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关于对嘉定区新源幼儿园发展性督导的意见书

发布时间:2023-07-05 10:04:52 【字体:

根据《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上海市教育督导条例》精神和嘉定区《关于开展202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发展性督导的通知》要求,2023年4月25日,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外聘专家、区督学、教研员、科研员等组成督导组,通过听取园长汇报、查看园舍园貌、观摩保教活动及卫生保健工作、组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开展个别访谈和查阅资料等形式,对嘉定区新源幼儿园开展发展性督导。

一、基本情况

嘉定区新源幼儿园建于2004年,原属嘉定区安亭幼儿园分部,2006年8月独立建制,2007年2月被评为上海市一级幼儿园。现有18个班级(小班6个、中班6个、大班6个),幼儿544人。教职工85人,其中在编教职工45人,45名在编教职工中,在编教师4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为98%;中、高级职称26人,占61%;区级骨干教师5人、镇级骨干教师4人、园级骨干教师6人,骨干教师占35%。保育员18人、营养员8人,中、高级17人,占65%,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格均符合相关规定。

幼儿园占地面积12928m2,建筑面积8093.47m2,绿化面积5161m2,户外活动场地4967m2,班级活动室面积4587.6m2,专用活动室928.34m2。近年来,幼儿园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完成了早教室、生活课程环境创设等10多个项目的校园修建工程,精心打造建构室、阅览室、游戏室、创意室、交通室、表演室、生活室、安全体验馆等12个专用活动室和一个多功能活动室,户外创设了大型组合运动器械、戏水池、玩沙池、天空菜园、源宝小院、开心果园等自然资源丰富多元的幼儿活动环境,同时利用走廊、楼道等空间特点因地制宜设置了动感单车、墨镜、拍拍乐、投影机等,凸显健康教育理念的校园环境,为课程实施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三年来,幼儿园先后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上海市家庭教育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年检优秀单位、嘉定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嘉定区家长委员会工作先进集体、嘉定区科技特色幼儿园、嘉定区教育系统关工星级单位评审“五好标兵”单位、嘉定区优秀教研组等26项集体荣誉。

二、主要工作与成效

(一)注重园务管理,机制健全有发展

幼儿园坚持规范办园,依法制定办园章程,编制《管理手册》,体现以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并辅以《教职工保教工作指南》,体现合规性、适切性以及可操作性,制度的“立改废”程序基本规范。幼儿园管理组织网络架构合理,岗位职责明确,形成对教工分层考核机制,管理运行协调、有序、高效。

幼儿园重视新一轮发展规划的制定,建立教职工、社区、家长多方参与调研与评价的机制,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规划文本结构较合理、要素较齐全,内容符合幼儿园园情。“让每个孩子拥有美好的人生开端”的办园理念,体现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价值取向,符合学前教育规律和发展方向,渗透在校园环境之中。教职工理解和认同办园理念。

幼儿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团、工会组织健全,形成一系列民主管理机制。党务、园务公开、透明,教职工提案、附议、审议、答复、解决,流程规范,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民主监督作用,“三重一大”议事备案制度落实规范,保障教职工和幼儿的合法权益,党群关系融洽,校园文化和谐向上。

幼儿园重视家长参与监督与管理。通过“校园巡视—安全督查”“进班陪餐—膳食督查”“家长进课堂—教学督查”“活动策划—课程督查”等形式,提高监督与管理的效能。建立“问—研—学”一体化家教研究机制,创建“健康五团”家校联动机制,成为家庭教育特色品牌。

(二)注重保教管理,课程实施有研究

幼儿园重视课程实施方案编制,以课题为引领,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基于儿童立场的健康教育为课程优化的新突破点,确立“播种健康 快乐生活”的课程理念,培养“健康自信、明理乐群、好奇探究”的儿童,体现育人价值。幼儿园各类课程设置较合理,体现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与个别活动的有机结合,凸显不同年龄特点的课程安排。充分利用室内外资源开展四类活动,时间安排合理,活动实施有序,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多样的活动体验。各类保教计划清晰,各班班级计划均对班级概况、幼儿发展情况进行较完整全面的分析,针对班级弱项制定具体措施,形成班本化的发展目标。幼儿园课程质量监控制度较齐全,包含计划制定审阅制度、现场监控制度、幼儿发展情况监控分析制度、课程检查反馈制度、家长参与课程反馈制度等。课程质量监控内容多元,如半日活动、月重点项目、保教合力、文案制定等,并有明确的调研方案、过程记录和问题反馈。

幼儿园重视保教工作研究,专题教研、常规教研、非正式教研,各类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翔实的过程记录和总结,且三者之间有关联。近年来,专题教研聚焦课程理念,重视园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开展《幼儿发展优先理念下“健康之旅”活动的实践研究》,形成《幼儿园健康教育特色课程的操作手册》。基于调研问题,开展《健康之旅活动中让幼儿成为评价主体的研究》,持续推进活动设计、实施、评价一体化研究。

幼儿园环境凸显健康教育特色,室内外空间布局较为合理,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为儿童创设活动空间,保证每日2小时户外活动,让环境更好地为课程服务。幼儿半日活动中情绪愉悦、热情开朗,同伴关系融洽,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动作发展协调。

(三)注重师德导向,队伍发展有助力

幼儿园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培育“健康积极、勤思乐学、自主创新”的新时代教师,制定新一轮“十四·五”师训发展规划及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建立“自评、互评、园评”的考核评价机制,保障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落实。

幼儿园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以修身讲堂、每月例会为平台,分层深入推行“弘、赞、德、育”系列活动,注重团队文化培植,突出师德导向,规范师德行为和职业操守,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凝聚力,锤炼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品德。

幼儿园根据不同群体专业发展需求,建立园本培训制度,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如师训平台培训、园内项目化培训、园本教研专题活动、实践研讨、骨干教师结对带教、新能源社团、核心组研习团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助推不同层次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提升。通过层级管理、三位一体、研讨培训、交流展示等完善后勤队伍保研机制,抓常规培训,重素养提升,促辐射引领,提高保教融合质量。

(四)注重后勤管理,服务品质有保障

幼儿园重视安全工作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每学期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和总结。明确各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并签订安全责任书。运用视频会议、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全体教职工、家长、幼儿宣传安全知识,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安全、急救技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教师急症救助培训率达100%。定期开展以游戏为主要载体的幼儿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

幼儿园优化清洁消毒操作环境,设施设备比较齐全,保育师规范操作,操作室、营养室和幼儿盥洗室等场所标识对标清晰,各类消毒工作操作流畅、熟练、规范,记录齐全及时。食具、环境和物品表面细菌检测符合消毒卫生标准。落实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做好服药信息登记。重视幼儿营养膳食管理,合理制定幼儿带量食谱,每月开展膳食营养研讨和新菜品研发,不断提高食谱质量,有效落实陪餐制度,切实健全营养膳食过程性监督机制。

幼儿园加强对体弱儿、肥胖儿、特殊体质儿童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每个幼儿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供营养餐、跟踪随访等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讲座 、进课堂等多途径对幼儿、家长和教职工进行健康宣教活动,有效推进健康教育工作。围绕区级课题《医家园三位一体开展肥胖儿矫治的实践研究》,积累《体弱儿故事案例》,梳理汇编《幼儿营养工作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有一定成效。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规划顶层设计,发挥办园理念统领作用

幼儿园对办园理念的诠释不够全面,办园目标、幼儿培养目标以及教职工的发展目标设定上缺乏合理性、适切性。

建议:一是幼儿园要以系统化的思路进一步对办园规划作顶层设计,对办园理念作内涵的诠释,深度挖掘办园理念作用于幼儿、教工、家长以及园所文化的内涵特质。对历年来坚守的办园理念内涵作全面深化,充分显现同样理念下不同阶段特有的发展内涵,探寻幼儿园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建立科学适切的目标体系,聚焦儿童发展,创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办园理念的统领作用,提升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持续推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课程,提升课程内涵和品质

课程目标体系中对健康特色的思考和落实还不够突显;课程质量监控服务于课程、落实到行为的改进中有待优化。

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可分成宏观目标—总的课程目标;中介目标—课程的具体细化目标;操作目标—课程阶段目标(幼儿分年龄段培养目标)。作为课程阶段目标要更贴近教师和儿童实践的具体要求,“健康教育”特色目标要有清晰的标注和体现。二是进一步优化课程质量监控策略。形成监控—反馈—改进—监控的循环,让课程质量监控更好地服务于课程,落实于行为的改进中。如要思考每月各类监控如何在组长会议或课程核心组会议中落实反馈,明确改进措施;期末的条线分层课程质量监控的反馈如何为后续的课程落实起到改进作用等,要真正通过监控、反馈、改进,不断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三)进一步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夯实卫生保健管理

健康教育重点工作的把握不够精确、科学;课题实施途径欠缺;特殊儿童管理还需优化。

建议:一是健康教育计划中重点工作选择的依据应来自于对幼儿健康数据的分析,幼儿肥胖率偏高应作为健康教育重点工作,要看到“数据”背后的价值和意义,以数据来说话,精准把握工作重点,有效提高保健工作质量和实效。二是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确保课题研究的时间,课题实施要渗透在卫生保健的各项工作中。如健康教育、专题研究、膳食研究、家园共育等方面。同时,要注重课题实施过程性研究资料的积累,为课题研究成果的提炼提供依据。三是特殊儿童管理方面,需建立过敏禁忌儿、疾病儿、心理行为偏差儿三类特殊幼儿花名册,便于更精准地做好特殊儿童干预管理。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