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上海凌云幼儿园教育综合督导的意见书

发布时间:2017-12-28 00:00:00 【字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根据《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幼儿园教育综合督导的通知》,由区督学、教研员、科研员和外聘专家组成的督导组,于2017年11月1日对上海凌云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教育综合督导。督导人员研读了该园的教育综合督导自评报告,查阅了近三年相关资料,听取了园长汇报,查看了园舍园貌,观摩了保教活动及卫生保健工作全过程,分别召开教师及社区代表座谈会,与园长、中层干部及部分教工进行了个别访谈,对园内50名教师、84名家长(随机抽样)及9名社区代表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基本情况与办园条件
  上海凌云幼儿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园所创办于2004年9月,是一所民办全日制二级幼儿园。现有28个教学班级,幼儿796人,教职工111人。56位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28人,占50%,园级骨干教师15人。保健医生3人,保育员28人,营养员9人。
  幼儿园占地面积为17361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1.75平方米,建筑面积9813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面积3260平方米,绿化面积7800平方米。幼儿园环境优美、生机盎然、充满童趣,室外设有玩沙池、玩水池、种植园、攀岩区、大型玩具区等,为幼儿运动、游戏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园内设有音乐室、图书阅览室、美术室、科学室、综合活动室等五个功能室。
  建园以来,幼儿园以“社会认可,诚信业精”为办园目标,本着“服务儿童,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园思想,为幼儿、家长提供周到的服务。先后获得“嘉定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嘉定区教育系统优质学校”“嘉定区文明单位”、江桥镇传染病防控技能操作竞赛“最佳实力奖”等荣誉。
  二、主要工作与办园成效
  (一)重环境氛围营造,园所文化初步形成
  环境文化和课程文化相融合,让幼儿在与环境互动对话中健康成长。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是“玩美艺述”,这一特色课程思想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展现。教学楼长廊中的国学馆体现了书画之美、阅读区体现了漫画之美,长廊墙面布置主题明晰,在美丽的模块布置和连续情景布置中,有机穿插张贴幼儿的美术作品,让幼儿作品与环境布置无痕相融。
  节庆活动和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在文化体验与实践中快乐成长。幼儿园借助中西方节日,开展节庆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中,让幼儿在中西方文化熏陶中增长知识,学会做人。开展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如义卖活动、毕业典礼、迎新年活动、亲子DYI创意大赛、亲子运动会、亲子种植活动等,增进亲子情感,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
  制度化管理和人文关怀相融合,让教师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发展。幼儿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制度化管理,形成组织各类活动的三部曲:活动前有计划有方案思考细节;活动中有方向能应变掌控全局;活动后有反思有调整落实完善。同时幼儿园也注重人文关怀,通过行政人员的以身作则、智慧引领去关心人、包容人;通过各类工会活动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去团结人、关爱人。
  (二)重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训形式多样
  师德师风建设有举措。幼儿园秉承“自信、创新、团结、合作”的园风,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演讲等活动,培养教师敬业、勤业、乐业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支自信自律,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
  教师梯队搭建有方法。园内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较多,以“老带新”的方式提升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水平。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成熟教师搭班带教新教师;二是骨干教师带教青年教师,将青年教师活跃创意性思维与骨干教师丰富的带班经验相互融合,起到了“互补互长,共同进步”的师徒带教效应,促进了教师梯队建设。
  园本分层培训有体现。幼儿园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园中层干部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学科培训、多媒体电教化培训等不同层次、类别的培训活动。同时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集团的培训、区里的各类培训,为教师提供多途径的培训方式,打开教育视野,提升教师素养。
  (三)重保教常规落实,课程实施较为规范
  课程方案理念清晰,保教常规扎实有序。幼儿园课程方案的设计总体上能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基本落实上海新课程要求,制定较为合理的一日作息制度,能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游戏时间。重视学习活动,园长深入一线听课,开展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控,努力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本次督导共观摩集体教学活动36个,其中良课15节,一般21节,优良率为41.7%。
  厘清园本教研的框架脉络,教研工作比较规范。园内的教研工作有计划,有思考,教研专题明确、持续,大小教研各有重点,保证一月一次大教研活动和两周一次小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注重级组之间的分享交流,注重年级之间的共通共融,注重个性化的思考与实践。
  重视创设课程环境,课程实施较为顺畅。幼儿园能创设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室内外课程环境,基本满足课程实施需要。注重个别化学习环境与材料管理,根据领域平衡要求设置学习区域,学习材料比较丰富。
  (四)重保健基础管理,安全规范措施落实
  幼儿园围绕“让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阳光的心态,使其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宗旨开展后勤保健工作。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使用制度,坚持使用“幼儿离园单”,坚持禁止外带、外送食品入园,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后勤保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保障。人员配置有保证。三位保健教师有分工有合作,每月有跟踪指导的侧重点内容。组织各类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内容丰富,涉及的对象有幼儿、教师、家长,内容有防病、安全、营养、心理和五官保健。新进人员和入园幼儿体检率达100%。
  强化后勤培训工作,专业素养有提升。幼儿园重视对教职工的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后勤队伍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保育员对“消毒隔离”“安全防病”“幼儿营养”等各类专业知识较为熟悉,现场抽查的个别保育员回答流利,后勤队伍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进一步梳理办园理念系统,发挥规划引领导向作用
  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幼儿培养目标、教师发展目标提法较多,前后不统一且不够清晰,同时也未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自评与调整。
建议重视幼儿园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自评工作,形成良好的自评机制。进一步梳理办园理念、办园目标、培养目标和教师发展目标,完善规划中的具体措施和达成标识,增强可操作性、可检测性,使规划深入人心,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导向作用。以特色课程“玩美艺述”为抓手,做大做强特色课程,凝炼办园的核心价值取向,提炼园本文化内涵,并加强办园理念的显性呈现,提升幼儿园的办园声誉和办园品质。
  (二)进一步做好园本课程顶层设计,保证课程实施均衡有效
  经历了十几年的办园,幼儿园必须进入提升品质、形成品牌的发展阶段,这对幼儿园来说要面临新的定位与挑战。幼儿园需进一步做好特色课程与基础课程相融的顶层设计,分清轻重缓急,打造特色品牌。
  建议一要增强课程领导力。积极建构以园长为核心的课程领导团队,加强课程顶层设计,采用自上而上,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同时加强教师对课程实施方案的学习,帮助教师理解方案,促进有效执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新课程学习、培训与实践,提高课程意识,进一步明确四类课程的基本特点,尤其是提高对游戏课程的认知,把握课改要求和发展方向。二要提高课程监控质量。建立符合园情且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完善课程监控网络架构,落实分层监控。加强质量监控的计划性、操作性、全面性和指导性,保证四大课程的有效实施。三要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计划进一步明确教研目标、重点,加强学期教研工作的连贯性、递进性设计,落实有效的过程管理。教研活动要聚焦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组织教师梳理问题,强化以问题为导向的管理思维,帮助教师通过实践研究解决问题。教研活动要力求途径多样,方法灵活,质量提高。
  (三)进一步提升科研行动力,形成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
  在查阅资料与访谈的过程中发现,幼儿园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但是缺乏科研行动,主要表现为科研管理不规范和课题研究不深入,研究缺乏广度和深度。
  建议幼儿园对教育科研长期发展要有初步的规划,制定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设立科研条线负责人,组建科研组,明确科研人员工作职责;需把教研中的突出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并申报立项;在课题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收集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并形成完整档案;加强科研队伍的培养,以典型科研骨干来带动科研队伍的建设;加强对课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形成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四)进一步稳定师资队伍,打造层级分明的有为团队
  在督导中发现,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骨干层次都有很大改进与提升空间。教师培训主要是在园内自培或集团内自培,视野不宽,眼界不高,引领不够。幼儿园对中层干部的管理比较缺失,没有考核制度,管理呈偏平式,人员流动较大。
建议队伍建设要加强规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要形成机制,突破重点,做到有项目,有行动,有反思,有实效,有提升。进一步稳定教师队伍,在不断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呼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努力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成长留人。同时加强中层队伍的建设,规范管理,不断提升其管理和专业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保健管理,形成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幼儿园能注重卫生保健工作,但保健管理不够精细,体现在园领导参与指导保健工作不明显、保健资料不够齐全、保健相关制度及安全预案不够完善;人员配置不足、经验不足,跟踪指导不能落地;对三大员评价缺少安排计划、过程评价及反思跟进;保健教师的晨检记录和全日观察记录不匹配;消毒液未及时上锁、班级紫外线灯的标识不清。
  建议加强保健管理,一要高度重视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针对教室紫外线灯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晰的现状,在紫外线消毒灯开关上加装安全保护罩,并用文字做好安全提示,或进行紫外线灯的统一管理,确保紫外线消毒灯安全使用。二要重视后勤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要有跟踪评价指导和反馈;保育员、营养员的工作环境、物品的标识要统一规范。三要加大硬件和软件的支持,硬件上要改善基本配置,更换食堂老旧设备,为保育员操作间、幼儿厕所间配备收纳橱,为传染病消毒间添置更换必要的设施设备;软件上要投入人员培训经费,提高待遇,支持学习,提高保健教师的专业能力。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1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