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新时尚,建筑垃圾也响应!菊园新区如何解决建筑垃圾清运难?
发布日期:2019-09-29

自从垃圾分类的工作开展以来,居民们都积极响应,然而居民家里装修后产生的建筑垃圾何处堆放、何时清运,却一直是小区管理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大量的建筑垃圾占用了原本可以作为绿化的场地,碰到装修高峰,小区里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常常不堪重负,装袋不严造成的扬尘也让居民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不少新小区里没有设置临时堆放点,建筑垃圾只能随意堆放在路边,严重影响小区环境。通过深入的大调研走访,菊园新区联勤、房管、环卫、居委等部门主动跨前一步,建立机制,协同推进,探索建筑垃圾预约上门收运,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坚持问题导向,深挖根源,敢于担当

菊园新区悠活城小区2011年精装修交房,由于小区里没有设置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居民要自行将装修垃圾运到距离小区外数百米远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社区频繁出现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既存在安全隐患也造成了邻里矛盾。

03f054047d0c4346918e4cbb5833a19e.jpg

建筑垃圾清运

为此,菊园新区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探索建立定点结对“责任区”,做到领导挂点、部门联系村居企业、干部帮户,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目标导向,让群众随时“看得见、找得着、叫得应”,快速回应“急难愁盼”,高效解决“疑难杂症”的调研工作机制。

在嘉悠社区居委会牵头下,新区联勤、房管、环卫以及物业公司迅速行动,通过实地蹲点、现场会、协调会等形式深入调研,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建议,摸清了小区装修垃圾产出情况和居民实际需求,对试点推行“建筑垃圾不落地”上门收运方案达成了共识。


二、强化多元联动,明确机制,有序推进

为确保方案顺利施行,菊园新区各部门强化联动,建立了宣传、备案、巡查、预约、清运环环相扣、有序推进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01211bf7bec94c6ebd4ce2956514696a.jpg

建筑垃圾清运

一份倡议书动员宣传到位。居委、物业联动宣传建筑垃圾上门收运、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提升居民知晓率和参与度。

一项装修备案责任义务告知到位。告知业主建筑垃圾上门收运细则要求、操作办法,业主和施工队签订的合同中做好建筑垃圾上门收运的约定,明确责任义务。

一张巡查记录表动态掌握到位。物业工作人员通过每天上门巡查,掌握业主装修产生的装修垃圾量。

一个预约电话沟通协调到位。物业根据业主反馈的建筑垃圾产出情况,与环卫公司确定好上门收运日期时间,通知业主提前做好准备。

一次合力清运协作处置到位。清运当天,设施设备进出小区、建筑垃圾搬装运,业主、物业、环卫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清运完成物业及时清理现场散落垃圾,清运工作省时省力、整洁高效。



三、服务主动跨前,提高标杆,办出实效

物业公司服务先行,在协调建筑垃圾清运过程中,摸索出了三结合工作方法,不仅提升了物业服务质量,还提高了垃圾清运实效。

一是巡查和指导相结合。物业工作人员在每天上门巡查时,不仅统计建筑垃圾产出数,还对每袋建筑垃圾进行了检查,避免了与生活垃圾等混装错装。

二是定时与统筹相结合。结合小区局部装修比较多的情况,部分业主装修的建筑垃圾产出量只有几袋,物业结合业主需求和动态掌握的装修垃圾量,与几家同步装修的业主协调,统筹日期联系环卫上门清运,提高了每次上门清运工作的覆盖面和效率,避免了多次、少量清运带来的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

三是便民和利民相结合。通过定时和统筹两种方式与环卫公司协调,装运时间错开早晚上下班高峰,既不影响小区道路通行,又方便了业主,也提高了环卫公司清运效率。环卫公司对局部二次装修的业主,提供了按首次装修收费的优惠政策,业主和环卫实现了互利共赢。

据了解,自3月悠活城小区试点推行“建筑垃圾不落地”定时上门收运以来,已有16户业主在物业公司装修备案,期间产生的建筑垃圾全部通过上门收运实现了“不落地”管理,切实解决了小区居民建筑垃圾清运难的问题,同时建筑垃圾在小区内乱堆放引发的环境、安全和邻里矛盾也迎刃而解。

下阶段,菊园新区将继续对标居民需求,举一反三,深度调研,扩大试点小区数量,同时把预约上门机制延伸到绿化垃圾和大件垃圾收运工作上,把好做法好经验进行再复制再推广,不断提升菊园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