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外部复杂经济形势及国内汽车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开局不振,形势不容乐观。
一、生产经营情况
1-3月,我区全口径及属地规模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328.7亿及元791.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2.9%及11.4%,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下跌21.7及19.2个百分点3月份,全口径及属地规模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500.5亿元及298.9亿元,环比上月分别增长66.1%及57%。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速情况
(一)汽车产业延续去年颓势表现
1-3月,我区汽车产业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降态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67.5亿元,同比下降17%,拉低全口径规模工业产值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整车企业产值同比下降15%,产量同比下降19.8%;零部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30.3亿元,同比下降19.3%,拉低属地产值增速11.5个百分点。汽车产业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是受市场低迷、同期高基数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谨慎应对经济运行压力,降低生产节奏。
(二)重点企业、行业增速大面积下滑
1-3月,百强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5.9亿元,同比下降10.7%,拉低属地工业产值增速6.8个百分点,六成企业同比负增长。30个国民经济制造业行业中,仅有7个行业同比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仅为23.3%。产值绝对量前十大行业中,只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正增长,其余行业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幅增长
1-3月,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4.9亿元,可比增长2.7%,七大子产业“四升三降”。新能源汽车产业得益于上汽大众新款混动车型的净增量拉动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4倍,但仅34亿元的产值总量,不足以对全区工业经济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四)“四大新兴产业”引领增长
1-3月,“四大新兴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3.7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较上月回落8.8个百分点,拉动属地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除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外,其余三个产业均实现了正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及物联网产业受星地通强劲拉动,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9.6亿元,同比增长34.3%,居“四大新兴产业”龙头地位。
二、规模工业能源消耗情况
1-3月,在工业生产大幅下行背景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27.0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05%,实现单位产值能耗0.045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1.77%,单耗虽略好于上月,但仍高出2018年全年0.002吨标准煤/万元,节能形势依旧严峻。
(一)主要耗能行业单位产值能耗“四升两降”
1-3月,我区六大主要耗能行业企业数共631家,累计综合能耗17.18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30%,实现单位产值能耗0.041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3.7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9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和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增幅均在10%以上,仅通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单位产值能耗分别下降2.47%和23.78%。
(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率较低
1-3月,规模以上重点耗能企业(年能源消费2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产值降速快于能耗7.06个百分点,实现单位产值能耗0.066吨标准煤,同比增长7.98%,能源利用率依旧在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