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走访调研了区内这么多家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办医疗机构、居民和企业,听到很多反馈的声音,发现了很多问题,也解决了很多问题,我深有感悟,要让医疗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切实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既要“勾好轮廓”也要“雕刻细节”。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们引进了优质的中医资源,成立了“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区中医联合体”;建成了20家智慧健康驿站(智慧健康小屋),将健康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顺利完成各项区政府实事项目,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全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满足广大居民多样化的就医需求……让人欣喜地看到,居民与我们的家庭医生粘合度更高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等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统一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基本实现,五大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进一步方便居民就医。2019年5月,我区作为全市唯一一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健康公益活动
我们一直在努力,但深知仍然不够,“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旧存在、群众对“医改”获得感还不明显、嘉定医学学科建设依然比较薄弱等等。但在走访过程中,令我感动的是,我们各医疗卫生单位跨前一步、主动作为,针对群众对看病就医的“不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纷纷推出一项项“有温度”、“有情怀”的便民服务举措,减少看病过程中的“折腾”,让就医过程变得更便捷和人性化了。
温馨护士站
区牙防所推行“诊间支付” 让就诊流程“更优化”
为缓解患者在缴费、诊室、收费窗口“来回跑”,嘉定区牙病防治所在门诊室全面推行“诊间支付”,所有诊室配备了读卡器、扫描枪,凭证打印机等设备,患者就诊时就可选择医保个人账户或自费卡账户挂号,在医生开具检验单、治疗单、药品处方后,直接在诊室内通过读卡器读取卡片信息,并以微信、支付宝的方式结算支付。完成后,患者便可凭借单据前往进行验血、拍摄牙片、领取药品等就诊环节,避免了窗口排队支付、来回奔波之苦,既便捷又省时,深受患者的好评。
牙防所诊间支付
南翔医院组建护理“智囊团” 让护理服务“更具人情味”
南翔医院组建护理“智囊团”,围绕美化科室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护理创新及满意度等方面,提升全院护理服务质量,涌现出了不少特色鲜明的服务改善项目,如“IC棉”,防止呼吸机面罩引起的压力性损伤;“爱心保险箱”为手术患者保管贵重物品;“码上健康教育”,利用手机扫码即能获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爱心便签”提醒患者未完成的治疗等,用扎扎实实的行动打造医院的暖心服务。针对不少南翔镇老教师不理解体检报告中的数据、专业名词的情况,在不增加临床科室负担的情况下,由医院领导班子组成义诊队伍,为南翔镇退休教师们举办一个专场的报告解读和健康咨询义诊活动,给他们送去健康,打消心中的疑虑。
为老教师解读报告
区医疗急救中心提速增效 让生命救护网“更牢固”
为进一步缩短急救平均反应时间,保障辖区居民的院前急救,2019年10月底,嘉定区医疗急救中心江桥北急救分站建成启用,为江桥地区居民就医提供更快速便捷的院前急救服务。投入使用后,全区急救站点平均服务半径缩短至3.37公里。与此同时,急救中心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工厂、社区、部队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和宣传活动,今年新成立的“小蜜蜂”志愿者服务队,一改说教式的培训模式,以沉浸式的情景剧,把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向幼儿进行普及推广,至今已服务了40多场8000余人次,足迹遍布嘉定区东西南北各区域的幼儿园,深受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 让儿童雾化治疗“更便利”
石女士女儿出现反复喘憋的情况,全家“总动员”赶赴上海市儿童医院,医生予以雾化吸入平喘止咳治疗。做完雾化回到家已是凌晨两三点了,一家人疲惫不堪。第二天,石女士突然想起之前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孩子签约的家庭医生,令人惊喜的是菊园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不仅有全科儿科门诊,同时还配有专用的雾化吸入设备,在顺利地完成了后续的雾化治疗后,发出了“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近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中心就能解决问题”的感叹。据悉,目前全区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都能提供“雾化治疗”,让不少家长颇感便利。家门口福利还远不止此,“智慧医疗•暖健康”进社区大客厅在嘉定区南苑十村社区揭牌成立。该项目以健康公益活动为主题,汇聚多方优质医疗资源,邀请市区三甲医院专家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指导居民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签约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位“十佳家庭医生”入驻大客厅,不定期提供健康咨询、政策解答、解读体检报告等便民医疗服务。
雾化治疗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更进百尺杆。在新一年的健康蓝图里,区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以健康嘉定建设为主线,聚焦内涵建设,推动区域性医疗中心、医联体、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不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全面推广“3+X”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做实做细“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聚焦需求导向,纵深推进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聚焦创新引领,以“精准医疗与健康服务集聚区”建设为核心,全力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契机,积极开展长三角卫生健康一体化协作,不断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级,让“家门口的福利”惠及更多群众。