以及司法所相关负责同志就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民法典以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与重大法审实务进行专题授课。

(二)坚持多元解纷,不断深化纠纷化解机制

一是持续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今年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国75周年、进博会等重要节点期间,在镇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镇社会面平稳可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小微网格体系整合微网格力量,深入细致滚动排查婚恋家庭、邻里矛盾、劳资债务等纠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早。2024年,镇公共法律服务窗口共接待各类群众法律咨询375件,处置反馈“110”平台非警务类案件1723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925件(含110平息1436件),达成协议859件,达成口头调解协议2066件,共涉及金额3267.6万元。化解处置劳资纠纷、入学入园、物业管理、预付卡等突出矛盾33起。

二是推动“三所联动”机制不断深化。加强安亭镇“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建设,在前期聘任6名有调解经验的退休人员基础上,年内招录3名中心社工充实“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专职调解员队伍。研究制定《安亭镇“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调解员考核评议实施办法》,有效发挥考核激励作用,推进调解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提升“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矛盾纠纷化解实效。全年,“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成功调处纠纷1208件。

(三)坚持“三项制度”,有效提升行政执法实效

一是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落实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深耕探索长三角一体化执法协作工作,联动昆山花桥城管严厉打击渣土违规跨省运输、交界处违建整治、交界处市容环境治理等。为进一步提升执法实效,开展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回溯管理,制定案件内审规范制度,全年累计办结案件共1045件,开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审20件,处罚金额共2309494元。累计拆除库内存量违建79413.11㎡;完成区公安移送的重点消防安全隐患点位整改40处,消除安全隐患面积共12760㎡。在市容管理上,新设镇内公共区域经营设摊点位3处,创自律组织2处,完成方泰撤职镇立面提升5,000㎡,拆除违规店招店牌507块。

二是探索“安花”两地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场景。为切实推动“安花”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镇城运中心与花桥综合执法局、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探索“安花”两地社会治理智能化场景,成立“安花”城运管理一体化工作小组,拟制定场景建设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场景主要针对两地交界处的乱设摊、违章搭建、渣土管理三方面问题,应用物联感知等技术,创新现有的视频监控、智能无人机等,通过算法叠加,实现两地数据共享的同时,智能识别渣土撒漏、乱设摊等,并依托两地联动共治机制,相关工单跨省流转处置。

(四)坚持民主法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

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法治观察点职能作用。2024年,安亭镇基层立法联系共参与《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草案)》《上海市餐饮服务业大气污染防治办法(草案)》《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等三个立法项目征求意见工作,共开展书面征询3次、召开专题座谈会2次,收集上报意见建议52条;提交2025年度政府规章立法项目的建议1份。深入推进基层法治观察工作。镇司法所、赵巷村两个基层法治观察点共上报法治观察建议6份。

工作成效获得市、区两级司法行政部门肯定。安亭镇基层立法联系点获评2023年度市级优秀联系点。镇司法所基层法治观察点位获评区级优秀基层法治观察点(2023-2024年度);2名观察员获评区级优秀基层法治观察员(2023-2024年度);2份建议获评区优秀基层法治观察建议(2023年度);1份建议获评市优秀基层法治观察建议鼓励奖(2023年度);2份法治观察建议获评区级优秀基层法治观察建议(2024年度)。

(五)坚持依法治理,推动全民守法新风尚

一是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进一步优化方泰片区公共法律服务分站建设,配备人民调解员和律师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等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推进方泰片区公共法律服务分站各项日常工作。通过方泰片区微信工作群和五金城商户群宣传分站服务内容,逐步提高附近小商户、企业主、居民等的知晓率。

二是广泛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在全镇范围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进社区”活动,年内实现本辖区内乡村社区全覆盖。聚焦青少年、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各类社会群体,开展“与法‘童’行 护航成长”暑期法治小课堂、“典”亮“新”生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治宣传讲座、“嘉定法宝”普法志愿者骑士队送“典”入万家、法治宣传进园区等宣传活动。依托重要法宣节点,开展“平安春运 法治护航”、“4.8法宝服务日”、“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宣传民法典、行政复议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承办第四届“嘉定法宝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开展“三所联动”曲艺节目线下巡演、“嘉定法宝”百姓艺术团法治文艺基层巡演,将普法宣传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通过戏剧方式将法治观念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三是深入推进居村法治建设。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及推荐工作,积极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今年,星明村在村域出入口公园内建立星明村法治文化园地,在公园健身步道两侧增设关于民法典、宪法以及经典法治故事等内容丰富的宣传板块。法治文化园地的设立,使得村民们在锻炼健身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法律知识,感受到浓厚的法治氛围。镇司法所联合安亭人民法庭开展司法条线干部、“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法治培训会,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强化法治服务保障赋能和美乡村建设”获评“上海市2023年度司法所法治赋能基层治理优秀项目”。《大成之治——老村口“皂”就美好社区》被评为2023年度嘉定区法治建设优秀案例。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六)依法行政意识仍需加强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对于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至关重要。与人民群众对法治政府建设的新需求新期盼相比,依法行政水平还有不足,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水平还需持续提升。

(七)行政执法效能尚需提升

能够积极推动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效落实,但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提升的空间。

(八)法治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法治工作力量配备与当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本领有待提高。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九)积极加强组织领导

党政主要负责人将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定期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任务亲自部署推进。年初召开2024年法治建设暨普法依法治理大会部署全年工作。年内先后制发《2024年安亭镇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2024年安亭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2024年安亭镇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工作方案》等文件。年末向区委依法治区办提交《安亭镇2024年度法治工作情况报告》《2024年度安亭镇“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情况报告》。

(十)始终坚持法治引领

坚持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重点法律法规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镇党委书记以《严守纪律规矩 强化责任担当 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安亭国际汽车智慧城高质量发展》为题,为全镇党员干部上党纪学习教育党课。年内,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专题学习,中心组成员通过领读原文,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交流心得,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法治安亭建设的生动实践。

(十一)深入推动机构改革

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机构改革的文件精神及相关工作部署,对机关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设置进行调整优化,推动司法所、规划资源所、水务所管理职责和力量下沉街镇,同步梳理《安亭镇“三定”机构设置表》,制定下发《安亭镇机关部门名称规范使用工作提示》及《安亭镇工作部门用章、签字提示》,进一步理清职责权限,明确条线分工,促进各项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十二)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工作

持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推动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持续推进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推动落实本市、本区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实施方案。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切实发挥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基层法治观察工作。不断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便捷高效的“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

(十三)持续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加强矛盾排查和风险研判,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真正发挥排查、预警、化解的作用。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升纠纷排查化解实效。推动“三所联动”机制向基层拓展延伸,探索“三所+”协同解纷模式。完善工作网络,以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和村居调解委员会为基础,推动在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内建立“三所联动”纠纷调解站。纵向依托镇“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和村居“三所联动”调解站,横向结合实际,对接法庭、市场监督、城管、教育、民政、住建、卫健、房管等部门,以及各类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力量资源,进一步提升多元化解质效。推动实行矛盾纠纷分流分级处置机制,简易、可速处的矛盾纠纷就地及时化解,疑难、复杂的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进行分流、提级处置,实现工作闭环,切实提升“三所联动”纠纷化解实效。

(十四)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落实,制定2025年安亭镇“谁执法谁普法”工作方案、责任清单,开展重点项目。聚焦重点群体,在全年重要法宣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民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居村司法干部、“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法治队伍的法治素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