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前三年嘉定区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发布日期:2014-10-21

在当今社会,衡量一个地区综合实力,已经不能简单用经济指标来反映了,而是要从该地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面来进行全面评估。“十二五”前三年,我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一、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居郊区县领先水平

人均增加值赶超全市平均水平。“十二五”以来,嘉定区经济实现健康平稳增长,常住人口人均增加值以平均每年9.3%的速度增长。2012年全区人均增加值达86771元,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13年全区人均增加值更是达到93838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394元, 绝对量在8郊区县中居于首位,在全市排第7位。

图1. 2013年上海市各区县人均增加值

                                      单位:元

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十二五”以来,全区地方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各年增速均高于“十二五”规划年增长10%的预期目标。2013年全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19.6%,占全市各区县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的6.8%,增速列居全市第一。全区常住人口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9340.8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511.2元。

汽车产业引领全区工业发展。2013年全区汽车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327.7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在整车制造形势大好的带动下,亦是“锦上添花”,实现产值1568.8亿元,同比增长19.2%。由于汽车产业的强势助力,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743.1亿元,同比增长11.4%,“十二五”前三年的年均增速达12.2%。总量在全市仅低于浦东新区的9137.4亿元,居第二位;增幅低于金山区的18.9%,同样位列全市第二。

固定资产投资屡创新高。“十二五”前三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屡创新高,共完成投资1283.8亿元,已超额完成5年1200亿元的目标。2012年,受2011年高基数及房产投资下降的拖累,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1.6%的跌幅,但仍未改变周期内整体向上的趋势。2013年全区扭转2012年的跌势,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9.7亿元,同比增长20.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在郊区县中总量和增幅均仅低于闵行位居第二。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在电子商务以及综合商业体等新兴业态的带动下,全区消费市场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在汽车销售的带动下,2013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802.3亿元,同比增长25.3%,较“十一五”末增长了86.2%,年均递增23.0%,总量居郊区县第一,全市第四。其中属地商品销售总额1515.6亿元,同比增长37.8%,远高于“十二五”预期的年递增15%以上的目标。随着京东商城、国美在线和聚美优品等电子商务企业的强势入驻,,2013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4.4亿元,同比增长31.3%,总量较“十一五”末增长了1.3倍,增幅稳居全市首位。

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继续优化,产业转型发展成效显现

产业结构调整温和推进。2013年,全区属地增加值中第三产业比重从“十一五”末的34.5增加到38.6%,增加了4.1个百分点。我区的区位特点、城乡结合的地理特性以及产业发展特点,决定了第二产业总量大,且占据我区的经济主体地位,二三产业比重以平缓的速度发生转移,充分体现了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稳”字。而在工业经济大体量的基础上,第三产业比重仍在不断提高,也充分显现了我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果。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11年至2013年,我区R&D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7%、5.0%和4.7%,均高于3.3%的规划目标。至2013年末,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84户,比“十一五”末增加了252户。2013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完成产值511.8亿元,占全市产值的6.6%,总量居全市第五,郊区县第四。

文化信息产业蓬勃发展。“十二五”以来全区累计新增文化信息产业企业1618家,在一批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和创意设计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区文化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923.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3倍,年均增幅达32.6%,收入绝对量已超出“十二五”规划的800亿元的目标

三、推进第五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以来,随着各项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落实,全区节能降耗成效显著。“十二五”前三年,我区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6.2%,已完成“十二五”目标进度的88.7%,在全市排第四位,在8个郊区县中仅次于崇明县和宝山区。按照“十二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8%的目标,后两年全区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不足2%。

生态环境工程陆续完成。近年来,全区积极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工程,随着“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至2013年底,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5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1.8%。“十二五”以来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在95%的规划目标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3%,到2015年基本能达到85%的预期目标,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样保持在90%的规划目标之上。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3年全区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34.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了43.0%,绝对量在全市各区县中仅低于浦东新区、闵行和宝山。环保投入占属地增加值的比重为3.3%,高于“十二五”末规划目标0.3个百分点。

四、社会保障日趋完善,民生投入不断加大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向民生倾斜。“十二五”以来,我区十一类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加大,2013年民生支出合计118.6亿元,同比增长25.6%,绝对量较“十一五”末增长了83.0%,在市郊8区县中仅低于闵行居第二位;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57.4%增加到66.9%,在郊区县中居第五位。

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13年末,全区16周岁以上本区户籍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覆盖面达98.7%以上,全区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5600人,占应保人员总数的98.8%以上。“十二五”以来全区通过社会救助“一口上下”运行机制共救助134.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6.5亿元,人均救助金较“十一五”末增长近30%。2013年底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6415人,比市府下达指标少了1185人。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赶超全市平均水平。随着全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也逐步得到改善,日常养身保健愈来愈受居民重视。“十二五”以来,我区户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82.6岁、82.7岁、82.7岁,均高于“80岁以上”这一规划目标,2013年同样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2.47岁。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逐步提高。2013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36元,同比增长9.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近万元,在郊区县中仅略低于闵行和宝山,居第三位;全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9元,同比增长10.5%,比“十一五”末增加了6207元,绝对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61元,在郊区县中同样居第三位。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区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介于小康和相对富裕之间。 

嘉定区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2010-2013)

 

2010

2011

2012

2013

城镇恩格尔系数

42.4

38.3

37.8

40.3

农村恩格尔系数

36.4

40.5

40.9

43.5


 

综合上述指标,“十二五”前三年,我区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情况良好,在全市各区县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基本能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