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教育局多措并举 提升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发布时间:2020-06-11 12:34:59 【字体:

一、以需求为导向,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

聚焦问题导向,主动对接需求。区教育局把提升对口地区(青海果洛久治县、云南迪庆德钦县、云南楚雄武定等7县)基础教育水平放在首要位置,坚持“先调查、后发言”,深入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考察、座谈、访谈、问卷等多种形式,摸清对口地区的现状与实际需求,优化教育帮扶内容。针对当地教育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硬件设备存在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加强沟通协调,深化合作交流,在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课程实施等方面积极探索,开辟符合当地教育发展需要的帮扶新路。

聚焦重点突破,发挥各自特点。以发挥学校特色为抓手,做精做细教育扶贫工作,把教育力量放到对口地区最需要、最有效地方,破解教育扶贫重难点。择优选取16所嘉定学校作为定点帮扶学校,把学校发展亮点做成教育精准扶贫项目。关注帮扶主题、帮扶方式、帮扶力度,探索多形式、多途径、可操作、易落实的帮扶方案,做到扬其所长、尽其所能。从对口学校的特点出发,确定帮扶重点,签订帮扶协议。采取“授渔式”帮扶送教,为结对学校提供资金、资源、资料之外,更专注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做到端本正源、厚积薄发。

二、以项目为载体,创新教育扶贫工作方式

立足已有项目,推动理念转变。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对口支援工作目标与任务,坚持以项目引领、成果辐射为重点,立足已有教育领域重点项目,积极落实帮扶工作。以“慧雅阅读”、“真数学”、“大视野课程”、“教育信息化”等成熟型项目为抓手,通过运用项目实践经验辐射对口地区,助力学校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指导、学生多元发展,扩大项目成果受众面,推动对口帮扶地区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如“知嘉事 聊嘉情 童书连童心”图书捐赠活动,嘉定学生代表结合“慧雅阅读”项目,向云南小伙伴们提出共同阅读倡议。

立足新设项目,创新教研方式。在2020年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区教育局推行“云帮扶”工作,依托区教育学院的“嘉云青”全景教研项目,开展在线教研帮扶。借助全景教研平台优质资源,嘉定区教育学院联合云南省德钦县和青海省久治县教研团队,参与项目平台中各年级、学科的同步教研、异步教研、示范课观摩与实践,以高度节约教研经费成本的方式,为两个县对口教师,特别是边远牧区的教师们提供及时帮助和有效指导。截至目前,“嘉云青”项目涉及7个对口学校,惠及近200位一线教师,切实提升云、青两地教师的教研、教学能力。

三、以质量为目标,提升教育扶贫工作实效

健全管理架构,落实工作举措。坚持“三个到位”,即领导指挥到位、扶贫计划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区教育局常设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确定教育扶贫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晰各科室工作责任分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各项教育扶贫工作有效落实。班子领导带头,多次深入青海、云南等对口帮扶一线考察,掌握一手资料,找准帮扶切入口,选派优秀队伍支教指导,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健全协作机制,增强活动实效。结合“1+11”基础教育互助成长计划,区教育局健全教育精准扶贫协作机制,提升活动实效。一是长期支教机制。2018年开始,嘉定区每年选派10余名骨干教师赴云、青两地支教。二是跟岗培训机制。9个结对县每年选派100余位干部教师来嘉跟岗学习,区教育局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由校园长直接负责,量身定制“培训套餐”。三是校级结对机制。16所定点学校与云、青两地22所学校结队共建,采取送课送教、捐书捐款、研学旅行、交流互访等形式,开展持续长效帮扶,实现两地师生共同成长。如牟定县幼儿园在嘉定区桃园幼儿园的倾力指导与支持下,顺利晋级为云南省一级一等示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