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按揭”
源头破解非机动车乱停放难题
真新街道社区发展办(安全生产)主任 朱燕清
真新街道地处城郊结合部,是典型的人口导入区,老旧小区火灾防控能力先天不足,火灾危险系数一直较高。如何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所在。
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小区非机动车楼道停车和“飞线充电”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居民对此颇为关注,认为不但影响通行,也埋下了消防安全隐患。电动车楼道充电无人照看容易起火,烟气扩散速度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事故。另一方面,居民有停放电动车及充电的现实需求,尤其真新老旧小区多,电动车是居民的重要代步工具,需求量很大。居委会和物业公司多次劝阻和集中整治,收效甚微。违规居民常埋怨:“我们也知道电瓶车乱停乱放不好,但车子要充电,我们只能停在家门口。”
居民的怨点,击中了我的痛点。据了解,以往对电动车违规充电的整治方式主要是加强检查和监管,即由安监、派出所、物业等部门进行日常监管,对违规充电情况进行警告,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进行处罚;加强宣传引导,运用电子屏、宣传栏、横幅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居民安全充电意识。从调研中居民反馈情况来看,通过监管和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间段内解决非机动车违规充电问题。但非机动车有停车及充电需求,一味的“堵”无法根治隐患,必须找到合理的渠道进行“疏”。
▲社区充电桩改造前
经过对多个居住小区的样本研究,我们认为,最为治本的方法还是在非机动车车棚中安装充电桩,统一进行停放和充电管理。居民对此也有强烈的呼吁,但在资金筹集环节上,我们还是犯了难。从去年的安装情况看,每套充电桩购置及安装费用约5000元,若要满足街道全部小区的安装需求,预计需要将近人民币400万。在街道没有专项预算资金的前提下,需求与资金之间差距巨大,成了横在我们面前的一条鸿沟。
工作的难点正是对我们服务民生需求智慧的考验。用最少的钱办成事、办好事,才能实现为民谋求福利的最大化。我们科室会同各个社区召开多次会议,在开源和节流上想了很多办法,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巨大的资金缺口。充电桩建设好之后会产生一定的收益,就像一只会下金蛋的鸡,金蛋可以产生收益。但是现在没有买鸡的钱,怎么样才能把蛋利用起来呢?有一天,看着每月还房贷的短信,我突然灵机一动,是不是能和买房子一样,贷款买鸡,先享受起来呢?那“金主”又是谁呢?想来想去,只有从安装企业上下功夫了。
▲调研协商会
有了主意,我马上调动科室力量,通过到各个社区实地走访和多方协商,最后提出采取“零首付+按揭”的方式,由企业免费提供充电设备并安装,由企业、物业公司、业委会自行协商充电桩所产生的收益分配及后期的维修问题。这样既确保了充电桩安装工作能在街道范围内大规模的铺开,也解决了后期物业公司不愿投入资金致使充电桩无法维修及继续使用的问题。
▲真新街道吉镇社区智能充电桩改造
此后,我们对辖区内所有社区进行全面排摸,详细摸清居民对非机动车充电桩的需求,以及车棚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搭建平台,让安装公司与社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布点,制定方案,对部分已有非机动车充电桩但已老化的小区进行车库充电装置更换、升级,对部分缺少非机动车充电桩的小区新建充电桩。年内各小区共完成596组电动车充电桩安装,非机动车基本纳入集中停放及充电管理,秩序趋于规范,极大降低了消防安全隐患,居民群众反响较好。
▲安装完毕的充电桩
大调研大走访就是要走进居民心中了解实情,深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明年我们将继续铺开非机动车充电桩安装工作,加强管理服务,根据居民反馈意见进行调整优化,持之以恒地为居民解决难题,彻底杜绝非机动车乱充电带来的风险隐患,进一步筑牢真新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