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2023年校外培训“双减”政策落实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23-10-31 13:53:57 【字体:

2023年,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改革攻坚的一年。面对当前校外培训治理的形势与任务,嘉定区教育局作为培训市场综合治理的牵头部门之一,充分发挥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聚焦“隐形变异”学科培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等关键核心,坚持多措并举,从严治理,扎实推进我区校外培训“双减”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坚决防治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

强化源头治理,严格按照《上海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完成18家面向普通高中学生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审批工作,完成14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许可证有效期延续工作,截至2023年10月,我区共有32家“证照齐全”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区镇两级培训市场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依托街镇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对“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开展日常巡查抽查,共叫停6起无资质违规学科类培训和1起个人于居民住宅楼中开展的违规学科类培训,约谈相关负责人并做好政策宣传等工作。

二、持续强化非学科类培训审批监管

严格落实《上海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立与管理实施办法》和《上海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要求,在市级部门指导下,按照“合格一家,审批一家”的原则,稳步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联评联审工作,截至2023年10月,完成1家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许可。2023年9月,区教育局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街镇,开展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专项行动,对本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底数排摸,共排查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521家,其中艺术类348家,体育类158家,科技类2家,非学历文化知识类4家,为后续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深入开展规范培训行为专项检查

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相关文件要求,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区教育局发挥区培联办统筹协调作用,会同区委政法委、网信、公安、市场监管、各行业主管部门、消防、各街镇,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的方式,开展寒暑假和中秋国庆校外培训专项治理、“监管护苗”、“平安消费”、规范办学检查、数据稽核等专项行动,累计排查校外培训机构1420家次,出动检查人员1031人次,重点检查校外培训机构经营行为,防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办学风险,强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意识。做好培训广告管控,开展网络平台广告发布专项巡查,共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655家次,并要求机构签订承诺书,坚决做到不刊登、不播发面向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

四、强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

始终牵住资金监管“牛鼻子”工作,将预收费监管账户开立作为培训机构审批许可的必要条件,同时继续对校外培训机构大额资金支出实施管控。通过“上海嘉定”“嘉定教育”等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有关寒暑假期间校外培训的告家长书》,截至2023年10月,累计阅读量已超11600次,进一步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明确校外培训收费标准(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全面推广《中小学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2年上海版)》,有效引导消费者规避各类培训消费“陷阱”,避免“踩雷”。

五、有效处理信访稳妥处置非正常停业

健全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机制和多渠道纠纷化解机制,通过“接诉即办”“协同调解”的方式,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全力化解校外培训各类投诉。截至2023年10月,共有效处理信访219件,涉及“隐形变异”学科培训、无资质培训、非学科类办学许可咨询、收费退费等。会同文旅、体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指导街镇有效应对处置“灰姑娘”舞蹈、爱尚跆拳道2起非正常停业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