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例首度“破三”,达到30.2%,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中老年群体生活状况和需求,为政府有关部门有针对性的制定养老政策、提供为老服务献计献策,国家统计局嘉定调查队在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的支持指导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中老年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调查显示,嘉定区中老年人生活现状良好,满意度评价较高;中老年人整体收入不高,身体状况不佳;邻里亲朋社交为主,传统家庭养老仍为首选;社区为老服务使用不多,评价总体较高。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抽取50岁以上样本150个,男女比为50.7:49.3;样本年龄结构50-59岁占22.7%,60-69岁占27.3%,70-79岁占19.3%,80岁以上占30.7%; 从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来看,未上过学的占17.5%,小学文化程度占26.2%,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及以上占11.4%;
二、中老年人生活状况良好,满意度评价较高
调查显示,嘉定中老年人生活状况良好,在身体状况、医疗保健等9项生活方面的满意度评价上,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平均达到60.9%,选择不满意的比例平均仅有1.8%。其中生活安全选择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更是高达72.7%。数据表明,嘉定中老年人对生活现状选择不太满意的比例非常低,总体的评价较高。
三、中老年人整体收入不高,身体状况不佳
调查显示,嘉定中老年人整体收入不高,收入在1000元-2000元的占40%,2000元-3000元的占33.3%,与嘉定区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830元(3402元/月)有一定的差距,仅有2%的中老年人月均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
在身体状况方面,仅有一半中老年人认为身体基本健康、行动自如,39.3%的中老年人认为身体状况一般、但能自理,8%的中老年人患病(或残疾),生活只能半自理,另有2.7%的中老年人患重疾(或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在生活状态方面,嘉定中老年人目前生活状态主要是操持家务(44%)、仍在岗位上工作(24.7%)和身体欠佳(24%)。数据表明,嘉定中老年人整体收入不高,身体状况不佳,生活状态仍存在一定压力,能够没有负担地生活的中老年人比例不高(17.3%)。
四、中老年人社交以邻里亲朋为主,传统家庭养老仍为首选
调查显示,嘉定中老年人社交仍以邻居交流(58.8%)和亲朋好友聚会(25%)为主,比例近八成。日常空闲时的主要生活方式还是集中在看电视、听广播(89.2%)和锻炼身体(33.8%)上。
在生活照顾方面,91.3%的中老年人目前生活都由自己、配偶或者子女照顾,请保姆护工、邻里互助或其他方式照顾的比例不足一成。在养老倾向选择方面,70.7%的中老年人倾向于传统家庭养老,15.3%倾向社区居家养老,倾向养老院养老的中老年人比例仅为12%。数据表明,传统的家庭养老仍是嘉定中老年人的首选,养老院等机构养老仍未被大众普遍接受。
五、社区为老服务使用不多,但评价总体较高
调查显示,在社区提供的12项为老服务项目评价中,嘉定中老年人选择未使用过的比例平均高达71.3%,另外平均4.3%比例的中老年人未听说过有此类为老服务。在使用过社区相关为老服务的中老年人群体中,选择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的中老年人比例平均为65.7%,其中助餐服务(79.3%)、助医服务(79.3%)、助洁服务(76.5%)、助行服务(75%)和生活护理(71.4%)的比例均在七成以上,认为不太满意的比例平均仅有0.5%。数据表明,嘉定社区为老服务品质较高,中老年人总体评价满意,但中老年人使用率仍较低。
在社区为老服务需求方面,除助医需求(38.5%)比例较高以外,其余社区为老服务需求比例集中在10%-20%之间,助浴和提供工作机会的需求低于10%。数据表明,嘉定中老年人对社区为老服务有所需求,整体意愿不高。
六、养老机构比较健全,养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从民政局调研和座谈会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嘉定区养老形式主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约占90%,以社区养老为支撑,约占7%,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约占3%。机构养老形成了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形式上有公办和民办养老院、村级托老所、长者照顾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
根据对马陆镇座谈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全镇共有60周岁以上老人1.8万人左右,占全镇总人口比例为31%。全镇范围内现有敬老院四个,合计床位994个,管理及护理人员合计145人。长者照护之家五个,合计床位183个,管理及护理人员合计35人,自上而下的形成了镇级敬老院、村级敬老院、村级托老所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全镇养老机构能够提供的床位数共计1177个(占60周岁以上老人总数的7.4%)。目前敬老院主要为本镇的老人提供一级、二级、三级护理,服务面较广、硬件设施较为齐全。而托老所的主要功能是为本镇有自理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老年人解决食宿问题,不接收已经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除此之外马陆镇还有两个日间照料中心,为全镇200多名签订的日托协议的老人提供日托服务。
通过调研,也反映出了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硬件差距大、档次参差不齐。就马陆镇的各个养老机构进行横向对比,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既有硬件配备齐全、护理等级配置合理的敬老院,也有规模较小、硬件配备老旧的养老机构。二是人才需求大、管理水平仍须提高。目前在工作人员配备的数量上能够支撑起基本的养老服务工作,但是面对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对于队伍的专业性和整体的管理水平就有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