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我区商业经济受疫情重创两位数下跌后,在政府政策扶持,企业转型促销等多方配合推进下,电子商务回稳向好、商业综合体加速扩张、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带动全区商业经济稳步复苏,商品销售总额和社零额降幅持续收窄。
一、商业主要指标情况
(一)商品销售总额降幅稳步收窄
1-9月,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938.6亿元,同比下降11.0%,降幅较上半年收窄7.9个百分点。其中,属地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477.1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6.2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19年9月-2020年9月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及累计增幅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缓步回升
1-9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56.3亿元,同比下降6.3%,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795.9亿元,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5.3%。
从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15.1亿元,同比下降5.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1.2亿元,同比下降21.4%(见图2)。
图2 2019年9月-2020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累计增幅
二、商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亮点
(一)电子商务回稳向好
1-9月,我区电子商务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走势回稳。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随着找钢网交易回暖,6月份起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电子商务零售额在京东商城等带动下,9月实现由负转正。
从电子商务销售额看,1-9月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销售额1644.3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较上半年上升2.5个百分点。从电子商务零售额看,1-9月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零售额675.5亿元,同比增长1.0%,增速较上半年上升了0.6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2019年9月-2020年9月电子商务销售额、零售额增速走势
(二)综合商业持续扩张
大型商业综合体凭借其吃喝玩乐购于一体的综合优势,集聚相当人气。1-9月,我区已开业经营并纳入统计的16个商业综合体和2条新型商业街区累计实现营业额46.1亿元。
从业态结构看,我区综合商业中零售业(包括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专卖店等)营业额占62.2%,比重较上年同期上升2.7个百分点;餐饮业和服务业(包括电影院、游乐游艺、教育培训等)营业额分别占29.3%和8.5%,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4和1.3个百分点。可见,超市百货等与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息息相关的零售业态受疫情影响冲击较小,比重有所增高,餐饮娱乐等在疫情影响下比重有所降低(见图4)。
图4 综合商业业态结构
(三)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
与传统汽车销售低迷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新能源汽车表现强势。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相对较小,仅占汽车产业销售额的7.0%,但是发展趋势明显向好。1-9月,全区实现新能源汽车销售161.8亿元,同比增长36.4%,增幅较上半年上升28.9个百分点。随着电动车可行性增强,竞争力上升,中产阶级消费者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加之未来产能和交付能力的提升,预计新能源汽车下阶段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三、商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我区传统汽车产业销售依然低迷
1-9月,全区累计实现汽车产业销售额2322.5亿元,同比下跌19.9%,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0.5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以来,我区汽车产业销售额虽然保持收窄态势,但整体形势依然低迷,其中汽车批发受上汽大众拖累影响,1-9月实现批发额1908.5亿元,同比下降22.6%。汽车零售由于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以及新的出行方式导致消费者购车热情大幅下降,1-9月实现零售额65.5亿元,同比下降12.0%。随着汽车销售的下滑,全区汽车零部件销售同步回落,1-9月实现销售额348.6亿元,同比下降3.7%(见图5)。
图5 2019年9月-2020年9月汽车产业销售增速走势
(二)住宿和餐饮业恢复缓慢
疫情下住餐行业遭受重创,一季度营业额下跌超40%,而后在政府各种政策助力下有所复苏。但是住宿餐饮业依然没有摆脱经营困境,疫情趋于缓和,但是外部需求仍然不足。1-9月,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5.7亿元,同比下降29.7%,仅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0.3%,环比仅增长1.2%。其中,客房收入1.2亿元,同比下降33.2%;餐费收入13.7亿元,同比下降23.0%(见表1)。
表1 2020年1-9月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指标 | 2020年1-9月 | 去年同期 (万元) | 同比增速 (%) |
营业额 | 157131 | 223434 | -29.7 |
#客房收入 | 11984 | 17933 | -33.2 |
餐费收入 | 136915 | 177809 | -23.0 |
商品销售额 | 4129 | 22951 | -82.0 |
其他收入 | 4103 | 4741 | -13.5 |
(三)专业市场亟需转型
1-9月,全区纳入统计的13家专业市场共计完成市场销售额205.1亿元,同比下降9.1%。其中,仅汽车及零配件类市场实现增长,完成市场销售额105.7亿元,同比增长3.1%。食用农产品类、五金机电类、钢材类、建材装饰类市场受经营成本上涨、行业不景气、新型业态冲击等因素影响,发展形势持续低迷,分别实现市场销售66.1、6.5、3.8和23.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41.6%、18.2%和21.8%。传统市场专人管理力度不够,导致市场混乱,运作模式的制约和弊端越来越凸显,专业市场亟需通过门店布局、经营方式调整等,集中资源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见表2)。
表2 2020年1-9月年专业市场交易情况
市场类别 | 2020年1-9月 | 2019年1-9月 | 同比增速 |
专业市场 | 205.1 | 225.6 | -9.1 |
#食用农产品类 | 66.1 | 67.0 | -1.4 |
汽车及零配件 | 105.7 | 102.5 | 3.1 |
五金机电类 | 6.5 | 11.1 | -41.6 |
钢材类 | 3.8 | 4.6 | -18.2 |
建材装饰类 | 23.1 | 29.5 | -21.8 |
四、走势展望
展望全年,消费品市场长期平稳向上的基础仍在,电子商务、综合商业、新能源汽车等新动能将带动商业经济平稳复苏。但是,全区商业的稳定增长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疫情导致的外贸萎缩;汽车销售遭遇的寒冬;电商龙头企业存在的不确定性;传统商贸增长乏力等。因此,预计2020年全口径商品销售总额降幅收窄至个位数,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实现小幅正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微降或有望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