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不堵车,充电不拉“飞线”...嘉定这个镇主题教育专破民生难题
发布日期:2019-10-11

“过桥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电瓶车充电可以不用自己拉线了”“家里空调、微波炉可以正常使用了”……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嘉定新城(马陆镇)紧扣“为民服务解难题”的具体目标,牢固树立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从最突出的安全问题入手,通堵点、疏痛点、消盲点,坚持把“改”字贯穿全程,切实解决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红绿灯疏通多年“肠梗阻”

今天上午,在位于嘉定新城(马陆镇)横仓路的石冈门桥,虽然桥面只有一根机动车道,但在两端红绿灯的指示下,车辆通行较为顺畅。很难想象,就在一个月前,这座石冈门桥对于驾驶员来说还是出了名的“不好开”。据了解,横仓路下穿S5沪嘉快速路,是马陆地区东西走向的一条便捷通道。由于建设较早,沿线石冈门桥不仅桥面窄,原先还没有交通指示,途经机动车相向而行在桥上交汇时,只得一方倒车避让退回桥下,遇到上下班高峰车辆一多,就特别容易造成交通拥堵。驾驶员马先生说,“原来我都不开这条路的,没有红绿灯,遇到交车很麻烦,如果大家都不让,很容易车子就被擦了,然后路就全堵牢了。”

30698925e0ff49659a7fbcffb1d687ed.jpg

考虑到横仓路车流量较大,疏通堵点不能再等。为此,嘉定新城(马陆镇)主动跨前一步,积极与区建管委、交警等职能部门协商,通过多次实地走访调查,最终确定了整改方案。上个月,横仓路石冈门桥两端不仅根据路况,都装上了红绿灯,还在醒目位置安装了交通指示牌,提前告知司机注意。

无独有偶,日前,位于城固路沪宜公路路口东300米处的喜家桥也装上了红绿灯。红绿灯启用后,不仅保障了两座单车道桥梁的通行安全,还有效提高了所在道路的通行能力,局部交通“肠梗阻”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这座桥我开了三四年,一直没红绿灯,这次改造特别好,我们出行的的确确方便了。”驾驶员帅先生说。

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嘉定新城(马陆镇)各基层党组织在党工委(党委)的带领下,深入一线,积极行动,把解决群众所需所期所盼放在首位,扎实抓好各类问题的整改落实。


八个充电桩化解“天外飞线”

一直以来,电瓶车充电难问题困扰着嘉定新城(马陆镇)北管村的居民。上个月,随着电瓶车车棚充电设施投用,这个痛点问题被彻底解决。在北管村外来人员居住中心电瓶车停车棚,陆续有居民来停车充电。这次新安装的充电桩共有8个,每个充电桩可同时容纳10辆电瓶车充电,一块钱可以连续充电4个小时,投用后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之前电瓶车充电要自己解决,还要搬上搬下,现在有了充电桩,既安全又方便。”村民杨女士说。

据了解,北管村外来人员居住中心共有住户近800户,电瓶车200多辆。由于没有充电设施,原来居民只能将电瓶车搬至楼道和房内充电,有的干脆“天外飞线”,直接从房内拉出一根电线荡到底楼充电,不仅影响环境,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对此,马陆镇北管村党总支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从群众需求出发制定方案,即知即改,不仅在车棚内安装了充电设施,还结合消防安全全覆盖工作要求,给农户配备了灭火器,并安排党员入驻村微型消防站开展日常工作。这份组合 “安全礼”,打消了村民的消防安全顾虑,着实让村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村里面一直很重视安全工作,完善了消防设施,还来家里给我们宣传检查,住在村里觉得特别安心”。北管村村民张女士说。

2a849cf02b29414085b45a00b0514f7a.jpg

接下来,北管村还将因地制宜对电气线路严重老化、用电不规范、用火、用电、用气隐患较多的农户做好宣传劝导,并配合供电部门尽快完成整改,做好供电保障工作。北管村村委会工作人员何振华表示接下来将走进村民家中开展检查,“如果发现有村民家里电线老化,液化气钢瓶管子老化,我们会帮助他们进行整改,把旧的电线翻新,把老化的液化气钢瓶的管道更换。”

主题教育“改”字当头,改善民生同时还要推动发展。嘉定新城党工委副书记、马陆镇党委副书记杨昌盛表示,接下来,嘉定新城(马陆镇)将进一步优化党支部和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着力夯实基层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围绕党工委(党委)提出的年度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在嘉定新城产城融合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要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在产城融合方面,抓好楼宇经济提高产出率,同时要大力推进后拆违时代村级经济的发展,做大村级经济的蛋糕。”

截至目前,嘉定新城(马陆镇)各村、社区、园区、镇属企业共排查问题177个,已解决涉及环境美化、公共安全、民生实事等各类问题109个,全镇上下以实际行动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