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嘉定区方泰小学发展性督导意见书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和《关于开展嘉定区第六轮发展性督导的通知》要求,2022年10月26日,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区教育学院相关部门和外聘专家、督学等组成督导团,通过听取校长汇报、巡查校园、深入课堂听课、组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嘉定区方泰小学开展了发展性督导。
一、基本情况
方泰小学始建于1905年,地处国际汽车城安亭,2006年正式更用此名。目前五个年级38个教学班,1465名学生;在编教职员工100人,专任教师95名,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8%,其中高级教师7名,占比7.4%;区优秀骨干2名、区学科新星4名,镇级骨干教师9名,校级骨干教师9名,三级骨干占比25.26%。
近年来,学校以“立本生道”为办学理念,努力办一所“形质兼美,和谐发展”的特色小学。三年来学校获得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上海市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特色学校、上海市“篆刻进校园”试点学校,嘉定区教育综合改革示范校、嘉定区教育系统示范性党组织、嘉定区非遗进校园试点学校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学校办学赢得了社区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党建引领,规划主导,学校治理科学有良道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带团建、队建,发挥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作用,认真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方案》《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学校治理全过程,打造 “金石团队”,组建了“篆刻先锋”党员工作室,围绕“金石精神我引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出“金石教师谱新篇”主题活动,每年评选“金石教师”,开设“金石讲坛”,着力打造学校党建工作的新亮点。学校党支部加强制度保障,落实“六责联动”机制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切实关注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重点环节,工作机制完善,过程性处理详尽到位。党支部牵头引领,以办公室、德育室、教导处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协调了以家长、法制副校长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思想政治教育参与队伍,增强全校师生爱国、爱党情怀,增强党群团的凝聚力,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
规划构想发展愿景,顶层设计符合校情实际。学校坚持“特色立校,内涵办学”之路,篆刻特色教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领先的特色品牌项目,学校“十四五规划”以 《锻造金石文化,涵养大美童年》为主题,倡导“像石头一样质朴,像金子一样闪光”的“金石文化”,形成了“修美行、习美慧、养美趣、育美情”的金石少年育人目标。从办学理念出发,梳理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目标链;学校发展规划落实了“金石文化建构”和“三维立体式教师专业成长机制”两个重点项目,分年段目标清晰,工作举措明确,文本结构合理,教师对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认同度高。
制度管理赋能数字转型,拓宽家校社育人渠道。学校班子成员民主管理意识强,团队氛围和谐,各项工作主动听取教职工意见,及时对学校章程进行修订和完善,编印了《方泰小学教职工工作手册》,自觉实施“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程序,建立了学校“制度废立改”的工作机制,将金石文化“导向、约束、陶冶、激励”有机渗透在各项制度的执行中。学校积极探索“新环境、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新评价”的数字化转型,在线上教学实践中,赋能教育转型,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学校被评为嘉定区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学校注重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通过驻校办公、义工管理、亲子沟通、课题研究等方式,编制了《家校共育助成长》校本课程,学校被评为嘉定区家长委员会工作先进集体。
(二)规范管理,务实教研,课程教学智慧有方略
精心架构课程图谱,做好课程顶层设计。学校秉承“立本生道”的办学理念,紧扣育人目标,搭建了“三类四本”的“处方式本道课程”结构。将国家规定的“三类”课程创新转化为具有学校特色的“四本”课程,即固本课程、强本课程、修本课程和促本课程,有效落实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一是重视培育精品课程,完成了学校特色课程1.0版向2.0版的更新迭代,以“赏、识、书、临、创”为重点,编写了五个年级的《篆刻》校本课程。二是不断建设综合课程,《妙趣金石》综合校本课程群、《行走的人文阅读》《小石头炼成记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等,彰显了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三是创新课程实施,注重核心素养培育,在课程实施上不断优化,形成了“学科+习惯”“学科+生活”“学科+技术”“学科+学科”“学科+兴趣”“学科+实践”六方面实施途径,促进学生品德行为内化、身心健康发展、生活技能习得、创新思维发展、人文素养提升。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小学低年级主题综合活动课程试点校。
夯实教学流程管理,校本研修成效明显。学校制定、完善《学科教师岗位职责》,加强教学常规管理,重点推行“教学新五环节”,促进线上线下教研训有机整合。突出备课环节的联网;突出上课环节的撷取名师教学视频片段和使用策略的研究;作业环节突出线上作业的精心设计、及时有效反馈;辅导环节的形影相随,数据追踪,以及练习环节的科学评价、反馈教学。在深化研训活动的形式上,总结、提炼“聚焦策略、唤醒策略、调控策略、总结策略”,策划实施“比较研究式”“课例研究式”“滚雪球式”等教研形式,开展研究式、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各教研组能结合市、区教研主题制定明确的教研计划,有理论学习、课例实践、经验交流等形式,有分学期的主题,有过程性记录,也有阶段性总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基于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落实并使用各学科《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关注各学科的特征,较好地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学情分析,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英语学科、信息科技学科、道德与法治学科能较好地提供媒体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过程,资源种类比较丰富。数学学科教师能设计层次清晰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意识。
本次督导教研员共听课59节,其中优课14节,良课39节,优良率为89.8%。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切实落实减负增效。学校严格作业管理,“四个一”的工作能自觉落到实处,即“一科一方案、一天一公示、一周一研究、一期一展示”。教师们的备课能关注学生作业要求,体现学情和教情,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和单课教学过程的完整内容撰写,包含教学目标撰写、详细过程设计、课后作业布置及板书设计等,教师作业设计能较好地延续课时内容进行布置,中高年级能针对单元主题布置实践性作业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作业批改精准、到位,能做到评语和等第相结合,作业评价具有校本特色,评价用章体现鲜明的校本篆刻特点。
(三)师资队伍,分层分类,专业提升实施有成效
榜样激励规范评聘,五种机制促进成长快速。学校重视师德建设,制定《方泰小学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方案》,健全《方泰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建立教师师德档案,签订“师德承诺书”;利用“金石讲坛”平台,提高学习效果;每年评选“师德标兵”“金石教师”“优秀青年”“教学能手”等,为教师树立身边的先进榜样;开展“金石教师谱新篇”主题活动。学校健全考核机制,公开、公平、公正做好学年度和年终考核工作,为教职工职务晋升、工资调整、人员转岗等人事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依据;建立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评价。通过目标激励、分层递进、结对帮教、表彰奖励、活动推进等策略,加强对教师“入格”、“升格”和骨干教师“风格”培养。学校还建立了“五种机制”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即“推行班主任带教制度、参加班主任工作评选、推进班主任团队建设、举办班主任节庆活动、开展班主任分层培训”,持续开展职初班主任、青年班主任、全体班主任的分层培训,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
课题管理网络健全,龙头课题研究成果显现。学校以《方泰小学教育科研总则》《方泰小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方泰小学教育科研管理补充意见》等规章制度,建立了校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小组和学科中心组的三级科研管理网络,有计划、有总结,做到年年有突破。过程性资料,归档制度规范积累,教师电子科研资料管理系统完善,教师科研评估考核工作逐年优化。学校确立了龙头课题《基于“立本生道”理念的“本道”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和《以“大美金石”综合课程为载体培养小学生审美素养的实践研究》,重视基于真实问题的教师小课题的设计与研究,组织科研培训,加大对教师个人课题的扶持与管理,探索问题、专题到课题的“三层次”落实,引导教师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实践研究,群众性科研蓬勃发展。近三年,学校立项区级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2项,青年课题1项,校级课题77项,教师参与面广。在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三等奖2项;区首届教学成果奖获特等奖1项。
(四)资源配置,营造文化,文明校园建设有温度
办学设施设备齐全,环境育人发挥作用。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创新实验室、图书馆、小剧场等城乡一体化项目改建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专用教室齐全,均建立了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使用效率高。生均运动场馆面积符合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标准,学校精心打造了金石文化校园十景,金石特色文化浓郁。开发了“金石文化研学之旅”社会实践课程,制作金石文化研学手册,分年级设计研学项目和研学基地,开设“访先贤,品印韵,承文化”“寸管作舟墨海扬波”等主题研学活动,通过馆校联动,深化学生对金石文化的理解。
重视校园安全工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园安全防范管理机构,全员“一岗双责”安全职责明确,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落实消防、交通、食品、网络、校舍设备维护、教育教学活动等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比较健全,定期开展安全安全教育和疏散演练,师生安全意识与自护能力得到增加,校园周边秩序良好,无校园霸凌、无重大校园安全事故发生,连续获评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学校针对近两年肥胖率有所提升的问题,编制了《体质弱势生健康指导手册》《健康生活积分手册》,增设吹气球、平衡车、跳跳床等与感统训练相关的运动项目,开展《小学体质弱势生家校协同分类指导的实践研究》,获区首届基础教学成果特等奖。连续三年参加“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青少年近视干预项目”,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近视干预领域的应用》课题研究,通过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合理安排课间运动,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有效的用眼习惯。
(五) 德育工作,形式多样,学业质量稳步提升有经验
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凸显寓教于乐主题。通过环境的打造,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重视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分年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年级“红色故事我会讲”,二年级“精神篆字我来写”,三年级“革命诗词我吟诵”,四年级 “红色诗歌我唱编”,五年级“党史知识我们答”系列主题活动。与学校的特色发展有机结合,组织师生开展“平语近人”“红色党史”等“四史”主题篆刻创作活动,用印章在校园中布置“四史”主题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激发爱党爱国的热情。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记录幸福成长印记。学校围绕“修美行”的行为规范教育总目标,稳步实施行规教育,以《小石头带你学行规》为抓手,定期评选“金石行美、礼美、净美、静美中队”。一至五年级分别围绕“勇敢的小孩”“自信的领巾”“十岁的成长”“担当的少年”“飞翔的未来”主题,以入学季、毕业季、十岁集体生日等活动形式,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学校在劳动教育上,形成四个模块,即“劳动材料与工具(劳技课)”“劳动精神与品质(班会课)”“劳动技能与方法(实践课)”“劳动安全与防护(安全周)”等,打造学校的“金石工坊”,与上海鲁庵印泥制作所合作,把篆刻中印泥的制作工序,搓艾草、晒印油、揉印团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构建质量保障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构建一观、二测、三查、四评、五研的内部质量保障运行机制,近年来参加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和近5年参加区五年级综合评价,相对比较优质稳定。学生艺术素养指数居于全区前列,学生每年参加市、区级艺术、科技、体育等比赛,成绩优异。学生群体在各级各类科技展示或创新竞赛中表现良好,学校被评为上海中小学新科学新技术创新课程平台试点校、嘉定区青少年创客联合体成员单位、嘉定区“创客工场”。学校承办“金石明言志,篆刻印我心”成果汇报活动,《金石言创——印章元素的应用与创新》馆校联动的项目化教学案例获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2021年合唱获区一等奖并参加市级展演,学校荣获区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校长荣获全国百佳美育校长称号。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学校“金石”文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学校从篆刻特色项目到“金石文化”创建,经过了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从点到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是“金石”文化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等方面还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
建议:一是提炼更丰富的精神内涵。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形成学校建设共同的价值观,即学校精神。提炼更丰富的内涵,如刚毅坚持、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点石成金等,将金石文化上升到学校精神。在课程方面,应进一步丰富教学和活动内容,用金石文化内涵将各项活动形成系列,如德育工作、社会实践、活动比赛等;在校园文化环境布置方面,关注金石文化的层次系列,环境、楼层、走廊、大厅等处的布置应体现金石文化的不同层面的内涵。二是从“三性六有”凸显办学特色。即稳定性、独特性、示范性,有新颖、清晰和独特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有符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办学目标、计划;有一支具有专门特长、能发展特色项目的教师队伍;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学生参与活动面广,有一批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有反映学校发展具有特色的翔实资料。进一步完善文化体系,改进薄弱环节,明确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加大文化润校和宣传的力度,不断提升师生对学校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和感知度。三是进一步加强篆刻特色与学科的整合。特色办学的拓展还需更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篆刻与诗歌、篆刻与诗书画、篆刻与科创、篆刻与劳动技能等多方面渗透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与学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变革与改进。
部分学科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缺少系统的目标定位,部分学科对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关注度不够;部分学科教研活动的主题关联度、序列性不强,主要集中于事务性的要求布置等;备课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科教案中单元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以及学习内容分类未按新课程标准作出相应调整。
建议:一是进一步研究课标要求,改进课堂教学。加深对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学习与理解,在精准制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将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落地,在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加强对《课程标准》(2022版)、《教学基本要求》、空中课堂、作业设计等各级各类资源的研读和整合,明确各年段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单元整体设计的研读,将单元和课时的目标要求、知识结构细化,加强教学实践,体现深度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三是课堂教学需关注学生的思维与表达。问题设计和评价引导还需要更加开放更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为学生主观能动性活动参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四是进一步关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除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真实的组织过程,还需关注小组活动中的评价改进,关注课堂丰富组织形式基础上的学生能力真实提升的过程。
(三) 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目前,学校青年教师占比高,高级教师数占比较低,区级骨干教师占比较低,学校缺少区域内有影响力的名师,优秀教师的培养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建议:一是明确培养量化指标。修改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的量化指标,通过“三格”“三维”培训的有效落地,积极培养优秀教师。二是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教师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教师发展规划,根据自身的特点设定有量化数据的发展目标,制定为达成目标可操作的措施,每年针对规划做好总结反思,让教师的发展成为教师自身的主观愿望,促进各类教师的专业成长。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