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嘉定区商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19-02-18


2018年,全区消费品市场增速一缓一增。一方面,受汽车、有色金属等交易下滑影响,商品销售总额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在电子商务零售回稳向好、跨境平台迅猛发展、商业综合体加速扩张等带动下,社零额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一、商业主要指标情况

(一)商品销售总额

2018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410.5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属地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383.8亿元,同比增长4.7%。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947.0亿元,同比增长5.2%,占属地商品销售总额的87.1%。

从增幅看,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受金属材料类销售下滑影响增速放缓,全年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2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17年12月及2018年各月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及累计增幅

e024f2d524ad48f6bf6ff58d45b77a55.jpg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18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03.6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966.1亿元,同比增长21.6%,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80.3%。

从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155.7亿元,同比增长15.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7.9亿元,同比增长13.6%。从增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网络零售带动下增速回暖,全年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了9.8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2017年12月及2018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累计增幅

54d5aaf515344c1d86fdcd221410da37.jpg

二、商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亮点

(一)重点企业带动增长

从重点销售企业看,全区214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年销售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重点销售企业共40家,占18.7%。2018年,重点销售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752.1亿元,同比增长2.8%,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的89.7%,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了0.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5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2018年重点销售企业情况表

指标

企业数

(个)

销售总额

(亿元)

同比增速

(%)

占全区比重(%)



合计:

40

5752.1

2.8

89.7


销售总额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15

107.3

8.3

1.7


10-50亿元

(不包含50亿)

12

206.0

-1.8

3.2


50亿元及以上

13

5438.8

2.9

84.8


从属地销售额规模排名来看,2018年销售额规模前五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016.8亿元,同比增长15.2%,占全区属地商品销售总额的59.6%,拉动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增长8.2个百分点。

从重点零售企业看,全区年零售额1亿元及以上的重点零售企业共44家,占限额以上零售企业的47.8%。2018年,重点零售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7.7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7.1%,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2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2018年重点零售企业情况表

指标

企业数

(个)

社零额

(亿元)

同比增速

(%)

占全区比重

(%)

合计:

44

927.7

20.7

77.1

社零额

1-5亿元

(不包含5亿)

28

56.5

-14.2

4.7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11

74.5

9.2

6.2

10亿元及以上

5

796.7

25.5

66.2

从全区零售额规模排名来看,2018年零售额规模前五企业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6.7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6.2%,拉动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5个百分点。

(二)电子商务回稳向好

2018年,我区电子商务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走势回稳。其中,电子商务销售额随着找钢网交易回暖,下半年起增速逐步回升;电子商务零售额在京东商城等带动下,增速保持较快增长。

从电子商务销售额看,2018年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销售额1489.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较上半年上升了6.8个百分点。从电子商务零售额看,2018年全区实现限额以上电子商务零售额753.7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1.3个百分点,占全市网上商店零售额的50.0%,增速高于全市8.3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2018年电子商务销售额、零售额增速走势

93bcfe3b587743b3b31c31acedea0b5e.jpg

(三)综合商业持续扩张

近年来,我区综合商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在促进消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促进商贸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我区已开业经营并纳入统计的14个商业综合体和2条新型商业街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2亿元,同比增长28.1%,若剔除当年新增的4个商业综合体和1条新型商业街区,同比增长19.3%。

从业态结构看,我区综合商业中零售业(包括大型超市、百货店、专业专卖店等)营业额占64.7%,比重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7个百分点;餐饮业和服务业(包括电影院、游乐游艺、教育培训等)营业额分别占28.1%和7.2%,比重较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1.6和0.1个百分点,餐饮和服务凭借体验式消费的优势,愈来愈成为商业综合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有增高趋势(见图4)。

图4   综合商业业态结构

5421074490d747edadf39881d5d02458.jpg

从经营效率来看,2018年全区综合商业坪效水平注[1]为31.9元/平方米•天,较上年提高了2.8元/平方米•天,同比增长9.6%。

(四)跨境平台迅猛发展

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嘉境通”作为全区重点关注的平台企业,在政策大力扶持下发展迅猛,截至2018年底,平台上交易商户已达58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6家。全年累计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14.3亿元,同比增长1.3倍,其中进口7.0亿元,出口7.3亿元;交易商品4429.4万件,同比增长2.1倍,其中进口2295.2万件,出口2134.2万件。

(五)住宿和餐饮业走势分化

近年来,餐饮行业不断调整运行模式,在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住宿业依然没有摆脱经营困境,客房收入出现下滑。2018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20.1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餐费收入17.0亿元,同比增长12.1%;客房收入2.7亿元,同比下降7.0%(见表3)。

表3   2018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指标

2018年
  (万元)

2017年

(万元)

同比增速

(%)

营业额

201193

184813

8.9

 #客房收入

26719

28722

-7.0

  餐费收入

170329

152010

12.1

商品销售额

261

176

48.6

其他收入

3884

3905

-0.5

三、商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汽车产业销售增速回落

2018年,我区汽车产业销售在购置税政策变化、“国六”排放标准发布,以及交通、环境、共享经济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增速逐步下滑。全年累计实现汽车产业销售额3952.0亿元,同比增长3.1%,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5个百分点。

从汽车批发情况来看,2018年1-3月、1-6月、1-9月和1-12月汽车批发增速分别为19.8%、11.9%、8.2%和3.4%,分别拉动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0.4、6.3、4.4和1.9个百分点,拉动作用不断减弱,成为影响全区商品销售总额增幅逐步走低的主要因素。

从汽车零售情况来看,由于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且受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取消的叠加影响,消费者购车热情大幅下降。2018年,全区实现汽车零售96.5亿元,同比下降1.3%,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实现销售额7.5亿元,同比增长66.5%,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24.5个百分点。

从汽车零部件销售情况来看,随着汽车销售的下滑,全区汽车零部件销售同步回落,全年实现汽车零部件销售373.4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9个百分点(见图5)。

图5   2017年至2018年汽车产业销售增速走势

4a69fe9b3c5a4726848eee60f5acbc40.jpg

(二)金属材料类交易大幅下跌

2018年,我区金属材料类商品在价格波动、需求释放不足、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销售大幅下跌,全年累计实现限额以上金属材料类销售额753.1亿元,同比下降27.0%,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77.9个百分点。

(三)重点交易平台同比下降

截至2018年底,全区纳入限上商业统计的平台企业共5家,其中2家为市重点网上交易平台,数量占全市重点网上交易平台的40%。2018年,重点网上交易平台实现平台交易额789.5亿元,同比下降8.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12.3个百分点。从经营主体看,自营销售交易额74.9亿元,同比下降24.2%;非自营销售交易额714.6亿元,同比下降6.1%。从交易内容看,商品交易765.6亿元,同比下降8.2%;服务交易23.9亿元,同比下降9.2%(见表4)。

表4   2018年重点网上交易平台交易情况

指标

2018年
  (亿元)

2017年

(亿元)

同比增速
  (%)

平台交易额

789.5

860.2

-8.2

(一)按经营主体分:

-

-

-

      1.自营销售交易额

74.9

98.9

-24.2

      2.非自营销售交易额

714.6

761.4

-6.1

(二)按交易内容分:

-

-

-

      1.商品交易额

765.6

833.9

-8.2

      2.服务交易额

23.9

26.3

-9.2

(四)新增企业拉动乏力

从新增企业情况来看,2018年全区新增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共24家,新增企业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0.5亿元,仅占全区属地商品销售总额的1.5%,拉动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6个百分点,成效并不明显。新增企业总量规模小,对全区销售额拉动作用有限。因此,全区应充分发挥区位及成本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吸引集聚型总部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行业影响力与辐射力,对促进全区商贸及相关行业发展都将产生显著带动作用(见表5)。

表5   2018年新增及存量企业拉动情况

指标

2018年

(亿元)

比重

(%)

拉动百分点

(个)

属地商品销售总额

3383.8

100.0

-

 #新增企业

50.5

1.5

1.6

  存量企业

3333.3

98.5

3.1

(五)传统零售亟待转型

近年来,随着网上商店、商业综合体、智慧超市等新型零售模式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零售业态的市场分额,加之实体店铺租金、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冲击,传统零售陷入困局,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业绩下滑渐成常态。

2018年,我区纳入统计的传统百货、超市卖场等主要传统零售业态分别实现零售额4.9亿元和22.1亿元,传统百货同比持平,超市卖场同比下降2.5%。今后一段时期,实体零售应立足消费需求,加快转型创新,把握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积极打造“新零售”(见表6)。

表6   2018年零售业态经营情况

业态

2018年

(亿元)

2017年

(亿元)

同比增速

(%)

传统百货

4.9

4.9

0.0

超市卖场

22.1

22.7

-2.5

 (六)专业市场喜忧参半

2018年,全区纳入统计的13家专业市场共计完成市场销售额308.5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食用农产品类市场在需求提升和政策支撑作用下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市场销售额88.9亿元,同比增长15.9%;二手车交易类市场在市场规模扩大和“更新换代”需求提升的推动下持续增长,而增幅在新车销售低迷影响下有所下滑,全年完成市场销售额120.0亿元,同比增长17.9%,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4个百分点;五金机电类市场、装饰材料类市场受经营成本上涨、行业不景气、新型业态冲击等因素影响,发展形势持续低迷,分别实现市场销售额27.7亿元和5.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4%和6.2%。传统市场运作模式的制约和弊端越来越凸显,专业市场亟需通过门店布局、经营方式调整等,集中资源加快推进战略转型(见表7)。

表7   2018年专业市场交易情况

市场类别

2018年
  (亿元)

2017年
  (亿元)

同比增速
  (%)

专业市场

308.5

273.9

12.6

 #食用农产品类

88.9

76.7

15.9

  二手车交易类

120.0

101.8

17.9

  五金机电类

27.7

29.6

-6.4

  装饰材料类

5.9

6.3

-6.2

  其他类

66.0

59.5

10.9

四、走势展望

展望2019年,全区商业的稳定增长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中美贸易摩擦形势难测,汽车销售遭遇寒冬,电商龙头企业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传统商贸增长乏力等。因此,预计2019年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注1坪效水平:指每平方米营业面积上产出的营业额,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商户的经营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