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民追着办”到“干部主动办”,嘉定百姓办事更方便了
发布日期:2019-10-18

“村干部好找了,办事真的方便了。”今年以来,嘉定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发现,村委会那张几十年不变的“老面孔”,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开展,更是让办事从“村民追着办”,变成了“干部主动办”。 

提前完成办公场所改造,村委会提供一站式服务

10月15日上午,安亭镇前进村村民郁明德来到村委会新改造的综合办公厅,办理大病医保业务。按照以前的业务流程,除了民生干部,原来郁明德还要去村委会财务和分管领导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原来三个办公室跑一跑,最起码要一个小时,现在有了综合办公厅,一件事情15分钟就能够搞定,太方便了。”

6735d965b6214d99ab006c533d5f7562.jpg

上个月,前进村村委会办公场所完成改造,原底楼三间办公室被打通,改造成一个约15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厅,为村民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村干部不再另外设置办公室,日常实行开放式办公。“老百姓要办什么事情,只要到我们办公厅,都能办,而且尽量做到一次性办好。”前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顾秀兰说。

全面推行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是市政府今年推动的重点工作之一,还被列入“2019年上海市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中。为此,今年以来,区地区办和各街镇深入基层,听取各方意见,因地制宜制定改造方案,提前完成改造任务。“有71个村改建了一站式服务的办公大厅,其余的村都利用原来面积较大的办公室,重新布置工位,村干部集中起来办公。”区地区办负责人介绍。

截至9月底,嘉定143个村中,除8个空壳村,其余135个已全部完成办公场所改造。改造后,村干部的办公场所从原来一间间分散的办公室,集中到一个开放式的综合办公厅,不仅集约了空间,村民办事也更加方便高效。


从“村民追着办”,到“干部主动办”

在安亭镇西元村综合办公厅,按照条线划分,共设置了6个工位,每个工位按照村干部工作条线,标明了不同的办理事项。如今,村干部在村民眼皮底下办公,时时刻刻接受着村民监督,而且村干部之间同处一室,某种意义上也在相互监督。大厅里还安装了摄像头,村干部和办事村民是否有过激言行,查看监控就一目了然,而以往在个人的办公室里发生争执,很难说清谁对谁错。“村干部态度蛮好的,服务很周到,大家来办事感觉特别亲切。”西元村村民金女士说。

394bf7d947d14f71a0698758f4cd62c5.jpg

推行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要的不仅是实现一站式服务和集中办公的“面子”,更要便民利民的“里子”,让村民看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了事。在近期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有村民建议,能否参照居委会模式,开设综合窗口。对此,西元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丽表示:接下来还将由村干部带头,在综合办公厅开设综合服务窗口,由原来的“专人专岗”逐渐转变为“一人多岗”,提高村民的办事效率。“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服务水平,真正拉近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随着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的全面实行,嘉定很多村借势而上,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区,并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探索建立了错时上班、轮流值班、预约办事、定期议事等工作制度。

安亭镇前进村的“周三议事会”已经成为常态。每周三,村干部、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在村委会碰头,讨论安排工作,谈谈村民近况。村委会副主任徐保华说:“这一制度确保了我们对村民知根知底,哪家有困难了,还没等村民找来,我们就上门了。”

村干部集中办公后,腾出来的办公室还被改造成村委会功能场所,供村民日常使用。在嘉定工业区娄塘村,原来的村干部办公室变成了健身房、棋艺室和农家书屋。

而在安亭镇罗家村,原来的村委会主任办公室变成了谈心室,村民办事时若涉及到个人隐私,可以在谈心室和村干部一诉衷肠。“有了谈心室,有些话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向村干部反映,顾虑少一点。”罗家村村民金湘华说。

684327ba81824ca6b903ec6030a019a2.jpg

除了探索“集中开放式办公”之外,今年以来,嘉定农村地区还正在实施“阳光村务”工程,利用广覆盖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即时、可视、互动的村务公开信息化系统,使村民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查看财务报表、票单数据,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培育村民自治意识。

“在主题教育中检视初心使命,我们把增强村‘两委’成员开放式办公实效作为调研课题之一,目的就是要推动村民办事从‘村民追着办’转变为‘干部主动办’,让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服务。”区地区办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以开放办公为契机,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最大程度实现村委会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执行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激活基层工作新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