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面对面宣传、点对点引导垃圾分类“新时尚”
发布日期:2019-11-01

真新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辖区内有九大专业批发市场,自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由于入驻商户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不强,市场物业方只能安排值班人员在垃圾桶边固守,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收效甚微。

在近期的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中,真新街道社区发展办联系真新街道社区管理环保市容办、真新街道文明办、真新城管中队三大主力部门,探讨市场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群策群力,通过集体头脑风暴,准备从根源破解这一难题。

d72a383bbbbb44f6a3327800a115af06.jpg

宣传是基础,真新街道环保市容办根据市最新的垃圾分类精神,对综合型市场的管理层、物业保洁人员分批进行了“理论+实地案例”讲解;真新街道文明办走进市场,对商户发放告知书,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制造浓郁的宣传氛围,让商户增强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

真新街道城管中队更是积极探索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专门成立了四人小组的法宣小分队,摒弃以往课堂式、展板式宣传,将整个市场化整为零,分为八个片区,并精简宣传内容,确保在十五分钟内完成有效的讲解。

据悉,法宣教育共开展了8场,共约1500余家商户参与,覆盖率达75%。通过与商户知识问答的互动、垃圾后续处置的介绍、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的普及等,面对面地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点对点地引导商家遵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并对商家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释,使商家意识到减少垃圾污染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身开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并带动身边人一起做好垃圾分类,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在近一个月的密集宣传与指导培训后,大部分专业市场的垃圾分类工作都已基本达标。真新街道社区发展办负责人表示,要推行好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一味的考核收效其实不大,因为大部分商家心有余而力不足,都知道问题在哪却不懂得整改。通过大调研、大走访这一契机,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真正地调动起每一个商户的积极性,才能推进垃圾分类制度不断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