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试点创新
真新街道“悬空老人”“坐享幸福”
——真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胡春华调研手记
真新街道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4万,老龄化率达42%。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紧迫性日益凸显,已成为真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走访中,我接触到了很多“悬空老人”,就是住在无电梯住宅、年事已高、腿脚不便、长期无法下楼的一批老年群体。他们长期只能在自家的房子里活动,想晒晒太阳也只能在阳台上,偶尔下一次楼还需要子女们花大力气,就算这样,下楼也是心惊胆战的。在梳理问题时,我也发现这一问题被反复提及,非常严峻。
由于真新街道是上海首批配合市中心建设而筹建的动迁安置大居基地,目前有18个社区,52个小区,房屋大都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以6-10层的多层建筑为主,没有电梯设备,也不具备加装电梯的条件,因此,老年群体普遍都面临着上下楼的难题,尤其那些腿脚不便的老人更是难上加难。
对此,我们研究决定抓住养老服务工作的着力点,推出了一批“打通最后一百米”惠民养老实事工程,旨在推动发展成果反哺民生短板,努力闯出一条符合全面城市化地区特点、具有嘉定特色的养老服务新路子。
试点电动载人爬楼机
根据“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总体思路,我们街道委托专业服务商上海申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来提供电动载人爬楼机这一科技惠民试点服务。在真新养老院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别设立爬楼机服务站,形成“一南一北”两翼“1公里生活圈”,满足辖区老年群体就近预约爬楼机服务,提高“出机”频次。辖区户籍年满60周岁,同时居住在二层或以上的无电梯楼房,并持有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等级3级及以上的老人,可以通过预约享受爬楼服务。
全面推行楼道爱心椅
由于电动爬楼机的使用,需要提前1天时间预约,无法灵活满足老年居民的出行需求。老年人出行依然是个问题。“其实,在楼道里有个歇歇脚的地方就好了”。在调研过程中居民的一句话,让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在区民政局、区老龄基金会的支持下,在街道辖区内的51个小区里,共2398个楼道内,安装一个供长者及体弱人士在上下楼过程中歇脚之用的爱心座椅,为上下楼老人“中途加油”。
优化“替你做”服务项目
一直以来,我们街道都把养老助老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好、满足好老年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今年以来,我们全面扩容社区“替你做”服务项目,向辖区8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补助金申领、配药送餐等公共事务的全程代办服务,努力为老年人打造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让辖区内的老年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调研走访不是一阵风,不能一带而过”,我们要从调研走访中精准客观地发现居民群众的“急难愁”,想方设法破解难题,根据居民的需求,做好精准服务工作,提供更加便利、丰富的服务,提升社区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未来,真新街道还将继续秉持“政企携手,居民享受”的原则,
✔一方面,用足用好政策支持,政府兜底扩大服务面;
✔另一方面,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参与养老事业,推动商业红利反哺公益事业,做深“互助式”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