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十二五”期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产业转型发展、城市品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为重点,全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民生协调发展,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一、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一)综合经济维持平稳健康增长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和繁重的转型发展任务,全区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总量增速在“十二五”期间呈现逐年放缓态势,2015年末完成增加值1756.1亿元,在郊区县中均位居第二,可比增长7.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保持在9.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顺利实现“经济增长率与全市保持同步”的目标。2015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91.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3倍,年均递增17.1%,高于“十二五”规划10%的预期目标。
(二)实体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序推进,前三年已提前完成五年1200亿左右的规划目标。五年间共完成投资2220.8亿元,超出预期目标1020.8亿元。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制造业发展速度有所放缓,但仍保持7.7%的年增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十二五”以来,在电子商务以及综合商业体等新兴业态的引领下,全区消费市场保持蓬勃发展态势。2015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613.0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了1.3倍,年均递增17.7%,高于“十二五”目标2.7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2.9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5倍,两个指标绝对量在郊区县中均居于首位。
(三)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产业结构调整温和推进,至2015年底,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属地)为41.3%,高于“十二五”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我区的区位特点、城乡结合的地理特性以及一直以来的产业发展特点,决定了第二产业总量大,且占据我区的经济主体地位。二三产业比重以平缓的速度发生转移,体现了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稳”字。而在工业经济大体量的基础上,第三产业比重仍能较“十一五”末提高6.8个百分点,也充分显现了我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果。
(四)总部经济和文化信息产业有力推进
“十二五”期间,我区总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五年新增总部企业138家,远超新增50家的预期目标。积极完善文化信息产业体系,创新招商机制,打造园区品牌,形成多个具有相当规模、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效应的文化信息产业示范基地。在一批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和创意设计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文化与信息产业保持强劲增长,2015年全区文化信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468.5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2.7倍,年均增幅达30%,绝对量远超“十二五”规划800亿元的目标值。
(五)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增强
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与产业有机融合。2015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实现产值643.7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60.9%,高于“五年增长50%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力支持科研院所回归扩容,形成“十一所二中心二基地”集聚发展态势。“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3.7%、5.0%、4.7%、4.6%和4.6%,均高于3.3%的规划目标。
二、社会保障日趋完善 居民收入持续提高
(一)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
“十二五”期间,全区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健全人口服务组织架构,加强公共服务与人口综合调控统筹协调,“十二五”后期全区常住人口增速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呈现总量逐步稳定,来沪人员缓中略降态势。人口结构逐步优化,至2015年底,全区常住人口156.8万人,控制在160万人的指标之内。来沪人员89.13万人,较2014年减少3.45万人。
单位:万人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
常住人口 | 150.62 | 152.77 | 155.65 | 156.62 | 156.80 |
较上年增加 | 3.50 | 2.15 | 2.88 | 0.97 | 0.18 |
来沪人员 | 85.10 | 93.01 | 98.87 | 92.58 | 89.13 |
较上年增加 | -2.88 | 7.94 | 5.86 | -6.29 | -3.45 |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持续完善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逐年减少,且始终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之内。至2015年末,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4687人,低于市下达指标2313人。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各类保障水平,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加强。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不断增大,2015年占比15%,与预期目标持平。2015年家庭宽带百兆接入能力覆盖率达99%,高于“90以上”的预期目标。大力推进养老实事项目,加强养老服务,2015年末全区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1.8万人,占全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9.9%,高于“十二五”规划目标0.1万人。随着全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以改善,居民平均期望寿命逐年提高。2015年,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3.47岁,高于“81岁以上”这一规划目标,高于上海市平均指标0.72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5年间全区保障性住房面积667.1万平方米。受政策影响,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在2013及2014年经历了两年的空窗期,导致建设面积未能完成指标,全区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较“十二五”预期目标少了112.9万平方米。
单位:万m2 | |||
区属动迁安置房 | 大型居住社区 | 小计 | |
2011 | 103.9 | 85.89 | 189.79 |
2012 | 74.23 | 72.0 | 146.23 |
2013 | 97.63 | - | 97.63 |
2014 | 68.9 | - | 68.9 |
2015 | 54.44 | 23.0 | 77.55 |
合计 | 399.1 | 180.89 | 580.1 |
注: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包括区属动迁安置房及宅基地置换房、优秀人才住房和大型居住社区。因此“十二五”期间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合计为580.1+37(优秀人才住房)+50(宅基地置动迁房)=667.1万m2
(三)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增长,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升。2015年,嘉定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大关,达到40830元,同比增长8.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44453元,同比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26474元,同比增长9.8%,绝对值列郊区县之首,增幅高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3%和11.4%,均高于全区经济总量的年均增速。
三、推进低碳集约发展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一)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十二五”以来,随着各项产业结构调整措施的落实,全区节能降耗成效显著。2015年,全区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为2.11%,五年间累计下降25.4%,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10.4个百分点。随着《区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园区二次开发全面推进,集中对集建区内企业转型调整,集建区外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从2013年起大幅提升,从“十一五”末的39.64亿元/km2提高到“十二五”末的123.92亿元/km2,提高了2.1倍,远高于既定的70亿元/km2的目标值。
(二)环境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公众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全区不断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十二五”期间环保投入相当于增加值(属地)的比重每年都维持在3%的目标值以上,2015年达3.51%。随着陈行原水支线等一批上下水工程的加快推进,全区供水水质进一步得到保障,2015年全区水质已达到国家新标准。全力推动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节能减排持续加强,2015年排放工业化学需氧量较“十一五”末削减12.42%,氨氮削减17.8%,二氧化硫削减69.77%,氮氧化物削减48.89%,均完成了市下达目标。
(三)生态环境体系更趋改善
“十二五”期间,我区发挥生态涵养城市功能,充分展现绿色宜居的城市特质。积极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工程,随着“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至2015年底全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7平方米,森林覆盖率13.2%,高出目标值1.2个百分点。景观掩映、绿色成林的城乡形象进一步展现。同时,全区有效推进多层级垃圾资源化处置体系建设,不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覆盖面。“十二五”末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削减率达25%,顺利完成“20以上”的规划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保持在95%的规划目标以上,前三年维持在98%,后两年达到100%。“十二五”末全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7%,同样高于85%的规划目标。
过去五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积极有为,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五年,嘉定发展步入新常态,面对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唯有把握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克服短板瓶颈,团结一心、改革创新,才能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附表. 嘉定区“十二五”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十二五”目标 | 完成情况 | ||
结构效益 | 经济增长率 | % | 11.8 | 12.5 | 9.1 | 8.9 | 8.6 | 7.0 | 与全市保持同步 | 年均增速9.2%,全市增速7.5% | |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属地) | % | 34.5 | 35.8 | 37.5 | 38.6 | 39.2 | 41.3 | 40%左右 | 达标 | ||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 | % | 22.0 | 25.6 | 13.6 | 19.6 | 15.4 | 11.9 | 年递增10%左右 | 年递增17.1%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亿元 | 345.0 | 405.3 | 398.8 | 479.7 | 485.1 | 451.9 | 五年1200亿左右 | 达标 | ||
商品销售总额增长率 | % | 39.5 | 23.0 | 20.8 | 25.3 | 12.6 | 7.8 | 年递增15%以上 | 年递增17.7%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制造业) | 亿元 | 400.0 | 460.3 | 472.6 | 511.8 | 564.8 | 643.7 | 五年增长50%左右 | 较2010年增长60.9% | ||
文化信息产业经营收入 | 亿元 | 396.2 | 511.1 | 713.6 | 923.4 | 1181.6 | 1468.5 | 800亿 | 达标 | ||
总部企业数 | 个 | 13 | 28 | 30 | 29 | 31 | 20 | 五年新增50 | 五年新增138个 | ||
R&D投入占增加值比重 | % | 2.98 | 3.72 | 5.02 | 4.73 | 4.64 | 4.60 | 3.3% | 达标 | ||
社会民生 | 常住人口 | 万人 | 147.12 | 150.62 | 152.77 | 155.65 | 156.62 | 156.80 | 160万左右 | 达标 | |
保障性住房建设面积 | 万m2 | - | - | - | - | - | - | 780 | 五年完成667.1万m2 不达标 | ||
家庭宽带百兆接入能力覆盖率 | % | - | - | - | 95 | 99 | 99 | 90以上 | 达标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 | 10.8 | 11.8 | 11.6 | 9.4 | 10.2 | 8.6 | 力争与经济增长 (9.2%)保持同步 | 年均增长10.3% |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 | % | 12.0 | 13.9 | 11.7 | 10.5 | 11.0 | 9.8 | 年均增长11.4% | |||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 人 | 6804 | 6900 | 6528 | 6415 | 5709 | 4687 | 控制在市下达指标 | 达标 | ||
财政性教育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 | % | 11.1 | 12.9 | 14.6 | 14.9 | 14.4 | 15.0 | 15左右 | 达标 | ||
居民平均期望寿命 | 岁 | 81.99 | 82.63 | 82.70 | 82.70 | 83.33 | 83.47 | 81岁以上 | 达标 | ||
享受社会化养老服务人数 | 万人 | 1.27 | 1.36 | 1.46 | 1.52 | 1.69 | 1.80 | 1.7左右 | 达标 | ||
环境资源 |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 | % | 3.67 | 5.23 | 5.44 | 6.43 | 6.19 | 2.11 | 完成市下达目标 | 累计下降25.4% | |
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 | 亿元/km2 | 39.64 | 63.38 | 73.21 | 125.19 | 107.96 | 123.92 | 70左右 | 达标 | ||
供水水质 | - | 达到《上海市供水水质管理细则》标准 | 达到国家新标准 | 达到国家新标准 | 达标 | ||||||
环保投入相当于增加值比重(属地) | % | 3.01 | 3.35 | 3.26 | 3.31 | 3.67 | 3.51 | 3% | 达标 | ||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量(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 % | 工业源排放量:COD为1109.23吨、NH3-N为76.8吨、SO2为6462.55吨、NOX为2774.32吨。 | 较2010年工业源排放量:COD削减3.91%、NH3-N削减4.45%、SO2削减9.68%、NOX削减9.51%。 | 较2010年工业源排放量:COD削减2.49%、NH3-N削减3.74%、SO2削减27.95%、NOX削减25.61%。 | 较2010年工业源排放量:COD削减3.67%、NH3-N削减4.24%、SO2削减34.99%、NOX削减29.29%。 | 较2010年工业源排放量:COD削减9.23%、NH3-N削减14.9%、SO2削减36.34%、NOX削减29.48%。 | 较2010年工业源排放量:COD削减12.42%、NH3-N削减17.8%、SO2削减69.77%、NOX削减48.89%。 | 完成市下达目标 | 达标 | ||
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削减率 | % | - | 5 | 10 | 15 | 20 | 25 | 20以上 | 达标 |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 | 98 | 98 | 98 | 98 | 100 | 100 | 95%以上 | 达标 | ||
城镇污水处理率 | % | 81 | 81 | 82 | 83 | 84 | 87 | 85% | 达标 | ||
森林覆盖率 | % | 10.38 | 10.58 | 10.79 | 11.08 | 12.22 | 13.20 | 12% | 达标 | ||
注:一、“十二五”中期对部分指标进行了调整: 1.经济增长率目标值由原来的“年递增10%左右”调整为“与全市保持同步”(全市五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8.2%、7.5%、7.7%、7.0%、2015年6.9%); 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目标值由原来的“比2010年翻一番”调整为“五年增长50%左右”; 3.森林覆盖率目标值由原来的15%左右调整至12%; 4.取消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指标。 | |||||||||||
二、市下达目标数值:
1.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市下达指标:2010-2012年为7240,2013-2014年为7600,2015年为7000;
2.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市下达目标:五年累计下降18%;
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量市下达目标为:到2015年,工业源COD、NH3-N和NOX排放量不突破2010年排放水平,SO2排放量削减率不低于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